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违规吃喝问题高度重视、三令五申,制定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整治“会所歪风”“舌尖腐败”等突出问题,既高压震慑、重拳出击,更由表及里、标本兼治,吃喝奢靡之风大有好转,然而,遗憾的是,在部分地方,仍有少数干部罔顾党纪国法,深陷享乐主义的泥潭无法自拔,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更深深刺痛了人民群众的心。河南信阳市罗山县曝光的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的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部分干部纪律松弛、观念错位的严重问题,再次为我们敲响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警钟。
一直以来,广大群众对违规吃喝问题深恶痛绝,违规吃喝问题也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难点、焦点之一。事实上,吃吃喝喝绝非小事一桩,它关乎党的形象、政府的公信力,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与人民的福祉。这起事件绝非偶然,其根源在于享乐主义思想的泛滥与侵蚀,是部分干部内心深处错误观念长期累积、根深蒂固的必然结果。在他们眼中,吃吃喝喝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无关大局。然而,正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节”,却往往成为滋养腐败的沃土,成为侵蚀党风政风的蛀虫。部分干部将吃喝享乐视为地位的象征、权力的彰显,甚至将其当作拉拢关系、谋取私利的工具。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不仅背离了党的初心使命和宗旨,更成为阻碍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的巨大绊脚石。
要有效刹住这股不正之风,关键在于实现从观念到行动的深刻转变。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个人品德的要求,更是对营造风清气正社会环境的迫切呼唤。一是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的危害性。违规吃喝容易滋生腐败,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损害公共利益,长此以往,将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刹住违规吃喝,是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促进政治生态清明的重要举措。二是必须从思想源头上抓起,实现观念的彻底转变。党员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任何利用职权之便的吃喝行为都是对职责的背叛,是对人民信任的辜负。全社会应形成共识,将节俭、廉洁视为美德,对违规吃喝行为持零容忍态度,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三是强化制度约束与教育引导。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如公务接待标准、财务管理制度等,明确界限,规范行为,让违规吃喝无处遁形,同时,加强党性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此外,鼓励公众参与监督,畅通举报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四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刹住违规吃喝,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不仅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还要在家庭、社交场合中展现清风正气,用实际行动诠释廉洁自律的内涵,成为全党的表率、社会的标杆。五是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要不断深化作风建设,将反对“四风”作为永恒课题,常抓不懈。通过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顶风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公开通报,形成强大震慑,让违规吃喝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总之,刹住违规吃喝,不仅是对党员干部个人品质的考验,更是对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只有实现观念的根本转变,辅之以严格的制度约束、有效的教育引导和持续的作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清除这一顽疾,让清廉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鲜明底色,让社会风气更加清朗健康。
(作者:韩颖龙,曾任浙江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办二级巡视员,历任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省政协副处长、处长等职。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理论、评论文章百余篇。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