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猫哥哥:学习美帝好榜样! - 昆仑策
-
花猫哥哥:学习美帝好榜样!
2025-10-15
10月10日,特朗普破防了。
一大早上,特朗普就写了一个1000字的小作文,大骂中国的稀土管制措施,指责中国的行动“闻所未闻”。
但是,这些手段真的是闻所未闻吗?
并不是,特朗普对这些手段熟悉得很,而且经常使用。
特朗普之所以破防,本质上是对自身逻辑反噬的错愕和为所欲为被打脸的懵逼罢了。
说起来,中国做的这一切,只不过是原样学了美国的做法而已。
那么,美国到底教会了中国什么呢?
1 美国的回旋镖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这次的反击战,是怎么打的。
咱们都知道,本来中美在日内瓦和马德里都谈的好好的,但突然就在中国国庆之前,特朗普对中国又一次发起了全面进攻。
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实施“50%规则”,将三千多家中国相关企业纳入限制范围。
10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籍、中国造、中企经营的船舶,只要进入美国港口,就加征额外“港口服务费”。
10月7日,美国众议院“中美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发布报告,提出对华实施更广泛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禁令,号称史上最严。
然后呢?中国也针锋相对,假期一结束,就对美国发起了一系列反制。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稀土、锂电池及锂电池技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相关物项、反无人机技术、超硬材料等等一系列产品和技术进行出口管制。
10月10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美国高通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对美国船只征收额外港务费。
看起来,中国的这些反制措施完全都是被动还击,但其实,里面也暗藏玄机。
因为这些反制的招数,基本都是美国“教给”中国的。
不信,我们一个一个看。
第一是含量门槛管控。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令中,其中有一条是:“只要境外物项含有中国稀土技术或成分价值占比超过0.1%,即需申请许可。”
这一招可不简单。
在过去,中国的稀土管制更倾向于稀土原材料,不让稀土轻易流出去。
但是美国从乌克兰、格陵兰、土耳其获得的稀土,中国是不是就没法管了呢?是的。
但现在,有了这一条,中国也能管了!
为啥?这就要从中国掌握的稀土技术优势说起了。
70年代,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经过长期研究攻关,与夫人一起发明了稀土萃取法技术。
随后,徐光宪创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引导了稀土分离技术的全面革新,瞬间将中国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提高至国际先进水平。
发展到现在,中国已经拥有了全球85%-90%的稀土专利。
更关键的在于,就算西方国家想不承认中国专利都不行,因为这些稀土技术不是随便就能学会的。
每种稀土的成分含量都不一样,虽然串级萃取可以提纯,但有的稀土需要萃取3级,有的需要30级,每级都需精确控制流量、相比、酸度等参数,才能实现99.99%以上的高纯分离。
也就是说,外国就算知道了串级萃取理论,也不知道每级参数是什么,更不知道很多不公布的配套优化的经验工艺,需要大量的时间去一点一点摸索经验。
相反,中国这边已经摸索了40年了,在这方面的研究得天独厚,世界上所有的稀土博士都在中国,至于加工工艺更是独门绝技。
世界仅次于中国的稀土企业MP Materials,纯度也停留在99.1%-99.9%的水平,处于中国90年代的水平。
所以,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稀土产品,要么离不开中国稀土原料,要么离不开中国稀土技术。
这也就决定了,这一条管制令一出台,中国就控制了全世界的稀土产业链。
只要你用了我的哪怕一丁点稀土,用了我的哪怕一点稀土生产技术,都要按我的规矩来。
这样一来,基本上算是把全世界的稀土都长臂管起来了。
说实话,这一招,中国在以前还没玩过。
在中国人的认知中,中国的法律是管中国的,哪想到还能管外国啊!
那么,中国是怎么想到这一招的呢?
