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地球飞入宇宙空间,这是人类多少年来一直渴望着的理想。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实现宇宙航行,这在科学史上是一个最重大的事件。在此以前,人类都是在地球上观察和研究自然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已经大大扩大人类的眼界,但是由于人类终究还不能离开地球,因此在观测和研究上,仍然受着大气层等的许多限制。现在开始成功地实现着人的宇宙飞行,从而今后就可以在一个新的立足点上来研究自然和宇宙,这是人类更进一步深入认识自然的一个新的开始,这样必然会出现一个科学技术上大发现、大创造的时期。由于前几年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火箭的发射,人才知道在地球附近的空间有两个高强度的电离带,并推测其他行星上也可能有类似的电离带,从而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这就是新时代科学技术大飞跃的征兆。
在宇宙飞行科学本身,我们对这一新时代也寄托着一个希望:希望科学技术的新飞跃会使我们有可能创造一种人飞入大宇宙,突破太阳系的真正宇宙飞船。现在我们掌握的科学技术,包括高能燃料、原子火箭以及氢聚变也只能解决人在太阳系的行星间做旅行,也就是行星间的飞行,或称(行)星际飞行,还不能说是真的(大)宇宙飞行。原因很简单:要到其他恒星附近去,必须以接近光速飞行才行,不然以每秒几十千米的“蜗牛速度”,就是想到最近的恒星附近去也得上万年的时间。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就是用裂变能或聚变能也不可能使火箭接近光速,能量太小了。要做恒星间的飞行,也就是真的(大)宇宙飞行,我们需要新的科学技术飞跃给我们一个新的超高速火箭或光速火箭的设计原理。
人在地球表面时代的科学研究创造了离开地球表面做(行)星际飞行的可能,而人在(行)星际间的科学研究会不会给我们创造做(大)宇宙飞行的可能?应该说有这个可能!而且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为突破太阳系,进入大宇宙创造条件的,将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今天既然没有领着人类进入(行)星际飞行的时代,将来更不会对(大)宇宙飞行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
刊载于《科学报》1961年4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