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凌英|电视剧《上甘岭》表现的不应是编导自己的思想、感情…… - 昆仑策
-
顾凌英|电视剧《上甘岭》表现的不应是编导自己的思想、感情……
2025-08-13
这几天央视4台正在播出电视剧《上甘岭》。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也是美国侵略者彻底认输,从此老老实实坐到板门店谈判桌前,签下停战协议的决定性的一战。上甘岭从此成为了美国的“伤心岭”。也是创造新中国能够和平建设70年至今的决定因素。
一
“上甘岭战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定海神针的功效呢?这是因为: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虽然历时仅43天,其激烈程度却超过了美国所经历的二次大战的所有战役的激烈程度。
在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对志愿军两个高地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共倾泻炮弹190余万发,最多一天30余万发;共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投弹5000余枚,最多一天出动250架次,投弹5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
在敌人这样疯狂的屠杀面前,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部队却涌现了大量的战斗英雄和功臣。
其中,有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
有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在最后一口气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
有新战士胡修道,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一人坚持阵地战斗,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敌人280余名,守住了阵地,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有战斗中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自己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线路,保证了指挥联络畅通,立特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的通信英雄牛保才。
除此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
英雄的15军在战役中涌现出三等功以上各级战斗英雄共12347人,英雄集体200余个。
在43天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
这种视死如归的壮烈与坚持坑道14昼夜的顽强,使得骄横的美国少爷兵,闻风丧胆。
上甘岭战役的战斗,集中在反复争夺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及其附近地区,可见规模小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其他所有战役;
双方投入的兵力:“联合国军”先后投入3个步兵师的8个团又2个独立营和空降兵1个团,火炮324门,坦克181辆,飞机约100架,总兵力6万余人。
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第12军共投入3个师又1个团,火炮133门及工兵营、担架营等,没有飞机、坦克,总兵力才达4万余人。
战斗中兵器逐步增加,战斗规模不断扩大,终于由“战斗”发展为“战役”;由营、团规模发展到师、军规模。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中,双方的伤亡情况是美韩军伤亡1.5万,而志愿军伤亡1.15万。
这一切说明了这是一场:在没有制空权的困难条件下,集中体现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革命气概;体现中国志愿军广大指战员团结一心、勇敢积极、充分发晖集体智慧,保家卫国高超的战斗品格。通过这一场43天的较量,从此中国人民彻底从精神上征服了傲慢、怕死、贪图享乐的美军官兵。【资料来源:《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中国军网,作者:徐平,2019-06-1716:12:37】
这是一场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在力量极不对称的条件下,靠着解放了的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自觉保卫自己胜利果实的坚强决心鼓舞下,我们志愿军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取得胜利的伟大战争!彰显了解放了的人民中国是不可战胜的!
二
我们今天来再现“上甘岭战役”,最理想的,当然是应该通过今天所能够达到的、高超的艺术,再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当年的英勇气概和他们不朽的历史功绩。把英雄们的群像真实地再现在生活在他们庇护下的青少年的面前,成为他们敬仰和学习的榜样。更深刻地体会当年魏巍同志笔下“最可爱的人”的可爱的光辉形象。
应该能够全方位地表现出“上甘岭战役”的历史意义,使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深刻地理解,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对于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实际意义。下定决心,要以志愿军的博大胸怀和英雄气概,保卫我们今天可爱的祖国。
如果按照以上的要求来衡量《上甘岭》这部电视连续剧。那么我认为,它还远远不能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它最多只是表现了,生活在21世纪今天的艺术家们,自己对于上甘岭战役的历史意义的理解和感情。
在还没有看完整部剧的条件下。我感到有两处败笔,是不能不指出来的:
1、关于电视剧对上甘岭的无数英雄人物描写的笔墨很少。特别是对于黄继光堵抢眼的描写,几乎是歪曲和抹黑。而且也缺乏起码的知识。他描写黄继光虽然扑在机枪上,但是居然没有堵住枪眼,机枪把他打穿了,又把他打下去了,所以他并没有堵住抢眼,是白白的牺牲,对整个战斗的胜利,根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但是事实是怎么样的呢?
