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联合国开会纪念广岛核爆,咱们的记者徐德智问了副秘书长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谁炸的日本?副秘书长支支吾吾半天,才一脸尴尬地说出“美国”的名字。
美国使用原子弹炸日本就这么难说出口吗?还真难,因为美国现在对二战的宣传口径是:美国和日本共同努力,结束了二战。不了解的历史看到这样的宣传,想当然地会认为美国和日本是结盟的一方、正义的一方。
徐德智紧接着问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炸日本?副秘书长的回答更有意思了,说“这次讲话的重点是核武器,我们要确保的是核武器再也不会被使用”。
这不就是国内的小仙女、公知、恨国党等常用的话术逻辑吗,既抛开事实讲道理。不说美国为什么要扔原子弹炸日本,光说日本在原子弹的轰炸下死了很多人,分明是一副受害者的姿态。就是在刻意模糊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现实原因,这是对包括大国在内的亚洲诸国又一次严重的伤害。
南京大事件,多么惨烈的人间悲剧,联合国怎么不纪念一下?其实相比当时的大国其它地方,南京大事件根本算不上最惨烈的。全国死了3500万,其中河南就占1400多万;所以说我们都不是旁观者,而是幸存者。
看看河南的各个县市,哪一个地方没有烈士陵园?哪一个地方没有被屠杀的记录?我小时候上的学前班不叫幼儿园,而是叫“育红班”。这么多人的伤亡,只变成了一组数字。真不知道那些为日本发声的人,其祖上到底是什么人?
徐德亮对副秘书长的回答很不满意,又追问了一句“所以不能记住历史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吗?”实际上是在质问:不关注核爆的原因,就是让人们忘记历史,对侵略者的罪行刻意回避,就是对历史的背叛。副秘书长只剩下尴尬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干脆不回答了。
看到没有,这就是美日现在正在干的事情,篡改历史,抹除人们的历史记忆。照这样发展下去,日本迟早会以二战受害国自居的。这么多年来,日本一直朝这方面在努力。而大国的国内,也不缺配合的人。
8月23日,王旭明发了一个帖子说:北大老校长丁石孙拒绝毛新语(谐音)进入北大的故事,至今都令人津津乐道。1988年7月,毛新语北大附中毕业,其母邵华曾找到北大校长丁石孙,说“咱家三代都属于北大”,而丁石孙却说,“无此必然性啊”,邵华说,“新宇就该上北大”。丁石孙又言,“北大校风自由,同学好动,我担心他进来无法保障安全”,无奈之下,毛新语最终只能屈尊就读了人大历史系。“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的自由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丁石孙说。
这些一眼假的东西,王旭明也知道骗不了人,所以在第二段说:不知此段是否有杜撰成分,然丁石孙校长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第三段是这样说的:更多的人注定被后人遗忘,甚至唾弃,因为生前的残虐、无良和虚伪……
这个人想表达什么,大家都能看出来,通过无中生有的抬高丁石孙,来抹黑、谩骂教员及其后人。国内有这样的人,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个人的身份。
王旭明可不是个普通人,此人曾经担任教育部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还曾为语文出版社社长。
在王旭明担任语文出版社社长期间,将周杰伦的《蜗牛》引入教材;又以“与当前形式不合”为由,将《谁是最可爱的人》删除。
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问及愿望时说:拥有更大的行政权力,当更大的官,在教法和教材之外,将真语文推进下去。问及什么样的官能办到这件事?王旭明毫不掩饰的回答说:我不知道,多大的官都行,越大越好。
咱也不知道什么事真语文,但我知道,按照王旭明的思路进行下去,我们的后代将生活在历史虚无主义里。
2025年的春节,在DeepSeek横扫美国之际,王旭明又出来发表高见了,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一篇质疑DeepSeek的文章,并附上了一段耐人寻味的点评:“我是科学门外汉,但科学骗子骗钱、发爱国财的事情是知道的。”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最离谱的是什么呢?这个人是党员,可多次表示自己信教,并参加宗教活动。一个信教的党员还是党员吗?我看有消息说,就是在王旭明在教育部门任职期间,开始在学校推行情真餐的。
如果这些还不能说明王是什么样的人,请看他在2024年耶伦大妈来时发的帖子:这老太太斜跨女包,好像另一边还手提包,太随意了。有网友说像旅游者,也有说像大妈!然而老太太是真的部长,美国财政部部长。这就是我们统筹语文学科的文人,想赞美一个人,有的是办法找到角度。
可悲的是,我们知道这些又能怎么样呢?无非是发两句牢骚算了,根据以往的惯例,要不了几天,这篇文章就会下河学潜水去了。所以,还是3天后我自己删吧。
作者:跬步先生。喜欢读书、骑行。来源:闲闲碎微信号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