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都工业大结局了,还搁那儿诺奖呢 - 昆仑策
-
申鹏:都工业大结局了,还搁那儿诺奖呢
2025-10-14
首先和大家说两个事儿。
这两件事说的其实是一件事,如果没有意外,人类的科技和工业,即将迎来大结局了。
第一件事是,联合国发了一个报告预测,说中国制造业2030可能要占全球份额45%,成为全球产业链“绝对核心”……通篇意思是——中国要焊死工业化的大门了。
人家不是胡说的,有非常翔实的调研资料——首先,工业的基础和骨架都在中国,目前中国生产了全球约一半的钢铁、铝、镁、钛和水泥。
这意味着,无论是基础建设的骨架、汽车的车身底盘,还是现代电子产品的框架,全球有一半来自于中国。这种压倒性的产能规模,使中国成为了全球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压舱石”,其他任何国家的工业项目都难以完全脱离这个庞大而高效的供应体系。
其次,现代工业的核心能源——电力,大部分也来自于中国,今天是个电气时代,一切制造工厂、工程、矿山、港口、冶炼工业、计算中心的运转,都离不开电,而中国不仅生产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电力,更关键的是,其庞大的发电量中主要用于工业领域,工业用电占全世界一半。 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超级电力大国。
报告后面都是详细讲中国科技、工业是多么逆天的,涉及了能源利用、自动化工厂、智能超级矿山、计算中心、AI大模型更各个领域,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第二件事是,最近彭博社报道了,有8名美国顶级风险投资人来中国考察新能源产业,看完之后回去直接列了一个《不可投资清单》,意思是,这些领域早已被中国吃透、玩到极限了,没办法在美国投资建设,与之竞争更是天方夜谭。
他们原本知道中国工业很强,但没有想到强到这个地步,出乎了他们的想象。中国生产了全球约80%的太阳能电池板,供应了全球约60%的风力涡轮机、70%的电动汽车和75%的电池……
中国还控制着全球绝大部分关键矿产的精炼加工环节,几乎没有任何西方公司可以绕过,类似行业还包括太阳能和风能的核心硬件制造、绿氢生产的关键设备电解槽等。如果只是一两个公司强大,那还是可以对付的,但中国是一整个产业的强大,欧美根本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创造一整条产业链。
这些顶级风投是参观了宁德时代的工厂之后绝望的,他们以前以为,中国制造有成本优势,只要是工人多,人力成本低,然而他们看到的是全自动化的无人工厂,是机器在生产机器。
一位投资人说:“那是一个由机器主宰的世界。在你面前,是12条并行运转的高度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手臂以人类无法企及的精度和速度,默默地完成着从上料、焊接、组装到检测的全过程。你看不到太多工人,只能听到设备运转时那种统一、高效的嗡鸣声”……
而这样的智能工厂,不只是宁德时代有,如今的中国科技企业、传统工业都能做到。反而在美国,还有大量的工人在工厂里手工劳作……这种变化,不但他们不敢相信,其实我们也不敢相信。
在上海的慕帆动力,他们看到了一款能兼容高压氢、液氢、有机液态储氢、氨、甲醇等各类氢载体的燃气轮机。
企业创始人说——“为了优化一个涡轮叶片的曲面,需要一种特殊的合金材料和一种非标的加工工艺。结果将需求发给长三角的一家供应商,对方在三天内就送来了符合要求的样品”。这种上下游产业链的密集程度和高效供给,是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做不到的。
在欧美,供应商都是扯皮大王,一个项目沟通就要几个月半年的时间,讨价还价争论对错,而在中国,只要有需求,所有的供应商立马打起十二分精神,穷极一切技术手段,帮你实现指标,和你一起奋斗,帮助迭代产品。这也是他们无法想象的。
无论是从产品水平、产业链、效率、还是规模化、产业链上,整个西方加起来,都没有办法和我们竞争了,所以那几个风投大佬哀叹——“游戏结束了”。
是的,工业化这个游戏,彻底结束了,车门焊死了,历史完成了一个巨大的逆转,回到了它本来的主流之中。
眼睁睁都工业大结局了,某些人还在那儿吹什么创造力、自由思想,美国的铁路几十年都没法维护了,铁轨都歪歪扭扭了,英国最后的钢铁厂都关门了,德国工业企业都迁出去了,工业404了,美国的走狗日本更拉胯,十几年连个核泄漏都搞不定,然后神户钢铁造假、小林制药造假、丰田本田零部件造假,都成造假仙人了。都连续好几年贸易逆差了,还在那儿吹诺奖呢。
那么问题来了,某些人天天吹嘘西方国家获得的诺贝尔奖多,那么为什么诺贝尔奖没办法阻止它们的工业衰退呢?没办法帮他们在电气化时代科技创新呢?
有人总是强调诺奖是奖励0到1的创造,因为0到1是最难的,那么为什么最难的都做到了,1到100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就做不了了呢?是不想吗?
到底是制度不行?文化不行?还是人种不行?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