诺奖名单公布后,殖人欣喜若狂,一个是没有中国人获奖,另一个则是有日本人获奖,这对殖人来说,无异于双倍的快乐,他们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说什么“日本再次彰显‘诺奖强国’实力——物理12、化学9、生理医学6、文学2、和平2,还能嘲笑这种邻居吗?”我不怀疑数字的真实性,我只想弱弱问一句:诺奖是什么,能吃吗?
其实诺奖是什么货色,大家早就看明白了。以诺贝尔和平奖为例,你要是顺着殖人的思路,就算不颁发给内塔尼亚胡,至少也该颁发给泽连斯基,你说这种奖和擦屁股纸有什么区别?
对日本人来说,诺奖可能连擦屁股纸都不如。据日本内阁府2014年发布的白皮书,在日本65%的13至29岁人群对恋爱毫无兴趣,45.8%的人对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极度不满,这还不算,另有38.4%的青少年认为人生毫无意义。这种情况下,别说1个诺奖,就算100个诺奖,对早早就选择躺平的日本人又有什么用?
这不就是殖人一贯的话术吗?诺奖和“月薪三千”的日本人能有什么关系呢?要是诺奖有用,日本怎么会有“失去的三十年”呢?诺奖能让日本人吃上新鲜的大米吗?诺奖能让日本人吃上便宜的西瓜吗?日本拿了那么多诺奖,日本的人均GDP为何不升反降,一路从第一降到第十呢?诺奖这么神奇,为何日本的“大和之光”丰田、本田、日产接二连三出现破产危机呢?一句话,大米都吃不起了,要这诺奖有何用?
或许是之前意林之类的“小作文”太成功了,以至于我们对“发达国家”的“发达”两个字有着太多美好的幻想,但现在是信息化社会,日本人过什么样子,又或美国人过什么样子,早就一目了然了。日本人连饭都快吃不起了,殖人还在那尬吹,合着对日本就开始“宏大叙事”了,开始不要“小民尊严”了是吧。
尬吹最厉害的要数这位,这位说,日本之所以成为诺奖名单上的常客“是一个民族长久以来选择文明方向的结果”。这么说太得罪人了,顺着他的逻辑,只要不是名单上常客的,自然都是没有“选择文明方向”的,这让韩国情何以堪?大家都是跟着美国混的,要是一个选择了文明方向,另一个选择了文明的反方向,那美国到底代不代表文明啊?
想黑中国就明说,何必扩大打击面呢?另外,他可以说印度文明、美国文明,哪怕说以色列文明,作为中国人,我都可能不说他,但他特么说日本文明,这是什么鬼?他家祖上该不会是皇协军的干活吧。
当然,殖人之所以把诺奖当回事,关键在于这玩意中国确实拿得太少了,要是哪天中国诺奖拿多了,第一个把诺奖贬得一文不值的就是他们。
诺奖中国不占优势,他们就把诺奖高高捧起来恶心你,就像他们曾经把圆珠笔又或打火机垫片捧上天,捧成“工业皇冠”一样,不是那玩意有多好,而是那玩意可以拿来恶心你,谁让你没有呢?殖人捧诺奖也是这个逻辑,你说诺奖是鸡肋吧,他们就说你是酸葡萄心理,“不是出于自信,而是自卑”。
但中国毕竟是个科技大国、强国,未来是一定还会获得诺贝尔奖的,还是很多很多的那种,但哪天中国的诺奖多了,特别是比日本多,比美国多了,殖人势必又是另一幅嘴脸了。
这么说吧,如果中国有30个诺奖,但外国有了六代机、055大驱、空间站、Deepseek,有菜篮子工程、村村通工程,他们会说什么?他们会说,30个诺奖为什么换不来六代机、055大驱、空间站、Deepseek,菜篮子工程、村村通工程;他们会说,诺奖就是逗傻子玩的垃圾,也只有中国人才傻到当成宝;他们会说,不要大国诺奖,只要小民尊严。
这就是他们的话术,一切为恨国服务,怎么恨国怎么来,就连我们这些对诺奖脱敏的,也成了他们口中“靠喊口号吃饭,靠骂外国挣钱”的“月入百万的爱国贼”。要说喊口号,他们才是如假包换的喊口号,谁“愚昧的爱国”了,谁“靠喊口号吃饭,靠骂外国挣钱”了,谁“月入百万”了,这种虚空设靶的把戏不是喊口号还能是什么?
怪不得他们对“爱国贼”横竖看不顺眼,原来这是嫉妒我们“月入百万”啊。作为“月薪三千”的“牛马”,实话实说,“月入百万”我是没有的,但我确实有“导弹护我平安”,也确实很有“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恨国贼是感受不到的,但他们感受不到不是国家的错,而是他们自己的错。
跪安吧,一切丑陋却依旧活着的灵魂!
来源:林爱玥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