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以及哲学、外语等基础知识,而语文又是基础的基础。语文学不好的人,其他课程也不会很好。
语文不好,就不会有很好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应地,也不会有很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学习什么课程,首先需要理解能力。不能很好地理解,怎能弄懂书中的意思?不会分析和逻辑思维,又怎能应用所学到的理论?更谈不上创造发明。表达能力不强,即使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想法,由于表达不清,不能让人理解,又能起什么作用呢?有的甚至词不达意,让人理解错误,造成损失。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解决问题,为了创造发明,不断地推动科学技术和文化向前发展,推动生产力的进步,扩大物质财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要想办到这些,对所学过的东西必须做到透彻理解、融会贯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同时还必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求索的空间自由翱翔,否则将一事无成。不能设想,一个语文学得不好的人能够办到这些。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使自己能更有成效地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有效地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就应当学好外语。而语文不好的人,也就很难学好外语,这个道理是显然的。
还有,语文不好的人,就不可能有文艺鉴赏能力;没有文艺鉴赏能力,生活也就少了不少情趣。
也就是说,语文是万事之先,是基础的基础。任何一个希望自己有所成就的人,任何一个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采的人,都必须学好语文。
我上学的时候(1978年春~1982年春),只有樊映川编著的《高等数学》精炼、准确、严谨、标准。其他所有专业教材都因语文基础欠缺而存在诸多问题:说重复话、颠倒啰嗦,表述不准确、不明白,甚至概念模糊。如果按照语文基础知识字、词、句去衡量这些教材,则是通篇都没有达标的。这就是说,理工科人员即使只为了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表述清楚,也必须学好语文。
所以,大、中、小学都应该开设语文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阅读、学习、研究、传承;传统文化优秀而又包含糟粕,需要认真研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可是,古文、繁体字,成了拦路虎——很多人已不认识繁体字、读不懂古文。普罗大众已经失去阅读、学习、欣赏优秀古文的机会。
因此,在中小学恢复并适当加强繁体字和古文知识教学,在大学所有社会科学专业开设繁体字和古文知识课程,理工科专业开设选修课甚至同样为必修课,很有必要、很必须。
中国古代科学著作,天文地质,数理化生,包罗万象,虽不及现当代科技高精尖,但在那种时代能做出那样的成绩,其智慧、技巧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的,在他们智慧、技巧的启发下,完全有可能做出更加辉煌的成就。要好好研究中国古代科学著作,就需要认识繁体字、懂古文。即是说,理工科也需要学习繁体字和古文知识。
改开以后,由于网络管理规定失当,逼着一些人故意使用错别字,使用错句病句,大量出现标题党,……。优秀的汉语言文学,其优秀快被扫荡干净了。因此,加强语文教学、加强繁体字和古文知识教学,已经迫在眉睫。同时,提高语文教师水平也迫在眉睫——好些语文教师自身说话、写文章就不通顺。
本文建议恢复、加强繁体字和古文知识教学,绝不是要淡化简化字和现代汉语教学,而是也应同时加强——特别是要注意扭转人为滥用错别字、滥用错句、病句,滥用标题党标题的恶劣现象。事实上,建议恢复、加强繁体字和古文知识教学,只是为了阅读、学习、欣赏、研究、传承我国丰富的古代著述,以避免阅读能力断档造成古代著述成为废品。我们现实的工作、学习、生活、休闲,还是使用简化字和现代汉语。
2025-08-03
来源:昆仑策网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