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从年初上台后频频对乌克兰施压、暂停军援,到如今高调宣布恢复并加大对乌克兰的武器支持,甚至扬言要动用“总统拨款权”送去价值3亿美元的“爱国者”导弹和中程火箭弹,特朗普这“变脸”速度堪比翻书!更离谱的是,他还整了个“北约买单”的新花样,把美国军火卖给北约,再由北约转交乌克兰,号称自己“零成本”援乌。
从“断供”到“慷慨”送武器
今年7月初,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暂停对乌克兰的部分军援,理由是美国军火库快被掏空了。据美国媒体爆料,这决定是五角大楼擅自拍板,副防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推波助澜,觉得美国在乌克兰身上花太多钱,欧洲该多出点血。结果,这事儿搞得特朗普措手不及,连国务卿鲁比奥和乌克兰事务特使基思·凯洛格都是从新闻里才知道的,堪称白宫和五角大楼的“大型翻车现场”。
可没过几天,特朗普就变了脸。7月7日,他在白宫记者会上信誓旦旦地说:“乌克兰正被俄罗斯猛揍,我们得送更多武器,帮他们自保!”7月8日,他批准向乌克兰运送155毫米炮弹和制导火箭炮导弹。
不仅如此,他还计划首次动用“总统拨款权”,从美国军火库掏出价值约3亿美元的装备,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和中程火箭弹,号称要送10套“爱国者”给乌克兰。
更绝的是,特朗普10日宣布,这些武器将先卖给北约,再由北约转交乌克兰,费用由北约“100%埋单”。这操作,简直是“空手套白狼”的教科书!相比之前,特朗普上台后从没用新授权给乌克兰送过武器,全是啃拜登政府的老本。现在,他不仅恢复军援,还玩起了“高大上”的新模式,摆明了要给乌克兰送“牌”,对抗俄罗斯的攻势。
特朗普这波援乌操作,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精打细算的结果。背后既有外部压力,也有国内考量,更少不了他那套“交易的艺术”。1. 北约的“最后通牒”:不援乌就踢美国出局
特朗普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被北约逼的。6月北约峰会期间,法国、德国、波兰等国放出狠话:如果美国敢彻底停援乌克兰,欧洲就另起炉灶,搞个“欧洲安全联盟”,把美国晾在一边。这对特朗普来说可是个大危机——美国要是被踢出北约主导的欧洲安全体系,全球老大哥的地位还怎么保?
于是,他来了个“曲线救国”,通过北约转运武器,让北约掏钱,既保住盟友的面子,又不让美国掏腰包。北约秘书长吕特虽然没明说,但也在X上敲边鼓,催促各国给乌克兰加码弹药和防空系统,摆明在给特朗普“撑场子”。2. 军火商的“金光大道”:既赚钱又不贴钱
别看特朗普嘴上喊着“美国优先”,他可没忘了给军火商们“送温暖”。美国军工复合体早就看上了援乌这块大蛋糕——一套“爱国者”系统25亿美元,一枚导弹1000万美元,10套“爱国者”就是一笔天文数字的生意!
更妙的是,北约“全额买单”的模式让美国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特朗普政府却不用掏一分钱。这种“既卖军火又不贴钱”的买卖,简直是特朗普“交易艺术”的巅峰之作!难怪他突然对乌克兰这么“慷慨”,原来是找到了一条发财新路!3. 国内政治的“紧箍咒”:甩掉“亲俄”帽子
特朗普这波操作,还有个大背景——国内政治压力。年初上台后,他一门心思想通过施压乌克兰、示好普京来促成俄乌停火,甚至吹嘘能“24小时内解决问题”。结果,普京压根不买账,7月3日通话后,特朗普气得直呼“失望”,公开diss普京“嘴上客气,毫无实质”。
国内民主党和其他反对派抓住机会,给他扣上“亲俄”“跪舔普京”的大帽子,舆论压力山大。为了扭转形象,争取中间选民,特朗普必须做点啥证明自己“站对队”。援乌就成了他的救命稻草,既能反击“亲俄”指责,又能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拉拢选票。他还放风说7月14日要发表关于俄罗斯的“重大声明”,再秀一把存在感。4. 俄乌僵局的“筹码博弈”:两边下注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战局僵持不下。俄罗斯最近加码空袭,7月10日对基辅等地狂轰10小时,乌克兰防空系统忙得焦头烂额。而乌克兰因美援不稳,之前在库尔斯克吃了大亏。特朗普这时候恢复援乌,既是给乌克兰打气,也是给俄罗斯施压。
7月10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马来西亚和俄外长拉夫罗夫密会,讨论什么“停火新路线”。俄方抛出了一些“新想法”,但显然没谈拢。特朗普的援乌操作,摆明了是想在未来谈判中多攥点筹码——既给乌克兰撑腰,让俄罗斯不敢轻举妄动;又留着和普京谈判的余地,随时准备“摘桃子”。这手“两边下注”的玩法,妥妥是特朗普的风格!新模式怎么玩?
特朗普的援乌新招,是把武器卖给北约,再由北约转给乌克兰,费用全由北约掏腰包。这招看着高明,既省钱又保住面子。据说首批武器包括“爱国者”导弹和中程火箭弹,价值约3亿美元,未来可能还有10套“爱国者”系统。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乐开了花,称已收到美国恢复军援的信号,还和德国、挪威敲定了几套“爱国者”系统的采购。这波援助能让乌克兰的防空和火力更硬,至少短时间内不至于被俄罗斯压着打。
对俄罗斯来说,特朗普的转向有点打乱节奏。普京本来指望特朗普上台后会逐步退出援乌,结果人家不仅没撤,还加码了!俄外交部嘴上说“不care”,但俄军估计得抓紧时间,在美援大规模到位前猛攻哈尔科夫、敖德萨等地,抢占更多地盘。俄罗斯还可能在欧洲扶植反战势力,拿能源和移民问题给西方找麻烦,拖延时间。特朗普的“交易”能换来和平吗?
特朗普这波援乌,表面看是大手笔,实则是“交易的艺术”再现。他既想讨好北约盟友,又想让军火商数钱数到手软,还得甩掉“亲俄”帽子,顺便在俄乌谈判中当“关键先生”。
可问题是,俄乌冲突的烂摊子哪是这么容易收拾的?普京咬死不松口,乌克兰有美欧撑腰也不肯低头。特朗普的“重大声明”也许会抛出新招,但能不能打破僵局,都没信心。
更麻烦的是,特朗普团队内部还乱成一锅粥。五角大楼和白宫在暂停军援上的“乌龙”暴露了决策的混乱,未来要是执行中再出岔子,美国的国际信誉还得再挨一刀。
说到底,特朗普这“变脸”大戏,更多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和美国的地缘战略,至于能不能给乌克兰带来和平,恐怕连他自己心里都没底。
(作者:艾文;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编发】,转编自“华语智库”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