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两个词,一个是知恩图报,一个是家国情怀。这两个词之间是有那么一点联系的,当然还要看具体的情况,还要看具体的时间与空间。
在八十年代中期前后,中国向国外派遣了一大批留学生,也派遣了为数不少的访问学者。这些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基本都是公派,也就是他们出国是用了国家的钱的。然而,没过几年,人们听到的消息是,这些留学生或者访问学者,有为数不算少的人都留在了他们留学或者做访问的国家。他们不再回来,也不想回来。那些有老婆孩子的,后来有把老婆孩子接出去的,也有直接就跟老婆分手的。还有人也没有离婚,把老婆孩子扔在国内,再也不去过问,就跟他们从来就没有过老婆孩子一样。有的已婚女性,也不想回国与丈夫团聚。她们中有的人连国都不回,直接跟丈夫提出离婚。
当时我听到这样的情况,很不理解。可能像我当时这样的认识和心理,会被很多人看成傻子。那些认为我这样的人是傻子的人,大约都是这样想的:那时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是多么富足,多么发达,有多少人都想去美国,都想过上,在中国辛苦几十年都不可能过上的好日子。他们那些出国不归的人有了这样的机会,谁也不想轻易放过。至于他们在留学前所说过的,公费留学,一定要回来,一定要报效祖国,那也不能说他们都说的是假话。或许他们本来都有这样的心愿,只是一到国外,花花世界,身不由己。所谓身不由于己,不过是托词而已。所以他们所谓要报效祖国,只能看以后是不是有机会了。这也是一种托词,是信不得的。那些抛弃家庭的也不好说人家太过自私。当然,其中肯定有自私的成分。不过,话又说回来,婚姻嘛,本来都是双方自愿的。现在有一方不自愿了,这是人家的自由,人家有选择的权利。你们有的人用道德来绑架人家,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是妨碍婚姻自由的。不过,从老百姓最朴实的想法来看,夫妻双方原来也都是相互有恩情的。这种冷酷地分手,确实不地道。
认为像我这样想法的人是傻子的人还会说,那些出国留学或者做了访问学者,又回来的人,他们不是不想留在国外,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本事,没有什么优势。他们没有留在那里,完全是无奈的选择。如果他们有能力,他们有机会,他们也是一定要想方设法留在国外的。没有人如果有可能,还要坚持回国。所以那些回国的人并没有多么高尚,并没有多么爱国。
这一套说词听起来,似乎非常有道理,而且非常有人情,还很懂得人性。可是还有一种道理,国家出钱让你留学,做访问学者,出发点就是培养你去学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回国祖国建设,为国家服务,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初衷,这个出发点,没有人能够否认吧? 可是那些出而不归的人从来就不提这个茬儿,他们就当成底根儿就没有这个道理似的。只是当时国家确实也没有什么非常具体而严格的规定,对于这种当归而不归的人们有什么处理的办法。当时国家似乎特别讲宽松。政策要宽松,执政也要宽松。有领导同志说,放这么多人出去,肯定会有人不回来,但是如果能有回来的,就对国家是有利的。好像还有一个说法,能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回来,都是可以的。所以,那些出而不归的人们完全可以拿这样的说法当圣旨,认为自己用了公费而不归,似乎完全理所应当。
中国有句俗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在现实中,狗不嫌家贫似乎是很常见的。不管是家贫,或者家不贫,家里养着的狗,只要主人不抛弃它,不撵它走,这条狗就会永远把这个家当作自己的家。别人家再富,再有钱,狗也看不到。对狗来说,只要主人对它好,它对这个家就一直保持着忠心耿耿。
但是人是不一样的。儿子闺女是不是嫌弃母丑,这样的人是不是存在,我没有注意过,因此不好轻易下结论。但是我见过有的儿子嫌弃自己家里贫穷,嫌弃自己的父亲不是达官贵人,不能助儿子富裕起来,也不能助儿子飞黄腾达,竟然殴打自己的父亲。这样的人是不是猪狗不如? 这样的人,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人嫌狗不理的畜牲。
那么那些拿了公家的钱,却出而不归的人,该怎么评论他们呢? 我实在不愿意用那些不中听的话甚至很恶毒的话来形容他们。但是他们做人做到这种样子,怎么可能让人尊重他们? 怎么可能让人看得起他们?
那些出而不归,做了无德无义事情的人,还会用这样的话来为自己辩解。新中国成立三四十年了,国家还搞得这么穷,老百姓日子还过得这么苦,都是执政者的责任。你们对于老百姓有亏欠。现在我们有机会出国,有机会过上更好的日子,是你们应该对我们过去所吃过苦的补偿。他们对自己出而不归,似乎还非常有理有据,还心安理得。但是这套说词掩盖不住他们内在的无耻。中国当时的贫穷,是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三座大山的压迫才使得中国一穷二白。中国与当时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上百年的。要在短短的三四十年就要赶上发达国家,这本身就不现实。而那些为自己辩解的出而不归的人们,却要把中国贫穷落后的责任推在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进行艰苦奋斗的执政者的头上,这是得有多无耻才能说得出口的话?
现在中国发展起来了,经过前几十年的吃苦耐劳,经过前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一点一点地强大起来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开始过得好一点了。那些早年拿着公费出而不归的人,其中有些人年事已高,有的人身体多病,现在想回来了。他们逃避了他们本来应该为国家奋斗的责任,现在却要回来享受中国大多数人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张脸皮得有多厚呀? 前些年,他们中还有人要求享受退休和其他中国公民享有的福利待遇,为此他们还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申诉,要求全国人大解决他们的所谓退休待遇的问题。这样不要脸的话,这样不要脸的事,他们都能说得出口,做得出来。
不知道这一类人,在夜里睡不着觉的时候,会不会扪心自问,当初选择做出这种无情无义的事到底是不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他们还有那么一点良心的话,他们是不是也会有那么一点愧疚? 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有的节点,一旦做出了选择,就不一定还有回头之路。那些完全没有良心的人,就一定会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心安理得吗? 这只有他们自己才会知道的。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