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睿:说得漂亮不如干得响亮 - 昆仑策
-
李博睿:说得漂亮不如干得响亮
2025-08-16
近日,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达10027.1万名。这组数字背后,是10027.1万个与群众血脉相连的“红色细胞”,是10027.1万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庄严承诺。
然而,在走访基层时,我们也会听到群众对党员干部“开会表态时声音大,解决问题时影子少”的意见。
表态是党员对群众的“政治宣言”,是对责任的公开确认,是对使命的有声回应,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兑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防止出现拍胸脯、拍脑瓜、拍屁股的‘三拍’干部”。
广大党员应树牢说得漂亮不如干得响亮的政绩观,做到言行一致、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现实中,有的党员错把开会发言当政绩,把文件落实当成效,把“留痕”当“留绩”。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作风,本质上是脱离群众的危险信号。
群众评价党员,不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不看他嗓门多大,而是看他脚步多实。一句“我马上来”不如一次“我在现场”;“限期解决”的书面承诺,不如“四下基层”的实地调研。
党员的先进性最终要体现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行动中,体现在“群众有呼、我必有应”的自觉里。
表率是最有力的动员。在群众心中,党员的形象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行动;党员的威信不是靠口号树立的,而是靠实干积累的。
基层治理中,群众最需要的是党员带头啃“硬骨头”,破解历史积弊,而不是“绕道走”“踢皮球”;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群众最依赖的是党员冲在前面、顶在一线,而不是“让群众先上”。
这种“看行动”的朴素逻辑,折射出群众对党员的殷切期盼:党员不仅要代表群众,更要引领群众;不仅要同群众站在一起,更要与群众干在一起。
当党员在社区楼院协调停车位、在矛盾现场化解纠纷时,群众自然会跟着学、跟着干;当党员把为人民服务从标语变成日常,把群众利益无小事从理念变成实践时,群众就会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党员带动群众的生动局面。
要让表率从个体自觉升华为群体共识。表率的力量在于“点燃一盏灯,照亮一片天”,不是“关键少数”的独角戏,而是绝大多数的大合唱。
要健全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制度机制,把群众满意度作为硬指标,让实干者得实惠。深化党员先锋岗评选,把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具体化、可量化,让党员有岗有责、有为有位。
同时,要深化宣传引导,培育以实干为荣、以空谈为耻的文化氛围。让说得漂亮不如干得响亮成为共识,让“躺平”“甩锅”等不良现象无处遁形,向“拍胸脯、拍脑瓜、拍屁股的‘三拍’干部”坚决说“不”。
通过典型示范,让“老黄牛”“拓荒牛”式的党员成为标杆,发挥表率作用,带动更多人见贤思齐、担当作为。
党员的先进性,不在说得漂亮,而在干得响亮;表率的分量,不在一时一事,而在一以贯之。只要广大党员把向群众表态变成为群众办事、把“要我干”变成“我带头干”,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就能落地生根,党员二字在群众心中就会更有分量。
(来源:“前线理论圈”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