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纷繁复杂的理论争论中,存在着一个如同“阿基米德点”一般的、根本性的、决定性的支点。抓住了这个支点,我们就能撬动和看清其他一切问题的本质;而一旦在这个支点上发生了动摇或背叛,那么整个社会主义的大厦就必然会随之发生基础性的、不可逆转的崩塌。
这个“支点”,就是那个看似简单、实则重于泰山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这句话以及由它所派生出的那个必然的、斩钉截铁的结论——“否定了工人阶级领导,也就是背叛和否定社会主义!”——绝不是什么可以被随意“修正”或“变通”的“教条口号”。恰恰相反,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等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在总结了百余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全部的、血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之后,所提炼出的最核心、最宝贵、也最不容动摇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根本政治原则”。
然而,在历史上和今天,总有那么一些资产阶级的“民主派”、小资产阶级的“空谈家”、以及最危险的那些混入到革命队伍内部的“修正主义”叛徒们,在企图以各种方式来模糊、淡化、乃至从根本上否定这一原则。
本文的核心论点是: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灵魂”与“生命线”。它的历史必然性是由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所处的独特阶级地位所决定的。它之所以必须“领导一切”,是因为只有它才具备将这场旨在埋葬一切剥削制度的伟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最彻底的革命性。
因此,任何在理论上或实践中否定和取消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无论它还保留着多么鲜红的“旗帜”,还喊着多么响亮的“社会主义”口号,它都已经在本质上不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必然已经或正在不可逆转地滑向资本主义复辟的黑暗深渊。
一、历史的“选择”:为何说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最彻底”的领导阶级?
要理解为何必须是“工人阶级”而不是别的什么阶级来领导社会主义,我们必须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去科学地剖析在现代社会中各个阶级的基本属性及其历史使命。
1.1其他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在反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中,除了工人阶级,还有没有别的阶级也具有“革命性”呢?有的。但是,这些阶级的“革命性”无一例外都是不彻底的、动摇的、有其深刻的阶级局限性的。因此,它们都绝不可能将社会主义革命领导到底。
首先,是农民阶级。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是无产阶级最广大也最可靠的同盟军。他们深受地主阶级的压迫,有着强烈的革命要求。但是,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其所对应的生产方式是分散的、个体的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是保守的、是狭隘的,他们所渴望的往往是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去成为一个“小私有者”。他们可以成为一个最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的力量;但是,他们却无法自发地产生出要消灭一切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思想。
其次,是城市小资产阶级。这个阶级(包括小商人、小手工业者、知识分子等)同样受到大资产阶级的压迫,具有一定的革命积极性。但是,他们又是一个在经济地位上极其不稳定的、随时可能因为市场波动而破产并沦为无产阶级的阶级。这种地位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是极其动摇的。他们既害怕大资本的压迫,又恐惧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
最后,是民族资产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此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但是,他们作为一个本身就是“剥削阶级”的阶级,其与工人阶级之间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他们在革命中必然会表现出极端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随时都有可能为了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私利,而背叛革命,投入到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怀抱。
1.2无产阶级作为“天选”的领导阶级的“三大特质”
历史在淘汰了上述所有阶级之后,最终将“领导”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的“历史天命”,赋予给了那个最年轻、也最富有前途的阶级——无产阶级。
这绝不是什么偶然的。这是由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独特的、客观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它至少具有三大其他任何阶级都根本无法比拟的“特质”:
第一,它是“最先进”的阶级。因为它与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即社会化大生产——直接联系在一起。它不代表过去那些分散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它代表的恰恰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第二,它是“最革命、最彻底”的阶级。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光辉地指出的那样:“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无产阶级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与任何形式的“私有制”都毫无任何关联的阶级。它的这种被剥夺得“最彻底”的地位,恰恰就决定了它在进行革命时其革命精神的“最彻底”。它没有任何需要去“保留”和“妥协”的私利。它的解放与“消灭一切私有制、解放全人类”是完全、彻底地统一在一起的。
第三,它是“最有组织、最有纪律”的阶级。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在将工人们集中起来进行残酷剥削的同时,也客观上将他们训练和组织成了一支最具有集体主义精神、最懂得协同作战、也最富有纪律性的现代产业大军。这种在日常的生产斗争中所锻造出来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使得它在进行政治斗争时,能够成为一支无坚不摧的“钢铁队伍”。
正是这三大特质,决定了无产阶级是也只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的“领导阶级”。
二、领导的“实现”:从“自发”的斗争,到通过“先锋队”所实现的“自觉”领导
那么,在客观上作为“领导阶级”的无产阶级,又是如何,在主观上去实现自己对革命的“领导权”的呢?
