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同称“武器”,但在作战机理上气象武器与炮弹、炸弹等常规武器不同。它不是将本身具有的物理能、化学能在作战目标上直接释放,而且通过植入一定能量,激发自然界正常气象变化中蕴含的能量,使其超强释放,形成“蝴蝶效应”。 评估表明,一枚强雷暴系统的能量相当于一枚250万吨当量的核爆炸。单就破坏力而言,气象武器将成为继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之后,又一类“末日武器”。 通过运用高新气象控制技术,气象武器逐步超越催雨、造雾等传统能力领域,向风、雨、雷、电等多方向全面拓展,力求通过制造高热、严寒、强雷电、强气旋、海啸等极端恶劣天气,取得非常规战略效果。 所谓高热武器,就是通过导弹将可以诱发强紫外线照射的武器,投射到敌目标上空,在臭氧层中“开凿”出一个巨大的天窗,使超强度太阳紫外线直接照射目标,使其“自焚失能”。 严寒武器就是在距地球表面17公里的高空试爆甲烷或二氧化碳炮弹,爆炸后的碎片会彻底遮蔽特定区域的光照,天气就会变得异常寒冷,足以将该区域的有生力量冻僵甚至冻死,武器装备无法正常使用。
闪电也可以被用于军事领域。运用雷电诱导技术,能将蕴涵巨大能量的闪电引向敌作战指挥部,直接实施“斩首行动”。美国空军正计划利用激光闪电棒引发空中闪电,破坏敌方战机或者洲际导弹等飞行器。 台风、飓风等气旋拥有超强能量,一个中等强度的台风相当于10亿吨TNT炸药的当量。实验证明,通过向气旋云区投放碘化银发烟弹或其他高效化学催化剂,可以改变气旋路径,将其导向敌国,以摧毁敌国军事设施和作战力量。 威胁不仅在战时 虽然与核生化武器同为“末日武器”,但气象武器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要大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气象武器主导下的气象战已无平时与战时之分。 气象战以正常自然气象活动为掩蔽,在对方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悄然开始,其后果与自然天气变化浑然一体,无法分辨。而且在某时、某地对天气施加的影响效果,可能在几小时甚至数天后才可在距作业区很远的地方表现出来,使得人们很难察觉气象变化与人工作业之间的联系。 2010年8月,俄罗斯中部地区出现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最终导致百年一遇的森林大火,过火面积达18万多公顷。此次大火给俄军带来巨大损失,俄空降兵3370基地的部分设施被焚毁,莫斯科郊外的一处海军基地在大火中损失了200多架战机。灾后分析事故原因,不止一家媒体抛出“美军气象武器搞鬼”的论断。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http://www.kunlunce.cn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