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留痕丨冬奥开幕式:不是世界看中国,而是中国看世界 - 昆仑策
-
风留痕丨冬奥开幕式:不是世界看中国,而是中国看世界
2022-02-07

北京冬奥开幕式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可以说给人以震撼,让世界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最大的特点不是让世界看中国,而是中国如何看世界。展现的是中国眼里的世界。这是在突出展示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和发展观,充分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是世界的,世界更是中国的。说起北京冬奥开幕式,肯定会不由想起14年前的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当时就给世界以强大的震撼力。当时,突出展示了中国元素和中国发展成果。可以说是成功展现了中国的大国形象。而这一次,虽然展示了一些高科技、黑科技和文化、文明元素,但更主要的是借此而展示中国办奥理念那就是“团结一切向未来”。充分体现了人类共住一个地球村的理念。是中国如何看待世界的发展,或指明世界未来发展的大势。如果说,14年前中国需要展示自己的能力,那么已经真正成为了世界有重要影响力大国的中国,已经不需要再突出展示自己了。而是要向世界宣传推动中国的世界观治理观,特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向世界明示,中国人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如果说,上一次办奥运是为了中国自己或突出展现自己,那么这一次主要是为了世界。因为,在新冠疫情肆虐,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大国竞争、对抗,甚至是战争危险升级的情况之下,特别是在美国极力破坏世界稳定的情况之下,恐怕也只有中国能够在此时成功举办一届冬奥。可以说,没有中国可能就不会有今年的冬奥。而北京冬奥正可以起到化解各种矛盾稳定世界的转折点,给世界指明方向并带来希望。重要的是,要把“团结一致向未来”的理念传遍世界。中国成功办奥运,将为世界稳定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尽管充分展示了中国高科技能力和中国元素,但并不是那么刻意。相反,回顾了冬奥历史上的每一届成功举办画面,不同国家的代表共唱一首奥运之歌,等等。奥运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但办奥运的理念,却是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交流沟通,让世界更团结。就是体现同住地球村的理念。而这些,在开幕式上都充分得以体现和展示。团结一切向未来,这对于危机四伏、难题重重的世界来说,是唯一正确的道路。纵观整个开幕式,最后的火炬环节最有意思。还真有点异想天开或标新立异的意思。难怪张导事先强调这是大胆的创新,这是世界上的唯一。对于最后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好与不好这已经不是主要的了。最主要的是让人可以自由地联想,自由地发挥,这到底代表的什么意义。惯例是最后点燃主火炬。而以什么方式点燃主火炬?就成了历届奥运展示的最大焦点。这一次干脆省掉了展示一个国家形象能力的主火炬。不能不令世界发挥想象力猜测。最直观地来说,这一环节可以体现节俭、绿色的主题。造一个主火炬,肯定得花费不少。大火炬自然就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没有主火炬,直接体现了节俭绿色环保。然而,最主要的寓意恐怕绝不限于此。至于设计者想展示什么?那只能是各说各有理了。火炬与不同国家组成的冰凌花组成一体,这代表和展示自然是世界。冰与火交融,既是当前世界局势冰火不容的写照,也是对世界未来融成一体的期许。一支小火炬,也真有点星星之火期待燎原之势。没有主火炬,自然能够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或者说体现出了中国与世界平等共存的主题。当然,也可以想象成,这一次冬奥只是奥运精神传递的过程。是把奥运精神不夹带私货传递下去,也就是不把中国的意志强加于世界。这是最大的区别。而最后的两个火炬手是两个00后,也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或许代表的是中国的现状和未来。那当然也可以体现这一届冬奥要最大程度上地体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从而弱化所谓的“竞争”的主题。总之,还可以有更多的想象,更多的猜测。不同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给世界留出想象的空间,这是最大的成功。关键是中国不想只展示自己。特别是在目前东方这边独好的情况之下,才更有意思。综上所述。这一次北京冬奥开幕,并没有过于刻意地展示中国元素,却又处处体现了中国元素和中国的世界观。尽管可以给世界各种猜想,但最重要的是想表达:不是要让世界来看中国,而是中国如何看世界。不是中国更需要世界,而是世界更需要中国。团结一起向未来,这是全世界的愿望。(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动态大参考”,修订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