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遭到泄露,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对于此问题的讨论,似乎主要集中在泄露事件本身,大家吵来吵去,只是认为信息泄露现象十分普遍,而对于究竟谁是信息的泄露者,似乎还没有吵出个眉目。笔者在此也讲述一次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的经历。
不久前,我在淘宝网上下单,订购了一张广电的电话卡。之所以在网购平台订购,而不去本地广电营业厅办理,是因为这种电话卡具有超大流量,一般由一些信息科技公司发行,比广电公司自身的电话卡有较大的优惠。有些地方的通讯管理部门,可能出于保护自身业务的原因(也许还有公共安全的考虑,等等),限制这种电话卡在区域内使用。我订购的电话卡,看销售店的发货地是在广州,而我收货的地点是在北京。销售方按照我提供的收货地点一审核,北京正好是限制发行区域,因而等于这笔生意无法成交。按说网购进行到这一步,正常情况下取消订单即可。然而下面发生的事情,却让我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训。
下单后第三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声称要给我送电话卡,要我准备好身份证。本来销售方审核北京属于电话卡限制区域,按说应该通知我取消订单。然而销售方偏偏没有通知我,订单上也没有任何显示,因而电话卡一送上门,我以为是快递员如期送来了自己订购的那种电话卡。送卡的人上门后,认真查验了身份证,按程序进行了刷脸注册,并引导我向卡里充值100元。这期间,我忽然发现送来的电话卡,并不是我订购的广电电话卡,而是联通电话卡。我向来人提出质疑时,他解释说,原来订购的卡在北京限制使用,只能换成联通的这种卡,并声称自己是联通的工作人员。我当时想,换一个公司的卡也行,只要能用就好,因而并未多想其中会有什么猫腻。不过,在交谈中我判断,送卡的人应该不是联通的正式员工,而只是电话卡的个体推销员,只不过与联通公司联系密切。他似乎很热心,临走时还和我加了微信,声称以后有什么需求可以和他联系,这样便多少消除了我对他一些疑虑。
送卡的人走后不久,我接到了一个显示为广东河源的手机电话,对方问我要不要电话卡?我说之前有人送来了一张电话卡,现在都已经注册了。对方说,那你搞清楚没有,这个卡的月租与流量是多少呢?他们的卡优惠会更多。挂上电话后,我这才猛然想起,当时根本没有想到问这个电话卡是多少月租,流量是多少,还以为和原先订购的那张基本一样呢!正在我回味时,又一个电话想起,我一看来电显示吓了一跳,对方是广东河源公安反诈中心,问我之前接到的那个电话,是不是诈骗电话?我回复说是推销电话卡的,对方一听便挂断了电话,没有再多说什么。我一下子紧张起来,便急急地在微信上给送卡的那个人发信息,询问这个卡是多少月租、多少流量?对方回复是他只管送,不知道这些具体情况,让我打联通的客服电话咨询。我按卡上显示的“联通128k三合一白卡”信息去问,客服回复说北京联通不经营这种卡的业务。我百度了一下,也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没办法,只好按电话号码注册了联通APP去查询,才知道这种卡名称已经被改为“联通王卡2.0”,套餐显示月租29元,通用流量为50GB,专属流量为30GB。而我之前网上订购的广电电话卡,月租是前半年为优惠价19元,之后才是29元,通用流量为192GB。两者虽然相差较大,不过对于我来说已经够用。让我十分焦虑和不快的,倒不是联通的卡不如广电的卡月租优惠,或者流量多,而是我的个人信息究竟是怎么被泄露的。
数天来我一直在思索,我在淘宝上下单购买电话卡的信息,是如何被北京与广东河源两地的电话卡推销员知晓的呢?而且,只有在确切知道我订购的电话卡在北京限制使用的信息后,北京的这位推销员才能钻空子拿联通卡来顶替,否则他就与网上的销售店撞车了。如果说是销售店给他们提供的信息,似乎可能性并不大,成百上千的销售店,如何与一两个电话卡推销员建立业务联系呢?最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北京这位送卡的人上门做刷脸注册时,我特意在他手中的机器上看了一眼,上面显示的我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甚至户籍地址,都是准确无误的,这也是我当时并未怀疑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不具备像公安人员那样的侦破能力,无法弄清楚究竟是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也不能找到个人信息泄露的重要节点或途径。我只能将自己信息遭到泄露的经过及相关情况披露出来,给专门研究此类问题的专家提供一个真实的案例,也许这些资料可以给专家带来一些思考或启发。
(作者:张黎明;;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