说起来,还是跟美国学的。
1959年,美国为冷战技术管制设计了所谓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这是美国出口管制制度中认定一个物项是否应受美国出口管制法律管辖的重要规则之一。
FDPR简单来说,就是即使是非美国制造的产品,只要使用了美国技术或软件,就要受到美国出口管制的约束。
这些年,美国没少用FDPR来打压中国。
2019年,美国规定,只要销售给华为的产品当中,涵盖硬件、软件等的美国技术含量超过 25%,就会被要求禁止。
这当中的“美国技术含量”包括制造地位于美国、技术源于美国,以及国外制造但源自美国的内容超过 25%,都算在限制的范围内。
正因为如此,华为mate30停止使用了很大一批美国零部件,转而用日韩的软件所代替。
美国一看制不住华为,就在2020年对FDPR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
将美国技术或软件占整个产品价值的比例,从25%调整到了10%。
这样一来,进口日韩零部件也不行了,因为日韩零部件也含有美国技术。
到了后来,美国甚至直接把FDPR比例降到了0%,也就是说,只要里面有一点美国技术,就不能提供给华为!
要不是华为靠卧薪尝胆解决了芯片供应问题,恐怕这会早就销声匿迹了。
那么,既然美国可以用FDPR对付中国,中国为什么不能用FDPR来回敬美国呢?
美国无非也就是仗着自己芯片技术优势欺负中国嘛,那么中国在稀土领域也有绝对优势,为什么不能回敬美国?
说实话,中国给你把受限制比例限制在0.1%,已经很给你面子了好么?起码没像你那么不要脸地搞到0%吧?
第二是全链条管控。
中国规定,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者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逐案审批。
稀土和芯片有啥关系呢?
关系大了。
稀土中有有两种关键元素,镝和铽,为磁体带来了高矫顽力和耐高温性能,普遍应用于驱动晶圆工作台和光罩台的磁悬浮系统。
所以如果没有镝和铽,造出EUV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来,中国不仅管住了稀土材料,连稀土用来干啥都管住了。
这可是以前从没发生过的事情。
巧了,这个也是美国教给中国的。
要知道,美国为遏制华为发展,不仅限制本国半导体设备出口,更构建了"设备-生产-代工"的全链条管制体系。
任何使用美国半导体设备生产的芯片,若要供应给华为等被制裁企业,必须获得美国许可。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为什么华为用自己设计的芯片,交给台积电去生产,但美国一声令下,台积电也不能给华为供货了?
就是因为台积电使用的ASML光刻机,里面含有美国技术。
甚至理论上,采用大量美国技术设备的中芯国际、华虹宏力、长电科技等本土晶圆代工厂和封测厂,也无法在未获得美国许可的前提下向华为交付产品。
所以,只要含有一点点美国技术,无论是国外出口、中转贸易、还是国内交付给华为及其附属公司,都需要获得许可证,实际上也就是禁了。
那么现在呢?这种将上游资源与下游产品强绑定的管控策略,被中国学会用了!
从稀土原矿到加工品,再到终端应用产品的全流程审批,中国完美复刻了美国的供应链封锁逻辑。
但这样一来,有意思的情况发生了。
就算美国其他行业都不用中国的稀土材料,但军工产品为了获得高性能,是不能没有稀土的!
每架F-35隐形战机大约要用到417公斤的稀土元素,主要用在雷达、激光制导设备和发动机的高温合金涂层上。
海军装备用到的稀土更是猛一档。
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大约得用到2600公斤稀土,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用量还要更夸张,接近4600公斤。
这些稀土都用在啥地方呢?
核反应堆的屏蔽层需要用到钐和铕,声呐系统里的超磁致伸缩元件少不了铽和镝,推进的电机里的钕铁硼永磁体,更是关键部件。
还有精确制导武器也少不了稀土,像美军的反辐射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都用到稀土永磁电机作为伺服电机,负责控制弹头的姿势和方向。
至于激光测距仪上的玻璃着色剂,也都是稀土元素制造的。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零件,实际上是现代精确打击武器实现“点穴式”打击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未来美国的军工企业要对外销售军火,也要向中国申请许可证,而且统统要老老实实用中文填写wps文档!
什么?你怕泄密不敢申请?那你稀土也别要了!
