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解放台湾是人心所向——观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感言 - 昆仑策
-
水石:解放台湾是人心所向——观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感言
2025-10-22
2025年10月18日,中央电视台8频道播出的39集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收官。这部由卢敏、张玉、王昊天、刘菁芸编剧,杨亚洲导演的谍战剧,不仅在收视数据上取得了亮眼成绩,更在海峡两岸引发了跨越历史与现实的情感共鸣,生动诠释了解放台湾,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沉默的荣耀》以1949年至1950年的台湾为背景,首次将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隐蔽战线烈士的事迹搬上荧幕。再现了解放战争最后的关键时刻,暗流汹涌的台湾岛上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讲述隐蔽战线的英雄事迹。这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于和伟、吴越、魏晨、曾黎、那志东、余皑磊等演员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行走刀尖的地下工作者群像,他们生动鲜活、有血有肉,戳中无数观众的泪点,用艺术的光芒照亮了沉默的历史。
该剧播出后红遍海峡两岸,收获了惊人的收视数据和网络热度。首日收视峰值高达3.07%,创下了央视八套黄金档剧集的开局新纪录,并持续多日稳居多个平台的收视榜首。网络上,抖音相关话题累计播放量达26亿次,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超6.7亿,形成了现象级的讨论热潮。“致敬先烈”“统一”“回归”等热词成为观众评价中频繁出现的网络热词。
这部剧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体现在它成功触动了两岸民众的共同心弦,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光明网、环球网、等中央和各省市媒体及腾讯网、新浪网、澎拜网、凤凰网、昆仑策网等网站纷纷报道了《沉默的荣耀》播出和民众热议的情况。许多网民通过微博、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点赞《沉默的荣耀》,缅怀先烈,表达国家统一的期盼。
台湾媒体高度关注。台湾的中央社、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主流媒体都对该剧和民众讨论进行了报道。有网友动情地说:“我是台湾人,更是一个堂堂正正骄傲的中国人……衷心期盼两岸赶快统一,台湾回归祖国!”。有台湾民众表示,英雄先烈们为了国家统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令人感动,台湾一定会回归祖国的。台湾时事评论员邱毅发表视频指出,吴石等英雄烈士刚到台湾时,正值白色恐怖最严重的高潮,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去做在刀尖上行走的工作?就是他们热爱这个国家,希望中国能够大一统,能够让中国人站起来,能够让中国强大,不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
剧集的热播也带火了多个历史相关地点。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上,矗立着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英雄塑像,两侧墙壁上刻着超过1000位英烈的名字,许多市民自发前往献花祭奠。在北京福田公墓的门岗登记簿的“逝者姓名”一栏,几乎整页都写着吴石的名字,在吴石的墓前,形成了一道高约1米、长约5米的鲜花墙。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的吴石将军故居迎来了参观热潮,许多民众自发前往打卡,吴石是八月十五生日,很多人带着鲜花、中秋月饼去看望英烈。台湾台北市万华区的马场町是吴石等英雄的牺牲地,许多民众到这里祭拜英灵。
10月15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在回答记者关于《沉默的荣耀》的提问时表示,这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有一句台词,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言简意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先辈为实现人民解放、国家统一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先烈的坚守与忠诚、奋斗与牺牲,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必将激励两岸同胞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为什么《沉默的荣耀》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引发海峡两岸民众的共情?
——真实的力量。该剧绝大多数人物使用的是真实姓名,90%情节有档案背书,情节主线高度贴合历史记录。反映1950年前后国共双方的斗争,特别是在台湾的激烈交锋,以吴石情报组与中共地下党组织两条线交错并行,谱写了台湾地下斗争的恢弘画卷。同时以台湾为轴心,巧妙穿插解放福州、解放大西南等历史史实,在宏大历史叙事中还原历史真相,深情讴歌无名英雄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对解放祖国的特殊贡献。这种对历史的尊重,赋予了故事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信仰的感召。剧中吴石情报组三位主要成员:原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原国民党“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原国民党“东南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科长”聂曦上校,在国民党应当是高官厚禄,前程似锦。但他们认识到国民党祸国殃民,共产党才是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虽然他们从未在组织上加入中国共产党,却在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主动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暗夜里逆行。中共情报员朱枫,原本组织让她从香港回上海,但得知吴石的交通员牺牲后,却毅然主动赴台接任,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吴石将军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以及烈士牺牲前写下的“台湾必归”的血书,直观地展现了先烈们坚守信仰,为实现国家统一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印证了中国革命发生发展取得成功的历史逻辑。
——文化的联结。剧中大量融入的闽台文化元素,让台湾民众感受到两岸之间无法割断的文化血脉。布袋木偶戏、阵头、闽南狮阵等民俗艺术都是从闽南传至台湾的。吴石将军观看《白蛇传》、《华容道》及热闹的街头戏,展现出那个年代台湾的真实生活场景。他吟唱的“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改换素衣啊,回中原”,就是歌仔戏《薛平贵与王宝钏》里的唱词,全台湾都会哼等等。这些充满了浓郁的闽南风情,展现了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底蕴,引发两岸观众强烈共情。
——统一的共鸣。中华民族有几千年文明史,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26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郑重确认、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不存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从秦汉隋唐元明清到今日中国,历史一再证明:统一则兴,分裂则衰。从驱逐入侵的荷兰、西班牙殖民者,到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海峡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维护祖国统一,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现在,海峡两岸分治是解放战争遗留的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尽管当前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导致两岸关系紧张、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但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改变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共识和基本格局,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
《沉默的荣耀》通过真实人物的选择与行动,证明了即便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台湾岛内仍有大量爱国人士为维护国家统一、推动民族复兴而奋斗,这段历史本身就是“两岸同根同源、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有力佐证。击穿了民进党当局构筑的“去中国化”信息茧房。正如剧中所呈现的,为国家统一而牺牲的荣耀,与背叛民族利益的“台独”行径形成了鲜明对比。
沉默荣耀,已经回响。《沉默的荣耀》的热播,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的成功,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记忆唤醒和集体情感动员。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历史的烽火与今天的思考。让我们看到,对于国家统一的向往,是深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朴素情感。中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归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人心所向。任何违背民族大义的分裂行径,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只有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才是对先烈的最好告慰。
“祖国统一不能一直等下去,我们这一代人要看到统一的那一天,不能把问题留给下一代。”这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2025年10月20日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