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8岁开始从事公社电影放映员8年,全日制静心看了8年电影,后又做过文化局长管电影,可见我对电影和电影工作感情之深。哪怕今天书写“电影”二字,下笔也飘飘欲仙……一天从报纸上获悉中国电影百周年了,并附有国家广电总局剧本中心“中国电影百年电影剧本征文通知”,我心血来潮,还把“通知”小心翼翼剪下来夹在笔记本里(现在还在)。并在2003年8月15日中秋节至2004年2月30日“安仁春分节”期间写出了《中国结》的大型电影剧本。按征文地址投稿,两个月后突然收到关于《中国结》国家广电总局剧本中心的“中国电影百周年优秀筹拍剧目”通知(通知也在)。可想我有多高兴,收好通知等待开拍吧。长期没音了,我也忘了。2004年6月9日我创意借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发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长征——文化长征”活动,当时我已离开文化局,时任湖南安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县文联主席、郴州市文联副主席,这个岗位正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员单位,省文明办等省市县11个单位批准了我组织李绿森和陈赞文三位同志成立了工作队。2004年10月15日,我们“三根铁拐杖”从安仁、郴州出发,18日毛主席70年前长征出发的日期,我们从江西瑞金到于都铁拐杖开始当当响起,踏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足迹走向了万里长征路……
可想,笔下的《中国结》被彻底忘了,脚下的“中国结”重新创作……爬雪山、过草地,一路历时182天,于2005年4月15日到达中央红军长征落脚地陕北吴起镇。
后一路收获了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国防教育办、湖南省委、中国文联等单位的荣誉奖励,活动影响波及海内外直至联合国。
长征回来后,荣誉再多,我没忘记文化长征出发前的“初心之作”《中国结》,感谢党组织支持我走向社会和全国大中院校作文化长征讲学,巡回在湖南、广东、海南等校园时让我重操笔下《中国结》,在广东财大华商学院时,我把《中国结》电影剧本改成了长篇小说,2010年上半年让小说稿子首投《小说选刊》首届长篇小说笔会,校园有课难出门,人没能参加笔会,却收到了《小说选刊》杂志社长篇小说三等奖的获奖证书。当时本来拟定在花城出版社出版,天津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思艺一个星期就读完了电子书稿,还连夜写出洋洋洒洒万言书评,因小说涉及中国、朝鲜、日本、伊拉克、美国、联合国,有国际关系之嫌诸因素而出版未果。书未出,曾思艺教授的评论却在《邵阳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文学研究”头条发表了。
时值2026年,长征胜利90周年,《中国结》从电影剧本创作、筹拍到小说改编至2025年的第四次修订出版,她在胎中整整孕育了23个春秋,今终于被“天顺公司”推给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出版发行!这不是出版者和作者以及读者“上帝”共同捧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和文化长征20周年的一份孕育了23年的厚礼吗?
作者分娩苦了娘,是位历时三日三夜的“难产儿”;《中国结》分娩苦了长征,手写了再加脚写,是本历时了23年的“难产儿”。常言“走尽崎岖路自有坦征途”“磨砺始得玉成笃行方能致远”“百炼成钢”“风雨之后见彩虹”……这“难产儿”会见彩虹、终有造化吗?
中华民族是“难产儿”,中国共产党是“难产儿”,中国人民解放军是“难产儿”……
我们都来为“难产儿”庆生吧!
愧于功力,作品虽孕育23年,也难免还有诸多发育不足。但字里行间携手“上帝”解结求“核”最最重要!
我们携起手来!解开《中国结》也就解开了人类结;找到书中“和平核”也就找到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核”。人人都来解读《中国结》,从“个人家”到“国家”到“地球家”,和平幸福结就在您的手中,解结求“核”,千秋功德!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