所以,这次的管制动作,不光堵住了原材料的供应,还直接卡住了整个产业链的咽喉。
这一全链条管控模式,与美国打压华为的半导体管制框架如出一辙。
更关键的在于,这种全产业链管制,连美国的狗腿子都震慑住了。
在过去,中国和美国打贸易战,其他国家在旁边看戏,美国的狗腿子往往还要跟上来咬两口。
但是呢?我们发现,这一轮的贸易战,美国的狗腿子都异常安静。
就连此前扬言要对中国汽车和钢铁等商品征收最高 50% 的关税的墨西哥,这几天也突然宣布暂停审议加税的法案,推迟到 11 月底再说。
为啥?就因为中国的全产业链管制对他们形成了有效威慑。
为啥墨西哥会怂?
因为墨西哥的支柱产业就是汽车产业啊!
那你生产汽车和零配件要不要稀土?要不要电池材料?生产稀土要不要中国技术?
只要中国愿意,完全可以把墨西哥的汽车产业打回原形。
所以,中国反制措施一宣布就把墨西哥给吓坏了,赶紧暂缓关税。
更关键的是,这次还打出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效果。
因为美国的狗腿子,可不止墨西哥一个,还有日本、韩国、欧洲等等。
日韩一直想用对华关税给美国作为投名状,欧洲甚至撺掇美国对中国实施二级制裁,但现在呢?
看了墨西哥的表现,日韩和欧洲都不吭声了。
所以中国的这次稀土全产业链管制,不仅反击了美国的进逼,而且对美国的狗腿子形成了立竿见影的震慑作用,破除其他国家的蠢蠢欲动。
第三是船舶股东按穿透式监管。
这次港务费的PK中,中国其实不是对等反制,而是加码反制。
比如,美国对中国的港务费是50美元/吨,中国却对美国收成了400元人民币/吨。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中国人的“数学不好”。
还有,美国收港务费的对象,是中国运营和中国制造的船。
可中国的收费对象呢?
不仅包括美国建造、拥有、运营的船,甚至连美国资本持股25%以上、挂美国国旗的船只,都一起收了!
为啥要这么加码呢?
因为美国现在基本不造船啊!也基本不运营船队啊!
如果中国对等反制的话,那不是反制了个寂寞么?
所以,中国要把美国资本持股25%以上、挂美国国旗的船只,也纳入制裁范围。
要知道,美国船虽然很少见,但美国资本可是随处可见的,世界那些航运巨头,有不少都是美国资本参股的。
所以,只要发现有美国资本控制的船只,那就在收港务费的范围。
按1净吨400元的话,一艘巴拿马型货轮,靠一次港要收2000万人民币!这基本上和运费差不多了!
说起来,这也是跟美国学的。
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在联邦公报上发布了一则临时最终规则(IFR):
任何由实体清单或军事最终用户清单上的一个或多个实体至少拥有50%股份的实体,本身将自动受到实体清单的限制。
这就是穿透性监管。
啥叫穿透性呢?
任何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的企业,只要持有某子公司50%及以上股权,该子公司将自动受到与原实体同等的出口管制制裁。
这就意味着,美国出口管制的触角不再局限于清单上的实体本身,而是像章鱼一样伸向其控制的整个企业网络。
这种玩法,实质上是一种“连坐”制度,将管制的范围从直接列入清单的实体扩展到其持股过半的所有子公司,不管这些子公司从事的业务是否与国家安全相关。
这种无限扩大管制边界的做法,使得中国数以千计的企业可能一夜之间被纳入管制范围,即便它们自身并没有任何违规行为。
这一下影响可太大了!
从造芯片、机器人的高科技公司,到生产重型卡车、厨房家具的普通制造厂,大半个出口行业都被卷了进来。
美国人正在洋洋得意于他们的“新发明”,可谁能想到,中国人学的这么快啊!而且马上就在航运上报复了?
这种通过设定25%的持股门槛,能精准锁定受美国资本影响较深的市场主体的玩法,这与美国通过股权比例界定管制对象的做法一脉相承。
谁规定“穿透性监管”只有美国能用,中国不能用呢?
第四是反垄断执法。
10月10日,因高通公司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高通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很多人就纳闷了,高通是美国公司,Autotalks是以色列公司,为啥中国要调查呢?
