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虹|他属于“死了还活着”的人——深切怀念老党员老领导陈连秀 - 昆仑策
-
侯立虹|他属于“死了还活着”的人——深切怀念老党员老领导陈连秀
2025-10-12
陈连秀同志1988年在新乡市县区双保合同推行现场会上讲话
党的百年诞辰,我曾写过纯粹忠诚党的老党员《纯粹忠诚党的典范——建党百年系列论之不忘初心使命的老党员(二)》,不想这个不忘初心使命的老党员却在2025年9月23日永远地走了。
他走的似乎“轻”,很多好友都不知道。他走的又似乎有点“冷清”,与那些资本大佬和有钱人家丧事的惊天动地形成了巨大反差,即使与普通农民家白事的热闹也不可同日而语。走的还似乎在社会上“无声无息”,连他服务过奉献过流汗流血的地方都不知悉。然而,很多人总觉得他还活着,总觉得人们会永远记住他,永远起到激励人教育人永远跟党走的作用。于是想起了臧克家怀念鲁迅先生的名诗“有的人”,觉得陈连秀同志应该属于“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为什么陈连秀属于“死了还活着”的人?因为他被河南省新乡市总工会称为“好同志、好党员、好干部”,这三个“好”,是敬重亲切的称呼,也是对他一生纯粹忠诚党的评价;这三个“好”,应该也担得起让人们永远记住他。
陈连秀同志1934年出生,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光荣在党72年,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火热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都始终工作战斗在艰苦的第一线;无论在党政机关,还是在基层,都竖起了身先士卒的标杆;无论是驻村,还是扶贫,都留下极好的口碑。他有着事事以身作则,处处做出榜样的格局和境界,有着始终保持那股工作激情,那种一团火的性格,那种干什么工作都能出色的钻研和拼搏,在工作中总是干字当头、模范示人。他曾在烈日下,与农民一起耕作,被群众当作贴心人;他曾在寒风中,给基层群众和贫困户困难职工送去温嗳,被群众夸赞为“一团火”;他一身朴素的中山装,尽显着他的朴素朴实,写尽了他的平易近人;一辆自行车,驮着他奔波于新乡的大街小巷,农村坑坑洼洼的土路……,为国家,为农民,为职工,称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多次荣获地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工会干部等荣誉。他一直保持公道正直的秉性,不唯上也不媚上,一直鼓励县区工会主席敢于向县委反映职工的困难和呼声,敢于顶着压力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敢于理直气壮为职工民主管理企业撑腰,也从不为小集体小团体谋利益,从不以权谋私损公肥私,从不因亲戚关系老同事老部下挤占职工群众的指标和先进模范名额,一生保持不变的初心,坚持思想不滑坡的勤奋。
他的难能可贵,在于即使退休了,也不忘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的初衷,始终关心国家大事,从报纸电视上看清方向、吸取力量,关心分析国家天下大势,始终保持一身正能量。像他这样一辈子都为党争光,都想着为群众办好事的领导干部,能有几个?他的“好同志、好党员、好干部”的三个“好”有几个当得起?他的“从不为小集体小团体谋利益,从不以权谋私损公肥私,从不因亲戚关系老同事老部下挤占职工群众的指标和先进模范名额”的“三个从不”有几个领导干部做得到?这样的好领导好党员当然会永远活着,永远激励鼓舞更多的人。
为什么陈连秀属于“死了还活着”的人?因为他是纯粹忠诚党的代表,是千千万万“时刻听从党召唤”党员的化身。党的百年诞辰,红歌会等媒体曾发表赞扬陈连秀同志的《在遭受委屈和不公待遇中淬炼忠诚——不忘初心使命的87岁老党员》(红歌会学着专栏2021-07-17)文章,核心提示认为“始终以自己热血进行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87岁老党员陈连秀,就是9500万党员‘纯粹对党忠诚’的优秀代表”。
陈连秀同志“纯粹对党忠诚”突出表现在,对党高度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极端负责,不冤枉任何一个同志,又能善待对自己错误处理的委屈,始终相信党相信党组织,赋予了“忠诚”的灵魂。
1956年陈连秀被提拔为新乡专区汲县五金厂团委书记(当时党政工团均为厂级领导),下半年厂里建立肃反领导小组,他任领导小组成员、肃反办公室主任,既重视揭发又认真核实揭发,本着对组织和个人高度负责态度,千辛万苦外调核查“线索”,不冤枉任何一个人。可自己这个肃反办公室主任,却因向书记提意见大字报的署名问题,莫名其妙地受到开除党籍、撤职、行政降级一系列特别严重的处分,但他没有因此怨恨组织,而是坚信党不会自己的同志,果然,中共汲县县委1962年专门下发陈连秀“甄别复议”报告,决定恢复其党、团籍和领导职务、行政级别。这与那些受了点委屈就怀恨在心,至今仍在抹黑党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连秀同志纯粹忠诚党,更表现在坚守党的农村阵地,维护党的形象。
