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凌英|纪念无产阶级战胜世界法西斯主义伟大胜利的第一个顶峰80周年 - 昆仑策
-
顾凌英|纪念无产阶级战胜世界法西斯主义伟大胜利的第一个顶峰80周年
2025-08-30
自从1848年6月起义前不久,《共产党宣言》第一次以法文本在巴黎印行,至今已经177年了。在这177年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法西斯主义波澜壮阔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而这个伟大斗争是以俄国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起来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为它的第一个成功的革命实践。而这个实践发展的顶峰,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9月3日取得的反法西斯斗争的伟大胜利。
一
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世界,那么以人类社会分裂成阶级社会之后的所有战争,都是具有两种性质的战争。
一种是剥削阶级之间互相争夺土地、资源和财产的战争,这种战争只是历史发展的插曲,当然可能有些是有进步意义的,也有的是有倒退和破坏意义的;
另一种就是被压迫、被统治的劳动者阶级反抗剥削和压迫的革命和起义。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每一次的革命和起义,不论失败或成功,都会使历史发展从量变到质变,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历史正是这样在斗争中不断前进的。
当社会学研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中从空想成为科学的那天起,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者,就看到了世界美好的将来。劳动者有了自己的科学理论,能够指导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消灭一切害人虫,建立一个理想的、科学的、无限美好的、属于从古至今创造了人类世界的劳动者自己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当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到20世纪初,俄国的工人阶级在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的领导下。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
当时在俄国周围的许多小国,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都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有一本翻译的苏联小说《走向新岸》,就是写的那时的拉脱维亚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他们也领导工人阶级起来革命,推翻了他们国家的反动统治。他们加入了苏联,成了加盟共和国的一员。伟大的苏联,占世界六分之一辽阔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疆土,就是这样形成的。
那时的中国,代表各帝国主义利益的军阀,在各国帝国主义的操纵下,互相混战。被分割得四分五裂的中国,民不聊生。当时在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斗争中。蔡锷回到云南,宣布云南独立,得到全国支持,当时认为这是一种革命的正义的行动;外蒙古的独立成为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产生的。
是十月革命,这样地一声炮响,给我们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挣扎在苦难中找不到出路的中国人民和它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走俄国人的道路,就是他们当时下定的决心。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翻译、宣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它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实践,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仅三年时间。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也仅二十八年。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短短的30年时间,就使一百年来受尽欺辱、压迫、剥削的中国劳动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这一切都说明了革命理论和科学,一旦与革命的群众运动相结合,就会变成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同时也说明了,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分不开的,它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不可分割的、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而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成就也是与20世纪的世界共运的发展和胜利是分不开的。
毛主席说:“在这以后(即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
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而我们今天的时代,仍然是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延续。
二
二次世界大战最先是从中国东北被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开始的。从1931年的9.18东北被日本占领开始,他们把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弄去,成立了伪“满洲国”,把东三省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真正的分裂中国。在所谓的伪“满洲国”,他们殖民中国人民整整14年。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之下,东北义勇军和抗日联军,违反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艰苦抗日。先后牺牲了抗联的领导人杨靖宇和赵一曼等烈士,家喻户晓;东北青年逃难到内地,失去了故乡、丢掉了爹娘,一曲《松花江上》就是他们控诉日本侵略暴行的悲歌!
代表着大地主、大买办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的蒋介石国民党。他们本来就是帝国主义的走狗。见了帝国主义只知习惯地摇尾巴,从来没有反抗侵略的观念和想法。只有作为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了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无论是抗日的主张、战略还是战术,都是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在实际斗争中,因地制宜与广大的抗日军民一起,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创造出了对敌斗争的战略和各种战术,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对日本军国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毛主席说:“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在这个时期内,日本侵略者的大举进攻和全国人民民族义愤的高涨,使得国民党政府政策的重点还放在反对日本侵略者身上,这样就比较顺利地形成了全国军民抗日战争的高潮。一时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景象。当时全国人民,我们共产党人,其他民主党派,都对国民党政府给予极大的希望,就是说,希望它趁此民族艰危,人心振奋的时机,厉行民主改革,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三民主义付诸实施。可是,这个希望是落空了。”
“在这几年内,国民党战场实际上没有严重的战争。日本侵略者的刀锋,主要地向着解放区。到一九四三年,侵华日军的百分之六十四和伪军的百分之九十五,为解放区军民所抗击;国民党战场所担负的,不过日军的百分之三十六和伪军的百分之五而已。......然而,就在我做这个报告(《论联合政府》)的时候(1945年4月24日),在侵华日军(满洲的未计在内)四十个师团,五十八万人中,解放区战场抗击的是二十二个半师团,三十二万人,占了百分之五十六;国民党战场抗击的,不过十七个半师团,二十六万人,仅占百分之四十四。抗击伪军的情况则完全无变化。”(以上引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走着曲折道路的历史、两个战场)
解放区战场为什么能抗击56%的日军呢?毛主席说:“国民党政府所采取的对日消极作战的政策和对内积极摧残人民的反动政策,招致了战争的挫折,大部国土的沦陷,财政经济的危机,人民的被压迫,人民生活的痛苦,民族团结的破坏。这种反动政策妨碍了动员和统一一切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进行有效的战争。妨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但是,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的运动并没有停止,它是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政府的双重压迫之下曲折地发展着。......。”“但是人民是最好的鉴定人,他们知道八路军、新四军这时数量虽小,质量却很高,只有它才能进行真正的人民战争,它一旦开到抗日的前线,和那里的广大人民相结合,其前途是无限的。人民是正确的,当我在这里做报告的时候,我们的军队已发展到九十一万人,乡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发展到二百二十万以上。不管现在我们的正式军队比起国民党现存的军队来(包括中央系和地方系)在数量上要少得多,但是按其所抗击的日军和伪军的数量及其所担负的战场的广大说来,按其战斗力说来,按其有广大的人民配合作战说来,按其政治质量及其内部统一团结等项情况说来,它已经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
毛主席说:“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接着毛主席在他的报告中从九个方面,说明:在这个宗旨下面,这个军队为什么有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最后毛主席说:“这就是真正的人民战争。只有这种人民战争,才能战胜民族敌人。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它拼命地反对人民战争。”
由此可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决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采取人民战争的方针和战略战术的结果。它是世界共产主义事业的一部分。中国的胜利,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伟大胜利的组成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苏联的援助下,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组织了反法西斯的游击战,互相配合,共同战斗,终于打出了一片社会主义的新天下,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世界革命,取得局部胜利的第一个高潮。
世界社会主义,由于在新的事业面前,对于它的发展规律的发现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不可避免地遭到挫折和曲折。但是二次大战的伟大胜利,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怀念、总结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历史宝库。
在这个胜利宝库的基础上,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继续奋勇前进;用我们无愧于先辈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把人类最美好的科学理想,变成美好的现实,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纪念1917年-1945年,无产阶级第一个胜利的奋斗史,与总结我们曲折的教训一样重要。从胜利走向胜利,这就是我们今天出发的新起点。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