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上海商务印书馆和被誉为“亚洲第一图书馆”的东方图书馆等众多文化机构被日军有计划地轰炸,涵芬楼所庋藏的46万册珍贵古籍被焚毁。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损失。
时任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幸一直言不讳地叫嚣:“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中国人马上可以恢复。只有把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中国人可永久不能恢复文化。”
中国人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可简册类书籍体大笨重,秦始皇的焚书数量绝非盐泽幸一可比。
我们常慨叹14年抗战,中国国民死伤多少、经济损失多少。殊不知,人死还有人再生育,钱去更可以再挣,涵芬楼46万册珍贵古籍被焚毁,却再也无法复生。
盐泽幸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损失,才是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遭受的最沉重损失。
我想,抗战胜利后的远东国际法庭审判,第一该被判处绞刑的就是侵华首恶盐泽幸一。遗憾的是,这罪大恶极之人1943年11月17日死去,终年60,算是逃过了一劫 。
然即便如此,鉴于其严重罪行,我想,远东国际法庭当时也该给他来个“缺席审判”,以追其罪;今天,上海更当在东方图书馆遗址附近,给盐泽幸一塑一永久跪像,以谢国人、以儆世人。
今天,当我们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观看影片《南京照相馆》时,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们能看到影片《东方图书馆》呢?
《丰岛海战》《东方图书馆》《三十二倍十五榴》……值得深度挖掘并拍成大片的抗日题材太多了。如果说“731部队”、南京大屠杀等题材看起来太过让人悲伤压抑,那么中国共产党抗战中砥柱中流以及甲午战争以来淮军宁死不降、十九路军奋死抵抗、“三十二倍十五榴”发出中华民族的怒吼等许多能振奋民族精神的抗日题材更值得珍视。
(作者:陶余来;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