2.1对“工团主义”和“自发论”的批判
无产阶级如果仅仅依靠其自发的、日常的经济斗争(例如为了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的罢工),那么它就永远也无法上升到“领导”整个社会革命的高度。
正如列宁在其光辉著作《怎么办?》中所深刻批判的那样,这种局限于经济斗争的“工团主义”和“自发论”,其所能产生的最高也只能是“工联主义的意识”,而绝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工人可以自发地认识到自己被某个具体的资本家所剥削了;但是,他们却无法自发地认识到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一切剥削的总根源,其内在的、深刻的运动规律,以及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最终历史使命。
2.2“先锋队”理论的伟大意义
那么,这种代表着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的革命理论从何而来呢?它只能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等那些掌握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最先进成果的伟大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所创立;并且,必须从“外部”“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
而共产党这个由无产阶级中最先进、最觉悟、也最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分子所组成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其最根本的历史性任务,恰恰就是充当这种“灌输”的“组织载体”。
共产党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这两者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产物。
2.3党作为“领导阶级”的“司令部”
因此,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其对整个革命事业的“领导”,必然地也只能通过它的“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来最终实现。
党就是无产阶级这个伟大军团的“总参谋部”和“战斗司令部”。正是通过党的统一领导,无产阶级才能够:
第一,制定出符合各个革命阶段具体情况的正确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二,将自己这个最先进的领导阶级与广大的、非无产阶级的劳动群众(特别是农民)结成最巩固的“工农联盟”,并建立起反对主要敌人的“统一战线”。
第三,缔造和指挥一支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民军队”。
并最终通过武装斗争,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所以,任何将“党的领导”与“工人阶级的领导”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论调,都是极其荒谬的、也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在现实的政治斗争中,否定“党的领导”,就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
三、“领导一切”的内涵:是对“工农联盟”的巩固与对“资产阶级法权”的专政
那么,在夺取了政权之后,我们所说的“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其具体的内涵又是什么呢?这绝不是说要让每一个工人都去当“官”,去对其他阶层的人民进行“专制”和“压迫”。
3.1对同盟军的“领导”: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工业,去改造和提升农业
在一个像中国这样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无产阶级在执政后,其“领导”的最核心、也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去领导数以亿计的农民。
这种“领导”,其本质绝不是“压迫”,而是“教育”、“帮助”和“改造”。
它意味着要用无产阶级的、先进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去克服农民身上那根深蒂固的、自发的、小生产的资本主义倾向。
它意味着要通过国家的、强大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去支援和装备农业,并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从而从根本上巩固“工农联盟”。
3.2对知识分子的“领导”:一场“皮”与“毛”的灵魂改造
对于从旧社会过来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无产阶级的“领导”则意味着一场更为深刻的“灵魂改造”。
正如毛主席那著名的“皮毛”理论所言,知识分子作为“毛”,必须依附于某一张“皮”。无产阶级的领导,就是要帮助他们通过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逐步地脱离那几张早已腐朽了的“旧皮”(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并最终自觉自愿地将自己这撮“毛”依附到“无产阶级”这张崭新的、也是唯一光明的“新皮”上来。
3.3对整个社会的“领导”:一场旨在消灭一切阶级的“继续革命”
而“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其最深刻、也最高远的含义,还在于它必须领导整个社会去进行一场旨在彻底“消灭阶级”的、漫长的、艰苦的“继续革命”。
这就意味着,无产阶级必须运用其所掌握的“专政”力量,去不断地限制和铲除那些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的、能够重新产生出新的资产阶级和两极分化的“土壤”——即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法权”。
它要领导一场旨在逐步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伟大社会变革。这才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最根本、也最光辉的历史使命。
四、“领导权”的“丧失”:从赫鲁晓夫的“全民党”看修正主义的背叛
那么,一个放弃了“工人阶级领导”原则的政党和国家,其最终的命运将会如何呢?苏联的悲剧再一次地为我们提供了最清晰的、也是最完整的答案。
4.1“全民党”的理论背叛
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上台之后,所抛出的那套以“全民国家”、“全民党”为核心的理论,其最致命的、也是最反动的要害,就在于它从理论上公开地宣布了对“工人阶级领导”这一列宁主义建党原则的最彻底的背叛。
他们宣称,由于苏联已经不存在“阶级对抗”了,因此苏共也就不再需要仅仅是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存在了。它已经“光荣地”提升为了一个代表着“全体苏联人民”的“全民党”。
4.2“全民”的幌子与“官僚特权阶级”的实质
然而,这是一个何等虚伪的谎言!
