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忍了!两天三记重拳,中国给美国上了堂"实力课"。
国庆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起,中国三大部委相继出手,以精准且密集的反制措施回应美方贸易霸凌。
10月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对稀土相关产品、提炼技术及生产设备实施全面出口管制,不仅覆盖原产中国的物项,更将含0.1%以上中国重稀土成分的境外制造物项纳入监管,明确对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相关用途实施逐案审批。还对锂电池、硬质材料出口进行审批。
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美企拥有、运营的船舶及美造、美籍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覆盖美国投资25%以上航运公司,以反制美方此前对华船舶加征费用的违规行为。同日,市场监管总局因涉嫌反垄断,依法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释放出维护中国反垄断制度的强烈信号。
这三记重拳分别直击战略资源、国际贸易通道与跨国企业监管三大领域,协同联动的节奏背后,是中国对美方长期单边主义行为的明确回应,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这么做,来自这些内容:
第一,美国市场武器霸凌失效,脱钩威胁成空,中国已经不甩他们。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庞大的进口市场动辄对他国实施贸易施压,但这一"武器"如今已对中国失效。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4.7%,2025三季度起更是跌到9%左右,但是即便在全球贸易波动中,中国出口仍保持增长态势。这一变化意味着中国已成功构建多元化出口格局,美国市场不再是不可替代的"生命线",所谓"脱钩"威胁早已失去杀伤力。经过美国人多年恶意限制,市场这个美国最有杀伤力武器已经自废武功了。
第二,中国不怕美国人断供,半导体领域反制,打破断供讹诈。
美国主要对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和软件进行各种绞杀,包括半导体设备、设计软件、材料和芯片。
面对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全方位绞杀,中国此次以稀土管制实现精准对垒。稀土是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从芯片生产到半导体设备设备等环节均不可或缺,且高纯度稀土加工技术长期由中国主导。新规明确限制稀土流向14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研发生产,直接击中美国半导体产业的供应链要害,彻底打破"断供就能卡脖子"的讹诈逻辑。正如外媒所指出,这是对美国芯片管制的系统性回应。
第三,对等反制长臂管辖,维护规则公平,美国人没有治外法权。
针对美国动辄滥用的"长臂管辖"与投资壁垒,中国以合规监管予以回应。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正是对美方随意打压中企的对等反制,就是"你能舞剑,我亦能亮剑"的立场。美国人针对中国企业各种市场限制准入,比如通信产品等,那么中国依据《反垄断法》等国内法规对高通正当执法,正如中国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本质是对美方违反国际贸易原则的合法回击。
第四,经济实力格局逆转,底气源于实力。
中美经济实力的对比早已发生结构性变化。在可贸易且具国际影响力的工农业领域,中国规模已达美国的2-3倍,而美国依赖的服务业多不具备实体管控能力,难以对中国形成有效制约。中国控制着全球90%的稀土分离加工、93%的磁体制造能力,这种产业优势与实体产业根基,正是反制措施的底气所在。美方试图以"虚胖"的服务业优势压制中国实体产业,本质是以小博大,其底牌早已被看透。
总体上,中国的密集反制始终遵循"依法合规、精准适度"的原则,有理、有利、有度。这是对单边主义的必要纠偏,不是故意搞实力的炫耀,而是对公平贸易的坚定维护。
国庆假期后的这场“三连击”,是中国对美国长期霸凌行为的一次总清算和总回应。也是宣告了那个中国只能被动应对、单方面承受压力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中美博弈,将更多地在相互威慑、对等反制的框架下进行。
来源:前HR随笔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