其实吧,高通的目的并不单纯。
2023年,高通宣布宣布3.5亿美元收购Autotalks,因欧美反垄断审查被迫搁置,2024年主动放弃,2025年6月突然以不到原价1/4的价格,闪电完成收购。
为啥高通要收购Autotalks呢?
因为Autotalks是全球四大C-V2X芯片商之一,V2X被称为自动驾驶的“第五传感器”,负责车-车、车-路的毫秒级通信。
巧了,V2X兼容DSRC/C-V2X的双模技术,正好可以满足中国重点推广的C-V2X标准。
也就是说,如果高通垄断了V2X市场,就等于控制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信息传递。
考虑到高通此前凭借垄断地位作的恶,包括但不限于芯片打包捆绑出售,芯片拿手机售价比例分成等等,就可想而知未来高通在中国智驾领域作恶有多厉害了。
所以,高通的这笔收购合同,必须要经过中国市场监管部门的同意。
可是呢?高通并没有向中国提交审批。
这就好办了,蓄意逃避监管,意图垄断市场,不调查你调查谁去?
调查高通的垄断行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趁机给美国施压。
这种方式,也是美国教会中国的。
毕竟在反垄断领域,美国可以说是教授级别的了。
美国早在1890年就颁布了《谢尔曼法》,开启了百年反垄断历史。
多的时候,美国司法部反垄断局一年就能发起92项反垄断调查。
中国《反垄断法》2008年才生效,而美国早在2005年就对中国企业发起反垄断调查了。
我们都听过维生素C,维生素C对于人体而言至关重要,它不仅在预防坏血病和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抗感冒和口腔溃疡等小病痛的得力助手。
据统计,全球每年工业生产的维生素C用量高达8万吨,中国生产的维生素C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美国进口的维生素C原料中80%都来自中国。
但是这种垄断地位也有问题。
2001年12月,中国为了避免加入WTO后因为维生素C卖得太便宜触发美国的反倾销指控,安排4家中国药企达成固定价格协议。
但是呢?2005年1月,美国以价格共谋、形成垄断为由,向4家中国维生素C生产企业发起反垄断调查,要求赔偿15.7亿元。
虽然最后经过诉讼中国并没有被罚款,但“反垄断”这一招,中国却牢牢记在了心理,并在三年后出台了中国的第一部《反垄断法》。
现在,终于到了中国《反垄断法》显神威的时候了!
既然美国人将法律工具异化为打压对手的手段时,那中国同样可以运用合规执法维护市场秩序嘛!
第五是溯源。
除了以上的反制措施之外,中国还有一个没有明说,但实实在在做的反制手段——停止购买美国大豆。
说实话,这一下子就打到了美国的七寸上。
一方面,这些大豆产区是特朗普的票仓,农民的大豆没人要,只能烧掉或者拔掉,对特朗普能没怨气么?
另一方面,大豆订单的消失会连续随着农业贷款、石油化工公司债券爆雷而向金融领域蔓延,给美国造成金融风险。
所以,美国正在千方百计给自己的大豆找销路,甚至连把大豆卖给巴西,再让巴西卖给中国的办法都想了。
不就是洗澡蟹嘛,中国人想得到,美国人也一样想得到。
但是呢?中国早就在几年前,就在巴西建立起了大豆溯源系统了。
这种溯源系统用采用区块链平台+蛋白质含量识别+物流监控的手段,实时记录大豆种植地GPS坐标、收割时间、运输轨迹等12项关键数据。
通过“蛋白质光谱密码”和“土壤同位素特征”技术区分南美(如巴西)与美国大豆,精度达0.7%差异。
同时,采用“时空拓扑分析”技术,可实时追踪全球2300个港口的物联网数据,识别异常物流路径。
2025年4月,就有一批标注“阿根廷产”的30万吨大豆因蛋白质超标被退运。
虽然当时建立溯源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乱砍乱伐、保护亚马逊丛林,但其实,中国早就防着美国人这一招呢。
说起来,这也是美国教会中国的。
还记得前几年的“新疆棉风波”吗?