当苏共在名义上宣称自己是“全民”的党时,它在实际上所发生的,恰恰是它正在迅速地蜕变为一个与“全体苏联人民”根本利益相对立的、一个新的、高高在上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党!
是这个新兴的、腐朽的特权阶级,而不是真正的苏联工人阶级,篡夺了党的最高领导权。
4.3国家性质的根本改变
而当一个执政的共产党其“领导阶级”的性质发生了如此根本的改变之后,那么这个“国家”的阶级性质也就必然会随之发生改变。
它不再是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了。它已经蜕变为一个由这个新兴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所统治的、对内压迫人民、对外推行社会帝国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因此,苏联的悲剧以其最雄辩的方式回答了那个问题:一个不是由工人阶级所领导的国家,它绝不可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五、未来的“使命”:为何说“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是永恒的战斗口号
最后,我们必须将我们的视野投向今天和未来。
5.121世纪,新的、更庞大的无产阶级
在今天这个资本主义已经实现了全球化的时代,一个最深刻的变化,就是一个在数量上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庞大的“世界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被创造了出来。
从中国的“农民工”,到越南的“工厂妹”,再到印度、孟加拉的纺织工人,乃至欧美发达国家内部日益贫困化的“服务业”无产者。他们是这个由全球垄断资本所创造的巨大“世界工厂”的真正的创造者,也是其最主要的被剥削者。
5.2“领导权”问题依然是斗争的焦点
而他们在未来所要进行的那场旨在推翻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新的、更伟大的革命斗争中,“领导权”的问题依然将会是决定其成败的最核心、也最关键的问题。
他们是要被那些充满了“民族主义”和“改良主义”幻想的、本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所领导,并最终被其所出卖?
还是要在那些脱离实际、充满了“空谈”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领导下,并将革命引向宗派主义和失败主义的泥潭?
还是要在真正的、由最先进的无产阶级分子所组成的、国际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主义的“先锋队”的领导下,走向最终的胜利?
5.3一个永恒的、战斗的原则
因此,“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这绝不是一个仅仅适用于20世纪的过时口号。它是,也依然是,在整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漫长历史时期内,所有真正的革命者都必须用生命去捍卫的一个永恒的、光辉的、战斗的原则。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之所以必须旗帜鲜明地、毫不动摇地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根本原则,其原因是深刻的、是科学的、也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所印证了的。
在理论上,只有最先进、最革命、最彻底的无产阶级才具备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历史“资格”与“天命”。在实践上,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必须也只能通过其最觉悟、最忠诚、也最有纪律的“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来最终实现。在内涵上,“领导一切”意味着要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去团结和改造一切的同盟者,并最终去改造整个旧世界。在教训上,苏联的悲剧早已从反面证明了任何对“工人阶级领导权”的放弃和背叛,都必然会直接地导向资本主义的全面复辟。
因此,一个不是由工人阶级所领导的国家,它就绝不可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这就是我们最清晰、最坚定、也最不容置疑的回答。“工人阶级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灵魂”。失去了这个“灵魂”,那么剩下的无论是多么“富裕”、多么“强大”、多么“现代化”的“躯壳”,那都不过是一具正在走向其最终坟墓的没有生命的“行尸走肉”而已。
作者:子珩墨;来源:星语秘境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