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当易晨阳升任中金公司投行部执行总经理,在香港资本市场上侃侃而谈时,他估计回想起2010年那个夏天,他的父亲曾经为他高考成绩不好操碎了心。
事实证明,那时候担任工行北京分行行长的易会满,真是多虑了,此后15年,他宝贝儿子走出的每一步,都精准踩在他铺好的黄金大道上。
2014年,易晨阳毕业一出场,就以“高起点”踏入金融江湖——加入瑞银香港(UBS)。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国际大投行瑞银,在那一年,他的主要工作是企业融资咨询,跟着前辈跑龙套。然而,瑞银这份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易晨阳却视之如敝履。
2015年,屁股都没坐热的易晨阳,迅速跳到中国最大的投行中金,轻轻松松走到了行业中央。自此,易晨阳好像屁股插了火箭,业绩和职务一路飞升:
2019年:参与科创板首批IPO,中金承销份额巨大;
2020年:加入蚂蚁集团IPO承销团队,虽然最终上市被叫停,但他已贴上“操盘巨型项目”的标签。
2023年:顺利拿下中金香港RO身份(保荐代表人资格),普通人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走完的路,他只用了不到十年。
然而,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2025年9月9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报道,易晨阳被有关部门带走。短短一句话,击碎了金二代光鲜的金融叙事。
中央纪委早已敲过警钟,要坚决查处金融领域的新型腐败,尤其是“政商旋转门”和“家族腐败链条”。
佛与魔的差别,往往只在一念之间。金融圈的光环,看似耀眼,其实更像一场豪赌。
普通人拼到脱层皮,可能换来一张中环的工位。金二代一出场,就拿到剧本的 VIP 角色。
但当潮水退去,面具掉落,谁在裸泳,一清二楚。
补充几句网传吐槽,分享给大家:
(1)2021年两会,有代表在分组讨论上感慨:“证监会主席这位置,谁坐到最后都要被‘秋后算账’。”(当时易刚连任主席,现场笑声一片)
(2)2022年博鳌论坛,一位投行大佬私下调侃:“接棒证监会,家里娃又在中金,这组合要是出事就是连续剧。”
(3)2023年8月《cx》专栏里,作者收尾一句:“金融圈最锋利的刀,从来都是拔出萝卜带出泥。”
来源:观海解局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