美国通过的《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UFLPA),该法案要求对来自新疆的棉花及相关制品实施进口禁令。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确定这些棉花是不是来自新疆呢?
美国人一方面要求出口企业需提供原产地证书,明确标注工厂地址,并附上采购订单、发票等文件,证明未使用新疆棉花,还要出具书面保证,明确声明产品不含新疆棉花。
另一方面,由美国监测机构“地层水库”和“应用DNA科学”,对进口商品通过“同位素测试法”,检验作物跟其生长环境的碳、氢元素浓度,借此判断棉花样本是否来自新疆。
一旦发现进口产品中有新疆棉,就拉黑供应商。
现在呢?报应不爽,中国人开始对大豆同位素检测了!而且更精准!
不是美国人教,中国人还想不到这一招呢!
所以,从这次稀土出口管制、航运公司25%的股权穿透,再到大豆的溯源,中国的每一步应对都能找到美国政策的影子。
美国亲手打造的贸易管制工具箱,如今成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合法武器。
美国人已经对全世界做了舆论科普,那么当霸权工具变成回旋镖,美国终于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了。
2 主动出击
特朗普上任后,给全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
国际规则不如国内法好用。
从此,他开始大肆“长臂管辖”,将各种国内政策变成了战略武器。
这种将商业问题政治化的操作,当时让很多中国人目瞪口呆:原来国际贸易可以这么玩?
美国教学十分耐心,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给中国示范这些手段。
中国起初感到困惑和不满,但慢慢地,中国明白了:这就是美国的规则。
于是,中国开始做笔记、总结规律、研究反击策略。
美国教的是“一刀切”式制裁,中国领悟到的是“精准打击”艺术。
七年过去了,中国不仅没有如美国所愿一蹶不振,反而学会了一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精妙战术。
但是,“学会”和“使用”,是两个概念。
要知道,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中方对于美方的斗争策略一直遵循着“斗而不破”的基本原则。
也就是说中方对美方所有的反制措施都是比较克制的,中国虽然学会了美国这些手段,但并不会轻易使用。
一直到这次美国的挑衅。
为什么中国以前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现在却敢这么干了呢?
中国有三层考虑。
第一,通过与美国7年的斗争,让中方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敌意是不可能缓和的。
美国两党固然有尖锐的矛盾,但是对华意识形态是高度一致的。
两党对中遏制的手段可能有差异,但是目标确实一致的。
也就是说,无论中国做什么善意的行为和动作,都换不来美国的善意。
既然如此,那我干嘛还要善意?掀桌子干吧!
第二,与美国脱钩,并不是不能接受的——至少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2025年前8个月,中国无论对美出口还是进口,都少于10%了。
也就是说,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已经降低到了一个加入WTO后史无前例的时代。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脱钩,中国可能不会像之前想的冲击那么大。
更何况,就连中国最被卡脖子的芯片产业,也慢慢解决国产替代了。
中国已经能生产5nm芯片(虽然成本高一点),而且光刻机的进度也在快速进步。
所以,现在脱钩,比7年前小得多。
那还怕啥?你美国人要是脱钩,那就脱,谁怕谁啊?
第三,既然敌意无法避免,脱钩也无法避免,那么脱钩之后,如何按照中方利益出发重塑这个世界的经贸秩序就是摆在中方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不能被动应付,一定要主动作为。
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新秩序中为中方争取最大的话语权与主导权,也就是为中方争取最大的利益。
所以,中方选择了自己最具优势的稀土领域。
以稀土为抓手与杠杆,学习美国的一系列手段,向世界扔出了中国版的“长臂管辖”大杀器,让自己赢得对未来全新经贸秩序的话语权。
一力降十会,只要中方意志足够坚定,那么未来对全球供应链从美方主导替代为中方主导将不可避免。
这真的是里程碑式的一战,在长臂管辖和大国博弈这方面,中国已经出师了。
若美国继续升级围堵和打压,中国的“工具箱”里还多着呢。
这个道理,咱们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教会我们了。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作者:花猫哥哥 来源:猫哥的视界微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