一是防止宗教一家独大侵占党的农村阵地。他在沁阳县(今沁阳市)任副书记期间,发现位于三县交接的公社,宗教发展很快,敏锐感到这是与共产党争夺农村阵地和农民弟兄,不仅要求宣传部门加强农村的宣传教育,并带领宣传部领导一起多次深入农村,召开各种会议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和宗教政策,避免宗教一家独大,后来宗教势力迅猛发展和农村党组织影响力骤减,证明了他的远见,也表达了他对党的真正忠诚。
二是抓小抓苗头维护党的形象,他任沁阳副书记时还兼任纪委书记,十分重视抓小的苗头性腐败,比如1982年秋天县委机关在农村买了6743斤便宜苹果分给机关干部,干部很高兴认为是给群众办好事,却不知道是公社和大队补的差价款,他闻悉后马上责成补足差价款,以最快速度交还公社和大队,并在大会上代表县委作检讨,还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党风教育,河南日报专门进行了“主动补款”的报道。
再比如当时干部存在多占公房的歪风,他不仅着力纠正,还组织公正廉洁干部事迹党风教育报告团,在全县巡回报告,深受干部群众欢迎,成为新乡地区乃至河南省的创举,1983年在全省纪检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还比如拒绝收礼,1982年一大队给县委送了两大箱自己卷的烟,他严肃批评有关人员,责成将烟退回;这年春节一个村书记送给县委领导两大箱鞭炮烟花,他得知后坚决退回,并与县委办县纪委携鞭炮驱车到这个大队所在公社,亲自宣读中央禁止送礼的文件,公开退回鞭炮,这一年的大年初一,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特别播发了他春节前退鞭炮的事情。他的正气正派,对不正之风起到了震慑作用,群众连连称好,甚至说共产党老八路又回来了。
陈连秀同志如此对党忠诚,如此维护党的形象,如此拒腐防变端正党风,当然应该永远活着,永远鼓励共产党员纯粹对党忠诚,让党旗永远飘扬。
为什么陈连秀属于“死了还活着”的人?因为他竭诚为群众办实事,千方百计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手中,以创造性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业绩为党增光添彩,被群众称为好官,“收获一片赞扬声”。
陈连秀同志自从1951年新乡专区财经干部学校毕业,一直在基层摸爬滚打,当过县供销社的出纳、会计,还当过团县委干部、企业团委书记;当过专区煤炭局中层领导,还当过国营企业的中层,当过大型企业的党委副书记,还当过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主持过地区工会的工作,还当过省辖市总工会常务主席。在他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无论经历了下放劳动、团委干部、会计、公务员、部门领导等多个角色的转变,都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不管是份内还是份外的工作,都热情主动去做;无论在哪个岗位,都顾全大局、不计得失,都襟怀坦荡,不计较个人恩怨。即使退出领导岗位后还担任了河南省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真的是“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我是发展一只花,哪里能开往哪插”,为很多好高骛远挑肥拣瘦和鄙薄工会“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所以《工人月报》专门刊登“他,收获一片赞扬声——记原新乡市总工会副主席陈连秀”。在市场经济一切向钱看和极端利己主义盛行的时候,他能得到“收获一片赞扬声”的极高评价,尤为难能可贵。
陈连秀更是到哪都为群众着想,都受群众欢迎的领导干部,1968年10月代表新乡地区煤炭局到延津县胙城公社高庄大队驻队,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打了两眼机井,办了电,让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仅秋粮就收获20万多斤,比上年足足增加了近10万斤,卖了数万斤余粮,196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以《俺贫下中农的贴心人》为题专门报道了陈连秀同志的事迹,这在当时特别的不易。1982年他任沁阳县委副书记,一位50多岁的回族妇女因工商业改造时的遗留问题,向有关单位和领导反映上百次都推诿扯皮,向他申诉后,他亲自过问、协调和督办,很快得到解决,这位妇女很是感激,就悄悄给他送了两条被面,他坚决退了回去,告诉那位女同志这是领导干部应该做的事,不用感谢谁。那位女同志感动得流泪,连喊共产党万岁。还有他闻悉城关灯塔街不少社员养兔养蝎致富,便在晚饭后走访这些专业户,认真协调解决养殖专业户提出的困难问题,为此河南日报专门作了报道。1988年陈连秀代表新乡市总工会到卫辉市太公泉乡郭坡村扶贫,解决了这个村长期以来没有水吃的大难题,井出水时老支书拉着陈连秀的手老泪纵横“您帮俺们实现了祖祖辈辈的愿望,您是郭坡人的大恩人”,现场群众齐声高呼共产党万岁。
