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到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在天津召开。刚刚访问了日本的印度总理莫迪没有意外地也来参加这次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会议。习近平主席会见了莫迪总理,双方在会谈中都表示了要加强双方友好关系,而且要加强双方合作的愿望。
8月29日,印度总理莫迪在日本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说,印中保持紧密关系对构建多极化的亚洲和世界至关重要。《南华早报》评论说,莫迪此番言论释放出印中关系进一步升温的信号,是近年来对华最强烈的示好姿态之一。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节目中的某评论员说,这有可能使中印关系走向一个新的阶段。这对双方都是一个利好的关系。
印度领导人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发表这类希望中印之间保持密切关系的言论,具体的原因恐怕还是与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征收高关税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印度也算是有点头脑的。原来参加美日印澳针对中国的小圈子,印度是想要从中捞到一点好处的。但是印度从根本上不想被美国当枪使。印度也想做得面面俱到,不想得罪美国,但也不想被美国耍得团团转。所以美国对印度总抱有一定的幻想。同时,印度对美国也抱有一定的幻想。印度已经做得相对圆滑了,但是在关税问题上,美国并没有打算放过印度。应该说,这一下让印度看到美国的真面目了。对印度来说,美国确实靠不住。而且,如果印度再不跟美国切割得清清楚楚,那么印度还要会继续挨美国的坑。在这种情况下,莫迪还是变得冷静一些了。在美国步步紧逼面前,印度要与中国合作,发展关系,对印度还是最有利的选择。印度这种希望保持密切联系,也包含着要加强两国合作的言论对于中印两国之间的关系毕竟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中印两国加强友好关系,从而进一步加强经济、科技合作,以及扩大文化交流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在五十年代,中印两国有过一段非常友好的相处时期。印度当时尊重中国国家的核心利益,中国对印度在不结盟国家内的地位和作用也给予过很大的支持。到了六十年代初,由于印度当时的领导人头脑发热,旧殖民主义的观念膨胀,结果导致印度要侵占中国的领土,要建立印度在南亚甚至整个亚洲的所谓霸权。这才导致中印两国开始交恶。准确地说,这是印度自身所选择的一条错误的道路。
最近几十年来,印度自身在经济上确实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另一方面,印度自身在南亚称霸的野心也一直没有减少。这对南亚局势的稳定是有害的,对于中印关系的改善也是不利的。同时,对印度本身的经济发展也有负面作用。
美国与西方在一段时间以来,经常吹捧印度,是要把印度作为遏制中国的先锋和马前卒,印度中的某些人对此也乐此不疲。而且印度还认为,印度还能够在东西方之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然而,美国对近对印度实施高关税政策,对印度经济形成极大的压力。印度也开始看清了,美国并不真正关心印度的发展,也并不真心要发展与印度的友好关系。美国只不过是在利用印度。这等于美国把印度看成一个傻小子,可以任由美国摆布和利用。
在与中国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印度还是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在处理中印关系,特别是有争议的边界问题方面,是采取克制态度的。中国并没有要通过武力或者其他更强硬的手段来解决中印的边界问题。印度内部以及印度军方的某些人,眼界狭小,利欲熏心,总想在与中国发生冲突中获利,但是他们最终都没有占到便宜。
美国对印度抡起的关税大棒,至少让印度一部分当政者多少有点明白了。美国是靠不住的,也是指望不上的。印度要想得到进一步地发展,还是要与中国搞好关系。当然,这一点认识在印度国内也并没有立即获得全民范围内的共识,但至少有一部分当政者,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精英是认可这一点的。很多事要慢慢来,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本来就没有想跟印度搞什么对立。问题总是印度那边总有人想跟中国对着干。他们看到中国的发展要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心里不服气。看到中国在亚洲与世界的影响还是要更大一些,心里也很是不忿。这让他们中一部分人的心理产生偏差,选择一条错误的对华关系的处理方式。
印度已经有一些人看到与中国搞好关系,同时进一步加强合作,对印度的发展是有利的。本来,这种做法就是两国一贯应该很小秉持的。只是印度这些年来,没有看清这一点,让自己的认识和观念产生了偏差。现在既然印度方面有人已经开始改变那些偏激的想法,那么中印两国当然就有机会来搞好中印关系。
话要说起来,中国现在与东南亚关系是不错的,中国与东盟在经济、政治与文化上的交流总体是健康的,是对双方互利的。中国与日本、韩国的关系虽然还点疙疙瘩瘩,但是将来发展的前景还是有着较大空间的。中国与中亚诸国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而中国对于南亚,特别是对于印度这一块,确实要做的功课还是比较多的。如果中国与印度的关系理顺了,那么中国与南亚诸国的关系处理起来就更好办,中国与这个地区各个国家在发展关系上就能走得更远一些。
对印度来说,与中国采取发展友好关系,加强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合作,对印度总是更为有利一些。同时,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在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里,也能够得到更多的落实。这种情况对中国有利,对南亚各国同样也有利。如果中国与印度以及南亚关系能够进一步得到发展,那么中国与南亚这一块的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完全可能形成与东盟的关系一样,让双方都能获得,让双方都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中印两国同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也同是金砖国家组织的成员,两国相互交流、联系的渠道是很多也很丰富的。只要两国都想真心实意地发展关系,那么双方合作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充分利用这样的机制,对于两国加强联系,发展友好关系,也是非常便利的。
在与印度的关系理顺之后,那么亚洲这一块,中国与东盟,中国与日、韩,中国与印度和南亚,再加上中国与中亚,甚至还能加上俄罗斯与蒙古,整个亚洲最终都有可能形成一个更大的经济圈,形成一个更广大的自由贸易的市场。这会让中国与这些亚洲国家都能在经济上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这个前景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至于西亚那一块,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需要我们保持较长久的耐心。毕竟由于西亚、中东地区与以色列之间的问题,使得西亚地区加入到亚洲大家庭来还是有着不小难度的。当然,以色列的问题将来终究还是要解决的。以色列目前的疯狂是不可能持久的。它现在越是疯狂,距离这种疯狂所带来的灭亡就越快。一旦以色列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那么整个亚洲经济发展的前景简直就是不可估量的。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