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平 | 任羽中被查:象牙塔不是避风港,高校腐败须零容忍! - 昆仑策
-
艾平 | 任羽中被查:象牙塔不是避风港,高校腐败须零容忍!
2025-09-20
【核心提要】近日,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引发社会关注。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是人民的希望,但高校腐败正在侵蚀教育公平,破坏学术生态。本文深入剖析任羽中腐败行为的典型特征及危害,呼吁高校反腐必须动真格,必须零容忍。
象牙塔不是避风港,高校腐败须零容忍
——任羽中被查的警示意义
艾 平
一、引子:反腐风暴刮到高校
近日,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北京大学原副校长任羽中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消息一出,舆论场迅速震动。
在很多人眼里,高校是象牙塔,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精神圣地。但近年来,教育系统腐败案件不断被曝光,老百姓早已心存忧虑。任羽中的被查,无疑是对高校系统腐败问题的一次强烈震慑。人们不禁要问:象牙塔里怎会藏污纳垢?教育圣地为何也成了腐败温床?
事实上,任羽中只是高校腐败问题的一个缩影。事件表面看似个人问题,深层次却折射出当前教育领域一些制度性弊病和监督漏洞。
二、国家大局: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雷霆之势反腐败,坚决打掉一批大老虎,也清除了无数“苍蝇”。事实证明,反腐败得人心,顺大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一刻不停推进。任羽中的落马,正是党中央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鲜明体现。
为什么高校要反腐?因为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共事业,而是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命运的根本大计。如果高校沦为权力寻租的舞台、利益交换的场所,那么受损的不仅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根基,更是人民群众最深的公平期待。
三、高校腐败的典型表现
近年来,教育系统出现的腐败案例,性质恶劣,影响极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1、招生腐败:部分高校在自主招生、特长生录取等环节暗箱操作,甚至出现“花钱买名额”的现象。这直接破坏了教育公平,让寒门子弟难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2、基建与采购腐败:高校扩建校园、修建宿舍楼、采购设备,资金往往动辄上亿。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容易成为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的重灾区。
3、科研经费腐败:部分教授、管理者截留、挪用科研经费,甚至虚报课题套取资金。科研资源被少数人垄断,真正需要的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却捉襟见肘。
4、职称评审腐败: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中,学术能力往往退居次位,取而代之的是关系、人情和利益交换,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学术腐败:抄袭剽窃、买卖论文、挂名乱象层出不穷,学术风气遭到污染,人才评价体系失真。
这些现象表明,一些高校早已不是单纯的育人之地,而成了小圈子、小利益集团的权力角逐场。
四、为何群众格外关注?
教育腐败之所以引发舆论强烈反应,是因为它触碰了人民群众最敏感的神经——公平。
当下,年轻人就业压力大,考研、考编、考公竞争激烈,家长为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巨大心血和金钱。如果高校权力被金钱腐蚀,寒门难再出贵子,社会流动渠道被堵死,那么人们对社会的信任感就会急剧下降。
教育腐败不仅损害了一代人的机会公平,更会在长期内削弱国家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正因为如此,群众对高校腐败的愤怒,往往超过对其他领域腐败的反应。
在社交媒体上,任羽中被查的消息登上热搜后,不少网友留言:“教育腐败比经济腐败更可怕”“必须严查,不给下一代制造不公”。这不仅是一种情绪,更是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强烈诉求。

【任羽中(资料图)】
五、制度性成因与监督缺位
为什么高校容易滋生腐败?原因大致有三:
1、权力过于集中:在不少高校,大领导权力过大,缺乏有效制衡。很多重大事项都由个别人拍板决定。
2、监督机制不足:相较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高校的财务、基建、科研等环节透明度较低,外部监督乏力。
3、内部文化异化:部分高校功利化、官僚化严重,教师追逐头衔和待遇,学生追求文凭和关系,教育初心被侵蚀。
要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打破这些制度性痼疾。
六、几点对策与建议
反腐败不仅要查处个案,更要形成长效机制。对此,可以提出几点建议:
1、权力公开透明:招生、经费、基建等关键环节必须全面公开,接受校内外监督。
2、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决策模式,避免“一言堂”。
3、强化问责机制:对高校腐败坚决零容忍,形成“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效果。
4、推动治理现代化: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提升财务、科研、招生的透明度。
5、重塑教育初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崇尚学术、潜心育人的校园氛围。
七、结语:反腐永远在路上
任羽中的被查,再次证明了党中央“反腐没有禁区”的坚定态度。它不仅是对个人的审查,更是对整个教育系统的一次警醒。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地方,如果这里被腐败侵蚀,那么国家的未来将受到威胁。全面从严治党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高校系统同样必须风清气正。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保证教育公平,让青年一代在阳光下成长,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反腐就在身边、公平就在眼前”。
(作者系艾平;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编发】,转编自“红歌会网”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