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普遍地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这对于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现在的文化活动还处于群众只当观众的阶段,还不是真正 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这是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一、人们已经意识到身体健康的极端重要性
现在 农村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各种癌病年轻化,尤其是,使人意想不到的老年痴呆也年轻化了。根据我对老家两年来人口变动的调查,原来的第一生产队,两年以来就死亡了13人,其中只有2名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六十岁以上的10人,三十岁以上的1人,都是男性。前几年,有3人死于癌症,2人死于心脑血管病,2个女性死与糖尿病 。原来第二生产队,死了4个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三对夫妻双亡,只有我弟弟他们两口子七十多岁,其他都是六十多岁的 人,尤其是,一名七十多岁的男性死于老年痴呆,引起人们的恐慌。
许多中老年人存在健康问题,精神状态 不佳,不少人衰老得非常快。根据我对其他村不完全的调查,我们村一二队倒人口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改变精神状态是当务之急
我注重养生、学习养生、研究养生、实践养生虽然只有五六年的时间,但积累的成功经验却相当丰富。根据我的成功经验,深刻地地认识到,要提高农民 的健康水平、抵抗疾病的能力,必须首先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根据农村的条件,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就是改变人们精神状态的最好的措施和办法。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爱好文娱活动的,好看戏的,好扭秧歌的的老人,精神状态都好、身体都健康,像我这90岁的老人,晚上步行5里地去扭秧歌,就足以说明一切了。因此,我就千方百计地引导老年人去扭秧歌,不要光去看,要扭起来。根据我的感受,老年扭秧歌,改变精神状态最快、最见效。根据中医原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改变精神状态的过程,就是培养"正气”的过程。
说明老人扭秧歌的好处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不过,我还强调一下,扭秧歌是畅通气血最有效的活动。气血畅通,百病不生,气血不通,疾病乃生。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扭秧歌还扭得不到家,扭得“平”“实”,还缺乏浪漫 文化色彩,还没有达到一个人较高的境界。扭到什么程度才算到家、才算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呢?根据我的体验,扭得忘了年(年岁)、忘了我(自己的存在),像嫦娥奔月那么浪漫,像天女下凡一样飘飘欲仙:要扭出美感来、成就感来、自豪感来,兴高采烈、激情四溢、神采飞扬,对现在的舞蹈形式必须进行创新改造,使之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
三、延缓大脑衰老和退行性变化是养生的重中之重
大脑是生命的灵魂和统帅,精神状态不好与大脑不好有直接关系,身体健康与否,归根结底也与大脑是否健康有关。根据农村老年病年轻化的实际情况,我着重进行了四五年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大家。
防治老年痴呆和精神状态不好:原则上是经常用脑、动脑,用则进,不用则退。我退休后,坚持读书、学习,尤其是坚持十年如一日地写作,退休30年了,记忆力没有什么衰退,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与30年前没有多大变化。我自己觉着是个奇迹。农民不能像我一样,我就给他们想一些别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唱歌、唱戏。倒逼着大脑提高记忆力、z增强大脑的灵活性和敏感性,老人唱歌、唱戏到底对大脑有什么好处,我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才深深地感觉到。我选择年轻人唱的轻松愉快的民歌,如河北民歌《小放牛》《回娘家》河南民歌《王大娘钉大缸》、江苏民歌《茉莉花》等,坚持唱,越唱越年轻态。选择具有快板的戏段,如河北梆子的《大登殿》、京剧《红灯记》中的“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等。具有快板的戏段,能极大提高大脑的记忆力和敏感性和灵活性、抗大脑退行性的衰老变化。
广大的观众,全身心地投入扭吧、唱吧,她将给你带来全身心的崭新变化,并陪伴你度过一个无病无痛、痛痛快快、幸幸福福、延年益寿的晚年。
2025年6月28 日
(作者:吴尚达;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