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沉渣与当代挑战 - 昆仑策
-
周忠: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沉渣与当代挑战
2025-08-28
当前,国际秩序正经历深刻演变,欧美帝国主义思潮沉渣泛起,日本右翼势力与部分国内公知、“精日”分子相互呼应,试图系统性地否定二战胜利成果、篡改侵略历史、冲击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和平框架。严重伤害受害国人民感情,对亚太乃至全球稳定构成现实威胁。面对历史修正主义与意识形态渗透的双重挑战,亟须通过专项立法、社会治理与国际协作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应对体系,坚决遏制军国主义思潮回流,捍卫历史正义与持久和平。1、篡改教科书与政治符号挑衅加剧。2025年日本新版初中教材将“南京大屠杀”弱化为“南京事件”,删除“慰安妇”史实,将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割裂叙述,构建“被动应战”叙事。首相石破茂2025年8月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90余名议员集体参拜,直接挑战《波茨坦公告》权威。日本军舰复用“出云”“加贺”等侵略战争舰名,意图唤醒军国主义符号。2、外交阻挠与舆论诋毁。日本通过外交渠道向欧洲及亚洲国家施压,要求其“谨慎出席”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诬称活动“反日色彩浓重”“过度聚焦历史”,试图孤立中国国际叙事。日本作为侵略者年年举行广岛、长崎核爆纪念,却指责二战胜利国纪念抗战争胜利是“煽动反日”,将自身包装为“受害者”,淡化加害责任;把受害者和战胜国的正当权益,加以污蔑成反对日本,混淆是非,颠倒黑白。1、军事正常化与区域挑衅。2022年通过新安保文件宣称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防卫白皮书》将台湾称为“国家”,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日本在钓鱼岛海域部署MQ-9B无人机实施监视,计划建立生产线强化军事侦察。参与“护身军刀2025”军演兵力较十年前增长数十倍,从40人增至1500人特遣队,试射12式反舰导弹,演练太空作战。2、意识形态渗透产业链化。2025年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有120万之多,日本对他们洗脑,在中间培养亲日分子和汉奸,日本的机构用钱收买公知、“精日”和所谓的作家为日本洗地,右翼团体资助网络水军诋毁抗战影片《南京照相馆》,每条抹黑内容支付2–3元,形成规模化认知攻击。学术与亚文化渗透,受日方资助的“知日派”学者推销“殖民开发论”;动漫游戏植入“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美化侵略行为。1、专项立法与司法强化。在《刑法》增设“美化侵略战争罪”,参考德国《反纳粹与反刑事犯罪法》,将否认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传播军国主义符号等行为纳入刑法,最高量刑15年。建立与朝鲜、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司法协作协议,针对跨境历史否定行为开展联合取证与打击。2、教育防御与国际叙事斗争,将国家公祭读本列为中小学必修课;让人们看清日本亡我之心不死的嘴脸,使精日分子和公知成为过街老鼠;在抗战遗址设立实景教育基地,以实物证据驳斥篡改叙事。联合朝鲜、东南亚各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等受害国形成二战成果正义联盟,推动联合国通过《反历史修正主义决议》,要求日本遵守《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历史定性。全球追捕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罪行,让它们得到追捕纳粹的待遇。3、多边施压与安全反制。外交与舆论反制,揭露日本“受害者叙事”的虚伪性,通过解密档案(如俄罗斯披露731部队罪行)强化国际共识。加强东海、南海巡航,对日本无人机挑衅行为实施对等反制;明确划设红线,禁止日本军事力量进入中国领海及岛屿12海里范围。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不仅是历史认知战,更是涉及外交、军事、法律与意识形态的全面挑战。其最新外交阻挠行为表明,右翼势力企图通过国际化操作掩盖历史罪行、破坏战后秩序。中国需以系统性战略应对。以法律重器切断复辟链条,以教育与国际合作筑牢集体记忆,以军事与外交手段坚决反制挑衅。以间谍罪和叛国罪,全面打击军国主义复活和公知、“精日”分子唯有如此,方能守护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确保“永不重演”的承诺成为现实。正如宛平城的弹痕与教科书谎言的对比:历史真相不会因篡改而消失,但需要一代人的坚守才能永恒。(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