陈连秀同志在地市工会工作期间坚持同工人打成一片,坚定维护工人主人公地位和合法权益。一个牛气的厂长扬言“厂长是骑马的,工人是牵马的,没有什么主人翁”,而且以言代法,随便开除工人,他几次找主管部门领导据理力争,及时调整了这个企业的领导班子。关键是,他重视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力,在能人治厂叫的最响时候组织有9个民主管理先进企业参加的巡回报告团,宣讲四项基本原则,宣讲工人阶级主人公地位和民主管理作用,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落实,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同时,他还把替基层工会说话撑腰当作义不容辞责任,说基层工会想说不敢说的话,办基层工会想办不能办的事,一个单位工会换届有个别出于个人意气,扬言工会要换领导,大换血,到处告状,弄得企业人心惶惶,他听到反映后,首先表明支持工人如实合理反映问题,请求并配合上级纪检部门澄清事实查明问题,还主动与厂长和企业党委沟通,最终澄清了是非,为基层工会撑腰做主,也保持了企业稳定。
陈连秀同志的崇高,还在于他不仅认真解决职责范围内群众的需求,也认真协调解决特殊群众反映的特殊困难问题,被群众称为“热心人”。比如他听到反映新乡地区师范学校一个女教师丈夫去世带领三个孩子很困难,这本该是基层工会的事情,但还是作为特殊情况在年终救济给地直工会拨款时将这个老师列入单项,使那个老师和学校很感动。也比如博爱县有个人找他反应工作丢失的问题,本来属于组织和劳动部门的工作范畴,但他认为,找到了自己,就要给同志一个交代,特意与当时的博爱县委书记沟通,并亲自给县委书记写上自己的建议,让那个同志交给县委书记,事情办好后那个同志非常感动,他说自己找了很多部门,找了很多领导,都是你推我我推你,想不到地区工会帮我解决了问题,激动的说“你啥也不要,我给你磕个头吧”,要给陈连秀同志下跪表达感谢之情。还比如新乡市针织厂一位老工人被人诬陷偷厂里的布料,可他并不分管工会信访和纺织行业,但那老工人和老伴就认准他了,一直找他反映情况,他多次协调工会内部和企业工会,促成了问题的解决,这对老工人夫妇现在还念念不忘。
2001年新乡市总工会党组这样评价陈连秀“讲党性,讲原则,讲正气,处处以党的事业、党的利益为重,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向态度明朗,坚持原则不动摇。”“顾全大局,注意维护领导班子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对组织作出的决定,带头执行。对自己要求严格,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源自《陈连秀同志的主要事迹》,中共新乡市总工会党组2001年12月20日)一个单位党组织专门对退休的老同志作出评价极为少见,而且评价如此之高更为罕见,也是群众对他爱戴的真滴。
“有的人”名诗,至今仍给人“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的深刻启示,也让很多人明白为什么活着“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而陈连秀同志就是“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的人,让人进一步明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附:
陈连秀同志生平
各位领导、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们的好同志、好党员、好干部——新乡市总工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连秀同志。
陈连秀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9月22日23时40分逝世,享年91岁。