“10月19日,一三五团六连,经过大半夜的血战,攻占了6号、5号阵地,伤亡殆尽再也无力向前推进了,二营代理参谋长张广生率领五连二排赶来作为二梯队,继续攻击,这才夺回了4号阵地。当攻到0号阵地时,这一个加强连只剩下16人了,张广生叫通师部,直接向师长崔建功报告。崔建功厉声命令:八连已占领主峰阵地,如果你们攻不下0号阵地,天一亮敌人就会以此为依托反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0号阵地!
0号阵地的美军凭借着由四个地堡组成的子母堡竭力抵抗,张广生和六连连长万福来将剩余人员编成三个小组,实施连续攻击,但三个小组伤亡殆尽还没能完成任务,此时,万福来身边已经没有一个战斗人员了,他心急如焚,跟随张广生的营部通讯员原来也是六连战士的黄继光,和六连通讯员吴三羊、肖登良一起请战,张广生立即将这三人编成一组,指定黄继光为组长,去完成爆破任务。
黄继光什么也没有说,带着两人就向前冲去!六连指导员冯玉庆和排长钟仁杰用机枪掩护三人向地堡冲去,这三人果然机灵,交替掩护,很快炸掉了两个子堡,但吴三羊牺牲,肖登良重伤,只剩黄继光一人了,他继续向主堡跃进,突然他也中弹倒地,仍带伤匍匐前进,顽强爬到主堡前投出手雷,由于主堡很大,手雷只炸塌一角,里面的人换了一个射击孔又开始射击,此时黄继光已七处负伤,没有任何武器,他爬到地堡的射击死角,向后面招了招手,冯玉庆恍然明白他的意思,对张广生和万福来叫道:“黄继光要堵枪眼!”话音未落,黄继光一跃而起,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主堡的射击孔,冯玉庆端着机枪冲上阵地将枪膛中的所有子弹泼进地堡。至此,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全部阵地被尽数夺回。
以黄继光、赖发均、欧阳代炎和龙世昌等人为代表的广大忠勇将士用生命和血肉所谱写的辉煌,也永铸十五军和志愿军的史册!而十五军刚刚恢复阵地不过一个多小时,天就亮了。”【资料来源:百度上甘岭战役简介】
从这个简介,可以清楚地看到。黄继光是在同志们为了完成天亮前拿下0号阵地,已经大量牺牲的紧急情况下,向连长申请与三位同志组成一个小组,爆破三个阻碍拿下0号阵地的地堡。他们在已经炸掉两个地堡,剩最后一个地堡时,两位同志已经受伤和牺牲,只剩黄继光一人了,他在七处负伤的情况下,坚持把手雷扔向了地堡,但是没有完全炸塌,敌人还在顽抗。这时黄继光已经没有武器了,就毅然决然地一跃,把身体堵上了敌人的枪眼。同志们这时就乘机集中向地堡射击,敌人的最后一个地堡,就这样被解决了。0号阵地被夺回,这时天已经快亮了。
这就是黄继光牺牲的全部意义。但是在电视剧《上甘岭》,完全没有体现出来。使人感到,他的牺牲对战争的胜利没有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显得轻飘飘的。这是对历史事实的严重歪曲,是非常不应该的。为什么会这样?需要深思。
2、在剧中副连长段显峰与战士双喜聊天的时候,双喜说他打完仗,胜利后想去上海。他是在1949年5月解放上海时进入上海的,他说上海有霞飞路。这就很奇怪了,因为上海在抗战胜利的解放前,已经没有租界了。我不知是汪精卫还是蒋介石的统治下,上海的道路已经改了名称了。1946年抗战胜利,回到上海。1940年的霞飞路,已经改叫淮海中路;原来有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法国公园也已改名复兴公园了。这个解放军战士,怎么会把淮海中路叫做霞飞路呢?难道剧本的导演,还在留恋上海的法租界吗?这虽然只是一个粗心大意,但是在这样的剧中,也是不应该出现的。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