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夫:冈村宁次指挥刀为何不当众交出? - 昆仑策
-
朱亚夫:冈村宁次指挥刀为何不当众交出?
2025-09-18
冈村宁次
近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 客流如织,每天参观者逾万,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指挥刀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指挥刀,是军人耀武扬威的武器,是长官威武的象征;日本指挥刀,是指挥士兵进退的令箭,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化身;而冈村宁次指挥刀,是指挥千军万马的令牌,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
众所周知,冈村宁次侵华日军总司令,手上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是侵华战争甲级战犯。他手中的这把指挥刀,曾指挥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手中的这把指挥刀,曾对我中原大地实施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化学战,一时间裒鸿遍地;他手中的这把指挥刀,曾对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进行大规模扫荡,致使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左权将军壮烈牺牲┅┅。
冈村宁次这把指挥刀为钢制弧形军刀,长101厘米,刀柄嵌8枚铜镀金日本皇花,鞘包蛇皮,十分精致。这把指挥刀理应在九九南京受降仪式上当众上交中国,但令人费解的是人们并没有看到冈村乖乖上交。这就要就要讲到一个人,他就是何应钦。
冈村宁次指挥刀
何应钦是国民党内的亲日派,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冈村是校友,1935年6月他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日本投降时,何应钦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代表中国政府主持侵华日军投降仪式。人们原指望他能一雪《何梅协定》之耻,好好长国人之志气,杀敌寇之威风。想不到他与冈村勾结,搞了两个小动作。
第一个小动作是允许冈村私下交刀。“交枪不杀!”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按国际惯例,战败国指挥官要在受降仪式当众交出指挥刀,上缴军刀是受降仪式的标配,这不仅表示战败国当众低头认罪,而且对军人而言也是对其指挥权的象征性剥夺。可何应钦在受降仪式前夕,派参谋秘密告知其可私下交刀,以保全冈村宁次的“颜面”。保全了侵略者的“颜面”,出卖了中国人民的利益。这其实是国民党媚日卖国的反映。
第二个小动作是豁免冈村宁次亲自上交投降书,而是让侵华日军的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代之。据当时记者的实拍照片,小林浅三郎略微欠身递交投降书,而何应钦却躬身接受投降书,弯腰的角度明显要比小林大得多。让人乍一看,会以为小林在接受投降书,有人就讥讽他彷彿《何梅协定》再现。在如此庄严的时刻,何应钦丧失国格,让国家蒙受耻辱;丧失人格,毫无军人的品格。
让我们来看看当年苏联代表是如何接受纳粹德国投降书的:在接受德国签署投降书的仪式上,德国首席代表、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陆军元帅步入会场,举起元帅权杖行礼,但在场的所有盟军将领都端坐不动,无人起立,更无人躬身回礼。 到了签字环节,凯特尔元帅要求副官把文件拿到自己面前,但苏联代表朱可夫元帅不许他摆谱,命令“到我的面前签字。” 凯特尔元帅气得脸色发白,但战败国是没有讨价还价资格的,他只好老老实实地走过去签字。而在南京受降仪式上,当时现场的记者记录了这样的细节:“冈村宁次进入席前,脸色惨白,眉头高聱,向何总司令行一鞠躬,何总司令面呈微笑,欠身答礼……”两相比较,何应钦丧失国格、人格,昭然若揭。难怪仪式结束后,冈村不无欣慰地说:“向我最亲密的中国友人何应钦投降,心中也有安然之感。”
冈村宁次的指挥刀,由何应钦在受降仪式后,配了木盒,上镌“日本投降代表冈村宁次大将呈缴自佩战刀“,派冷欣中将携军刀飞抵重庆面呈蒋介石。后随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存放于总统府。时间到了1949年4月23日,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仓惶出逃,那还顾得上此刀,于是被我解放军在总统府内缴获。1959年移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核心物证展出。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