陈连秀同志1934年3月1日,出生在河南省新乡县大块乡西庄村,1951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毕业于新乡专区财经干部学校。1951年9月至1955年9月,任武陟县供销社出纳、会计,四区团委副书记;1955年9月至1965年5月,任武陟县团委干部、专区五金厂团委书记;1965年5月至1968年10月,任新乡专区煤炭局人事科副科长;1969年9月至1981年2月,任新乡地区柴油机厂宣传组长、宣传科长、党委副书记;1981年2月至1981年11月,任新乡地区印刷厂党委副书记;1981年11月至1983年9月,任中共沁阳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河南省委党校大专班学习深造;1985年8月至1986年6月,任新乡地区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1986年6月任新乡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1994年光荣退休。
陈连秀同志为人忠厚、团结同志、平易近人、顾全大局、不计得失、襟怀坦荡。在他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经历了下放劳动、团委干部、会计、公务员、部门领导等多个角色的转变,他都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不管是份内还是份外的工作,都热情主动去做,多次被评为新乡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工会干部等荣誉。
在武陟县供销社工作期间,因积极工作,被评为劳动模范;在汲县农村当工作员时因工作出色受到公社、县委的通报表扬;任沁阳县委副书记期间,在干部管理、选拔任用、党的宣传、党风党纪等方面受到地委、省委等有关部门的通报表扬;在河南省委党校学习期间,陈连秀同志的两篇论文被学校编辑的专著选用;在新乡专区五金厂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工会积极分子;在1968年至1969年下放劳动时受到公社、县委、地委的点名通报表扬,所写文章《俺贫下中农的贴心人》发表于《人民日报》。
陈连秀同志1985年8月调入新乡地区工会工作,工作期间他认真贯彻党中央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研究和探索工会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关心职工群众的疾苦。在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和提高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工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陈连秀同志退休后,仍十分关心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关心工运事业的发展。陈连秀同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陈连秀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党员、好领导、好长辈,更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可敬可爱的老人!
陈连秀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对党忠诚、热爱工作、奋斗不息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艰苦朴素的优良品德、公道正派的人格魅力,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乐善好施、慈祥善良的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音容宛在,懿德长存!陈连秀同志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陈连秀同志安息吧。
陈连秀同志(右二)1989年在新乡市县区企业民主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讲话
1988年陈连秀同志(右三)带队到河南获嘉县电业局检查民主管理与企业领导合影
【参考资料】
1、《陈连秀回忆录》,《陈连秀同志生平》;
2、《陈连秀同志的主要事迹》,中共新乡市总工会党组2001年12月20日;
3、《他,收获一片赞扬声——记原新乡市总工会副主席陈连秀的二、三事》,《工人月报》;
4、《俺贫下中农的贴心人》,人民日报1969年12月18日;
5、《身居闹市 心系老区——记原新乡市总工会副主席陈连秀帮助山村打井的事迹》,新乡日报1990年3月23日。
2025年10月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