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美国以“打击拉美贩毒集团”为由在委内瑞拉附近加勒比海域部署多艘军舰。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将在全国284个“前线”地点部署防御力量,以应对可能的军事入侵。9月13日,据路透社报道,5架美军F-35隐形战机在波多黎各前罗斯福路兹军事基地降落,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已下令向加勒比地区增派10架F-35,以打击贩毒集团并应对与委内瑞拉的紧张局势。
读这则新闻时,笔者想起毛泽东与斯诺的一次谈话及赫鲁晓夫在汲取远距介入古巴导致危机的教训后所作出的战略调整。
1965年1月9日,毛泽东在与斯诺谈到美国的帝国主义扩张政策时说:“我们没有什么侵略政策可以放弃,我们没有侵略。可是中国支持革命。哪里发生革命,我们就发表声明支持,并开些大会声援。帝国主义讨厌的就是这个。我们喜欢说空话,放空炮,但不出兵。”[1]
毛泽东这句话很有哲理,办事之难难在事后之事。出兵容易,但要巩固和消化战果,就需要几乎是翻倍的资源,而不能消化的战果多了就会透支我们的资源并拖垮我们的国力,弄不好还要与当地人民结怨,而怨意积累多了就会化为怨恨,今后再来化解这些历史怨恨又需要更多的资源。沙俄帝国在深入中国东三省的“中东铁路”问题上犯过这样的错误,苏联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也犯了这样的错误,他到处出兵,扶持亲苏政权,结果引得当地怨忿四起。为了化解这些怨忿又要到处支出并持续透支资源,结果将苏联生生拖垮。
朝鲜战争中,美国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越过其国力极限,因而败得既没面子也没里子。而1962年10月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赫鲁晓夫将手伸出了其国力不可承受的空间极限,但这一失误很快以时间上的收缩得到矫正,尽管失了面子却保住了里子。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赫鲁晓夫在越南问题上就慎重了许多。古巴导弹危机失败经验使赫鲁晓夫在法国撤出中南半岛时,就避免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时那样远距介入,相反他将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赢得面子的美国,放入越南.美国挥师越南后就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
懂点军事辩证法的人都会知道,对军事据点控制的关键在于对其半径的控制。十个控制点需要的就是控制十个半径面的资源。较远的地方,比如东太平洋、印度洋,中国若没有控制南北纬30˚海域的力量,你就根本站不住脚,而中国远没有这样多的资源。礼花因虚而明,礼炮因空而响,虚实矛盾是可以转换的。明乎此,也就明白了毛泽东对斯诺说“放点空炮,但不出兵”这句话的哲学深义。
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毛泽东对到访的尼克松说“我喜欢右派”[2],尼克松走后,毛泽东面嘱刚到中央工作不久的王洪文读《后汉书》中的《刘盆子传》[3]。如果将同年发生的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可知毛泽东当时的担心所在。尼克松巧妙道出了毛泽东的心思,说:“美国的左派只能夸夸其谈的事,右派却能做到。”[4]尼克松在《真正的和平》一书中有段文字可看作对这段话做出的补白:
当初,列宁非常清楚,西方人的天真对共产主义事业是多么有用。他以鄙夷的口吻称他们为“有用的白痴”。这些有用的白痴总是一本正经,对那些最为复杂的问题作出非常简单的、令人可笑的回答。他们这样做并非出于故意,而是出于无知。他们只会呼喊口号,他们绞尽脑汁所得出的结论,充其量也只是仅适合印在圆领衫或贴在汽车保险杆上的标语:“要爱情,不要战争”“不能用核武器扼杀我们的孩子”“要是希望和平就鸣笛吧”。这些愚蠢的废话大多都无伤大局,然而不幸的是,并不是全部有用的白痴都在街上为和平而游行或鸣喇叭,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在我们的大学里教书,一些人在为报纸撰写专栏文章,一些人在电视上高谈阔论。[5]
“书生切莫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毛泽东说的“刘盆子”在尼克松的书里就是“有用的白痴”。这些人,在历史上总是规律性地出现。朱熹发现了这一规律性的现象,他说:“大率文章盛,则国家却衰。如唐贞观、开元都无文章,及韩昌黎、柳河东以文显,而唐之治已不如前矣。”[6]“有治世之文,有衰世之文,有乱世之文。六经,治世之文也。如《国语》委靡繁絮,真衰世之文耳。是时语言议论如此,宜乎周之不能振起也。至于乱世之文,则战国是也,然有英伟气,非衰世《国语》之文之比也。”[7]
当年王明的空谈和赫鲁晓夫的机会主义给中国和苏联的共产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灾难,这让毛泽东在晚年对那些紧随他的人——这些人用斯大林的比喻就是“属于那些没有经验的人,或者像飞蛾投火的共青团员”[8]——的治国理政能力深感担忧,而能体会毛泽东的这种担忧并克服我们身上从“左”右两方面表现出的“政治幼稚病”,是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同志们必修的功课。
【注释】
[1 ]毛泽东:《同斯诺谈国际问题》(1965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58页。
[2][美]尼克松著,董乐山等译:《尼克松回忆录》(中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675页。
[3] 据《后汉书·刘盆子传》载,西汉末年的赤眉农民起义军打到潼关后,采取抽签的方式在刘氏宗室中选出15岁的放牛娃刘盆子做皇帝,但因他脱离不了放牛娃习惯而失败下台。“1973年1月上旬,在王洪文去上海前,嘱其读《后汉书·刘盆子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65页。详情可阅读徐景贤《毛泽东曾要王洪文读〈刘盆子传〉》,载于《党的文献》2005年第4期。
[4] [美]尼克松著,董乐山等译:《尼克松回忆录》(中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675页。
[5][美]尼克松著,钟伟云译:《真正的和平》,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6 ]〔宋〕朱熹撰;朱杰、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94页。
[7 ]〔宋〕朱熹撰;朱杰、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88页。
[8] 斯大林常将一些只有革命热情而无实际经验的人形容为“像飞蛾投火共青团员那样”,其含义接近列宁批评的“左派幼稚病”。参见《科拉罗夫关于苏、保、南领导人会谈的笔记(摘录)》(1948年2月10日),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