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敏|无法无天的以色列正加速其与美西方体系的崩溃 - 昆仑策
-
张志敏|无法无天的以色列正加速其与美西方体系的崩溃
2025-09-14
近期,国际社会的目光都被一个极为严峻的热点事件所吸引:以色列全然不顾《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的基本准则,肆意践踏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的道德底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也表现出了无视的态度。在其与哈马斯于卡塔尔首都多哈进行谈判期间,以方竟悍然发动针对该地的军事打击,这一行径再次凸显出其日趋极端的地区策略与失控的军事冒险主义。
当地时间9日下午,以色列对位于多哈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官员发动针对性空袭。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0日报道,此次行动是以色列大规模跨境军事计划的一部分,在72小时内,以军攻击范围已覆盖六个国家。而自今年初以来,遭受以色列直接军事行动的国家已达七个。
8日以来,以军进一步强化了对加沙地带的打击力度, 将高层建筑和民用基础设施列为目标,导致大量平民流离失所、城市功能几近瘫痪。同日,以军战机还对黎巴嫩贝卡谷地和赫尔穆勒地区发动袭击,造成至少5人死亡。
叙利亚媒体披露,8日深夜以色列战机袭击了霍姆斯一处叙利亚空军基地及拉塔基亚省附近的军营,叙方指责这是以方“侵略性升级行动”的组成部分,严重侵犯主权。9日凌晨,一艘属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船队“全球坚韧”的船只,在突尼斯水域疑似遭到以色列无人机袭击并起火,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尽管突尼斯官方否认了该起袭击。然而半岛电视台称,该船队在10日深夜再度遭到无人机攻击。
美联社报道显示,10日以军对也门首都萨那发动新一轮大规模空袭。胡塞武装控制的卫生部表示,袭击导致至少35人死亡,130余人受伤。也门萨巴通讯社还指出,两家主流媒体《也门日报》和《9月26日报》的编辑部大楼也在以军空袭中受损,并造成记者与平民伤亡。胡塞武装“最高政治委员会”主席迈赫迪·马沙特随后发表声明,誓言将继续反击,并警告以色列“必须保持警惕,报复必将到来”。
以色列此类行径,只能用“丧心病狂”加以形容。在国际法框架下,对一个主权国家使用武力属严重违法行为,是对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的公开蔑视。然而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却公然宣称:“恐怖分子头目在任何地方享有豁免的日子,彻底结束了!”
9月10日,内塔尼亚胡进一步指责卡塔尔“为哈马斯提供庇护与资金”,并向所有他认定为“窝藏恐怖分子”的国家喊话:“要么驱逐他们,要么将他们绳之以法”——否则以色列便会亲自动手。此番言论不仅猖狂,更透露出一种将自身凌驾于国际法与主权平等原则之上的危险心态。
以色列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倚仗的是与美国特殊的盟友关系及后者的全球霸权地位。此次多哈袭击事件揭示出一个残酷现实:即使是斥巨资购买美国高端防空系统的卡塔尔,在以色列的军事机器面前依旧形同裸防。这不仅令卡塔尔的国防投资沦为虚设,更沉重打击了美国军工系统及其安全承诺的可信度。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以色列有能力将美西方通讯设备(如先前利用BB机对黎巴嫩真主党实施的爆炸)和电子系统转化为实施暗杀与破坏的工具。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国际社会对西方高科技武器及电子产品的信任——如果所谓的“保护伞”不仅不能提供防御,反而成为以色列实施“精准斩首”的帮凶,那么任何国家都需重新评估自身安全策略。
因此,以色列越是采取这类极端行动,便越会加速美西方主导体系的信任危机乃至整体崩溃。信任一旦瓦解,便会触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动摇美国同盟体系及武器出口的政治基础。
美国当然清楚以色列正利用其霸权余晖谋取自身利益,试图在“帝国末日”前夯实地区支配地位。然而华盛顿似乎无力约束这个失控的盟友,只能以苍白说辞试图缓和事态,称多哈袭击是“特殊场景”,以方会“点到为止”。但这种解释在国际社会看来,无异于纵容与欺骗。一旦信任破裂,各国为求自保,必将转向多元化安全策略,包括加强与中俄的合作,采购其武器装备,以避免将全部安全诉求系于单一且不可靠的霸权体系。
美国自然也意识到这一趋势的危险性。因此它正动用一切话语权与文化霸权手段,阻挠其他国家构建备份安全体系甚至转向中俄装备。经典威胁话术是:“我能掌控你的安全,如果你靠近中俄,就是与我为敌。”这种安全胁迫,与国际关系中的霸凌行为无异,进一步揭示出美国霸权体系的非正当性与脆弱性。
理解这一点,便不难解释为何在以色列将西方电子产品转化为炸弹后苹果手机依然热销,为何印巴空战展现中国歼-10优秀性能后订单未有爆发增长:许多国家仍慑于美国的政治报复与安全威胁,就像夜路怕鬼,明知有其他选择却不敢妄动。
回顾斯诺登揭露“棱镜计划”时美国的欧洲盟友的反应,便可看出端倪:即便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得知自己遭美监听的实情,反击手段仍极为有限。同样,在美国全面制裁华为时,欧洲国家明知其电信设备能有效规避美国监听,却仍屈从于华盛顿压力,拒绝与华为开展5G合作。
欧洲在此类议题上屡屡陷入被动。明知道美国推动俄乌战争是一场地缘陷阱,欧洲仍主动跳入;明知自身工业发展依赖俄罗斯廉价能源,却在美国策动下对俄实施石油禁运,任由北溪管道被炸毁也不深挖幕后黑手和修复管道,甚至默许乌克兰切断俄输欧天然气管道。欧洲政坛中那些主张战略自主、远离美国的声音,纷纷被边缘化。如此“配合”,如此“敢怒不敢言”,正使欧洲从发达世界变成第三世界。
当前以色列与印度的行动,在客观层面为中俄的电子和军工产品出口提供机遇:以方滥用科技产品实施袭击,印巴空战则展示出中国体系化作战武器的效能。然而许多国家仍因畏惧美国报复而不敢转向。可一旦国际社会认识到中国已形成对西方的“降维打击”能力,且发展势头不可阻挡,美国的威慑信誉将迅速崩塌——正如晚清的高压统治,终将在失控中雪崩。
从某种程度上说,以色列正成为美国霸权的“掘墓人”。其极端行为不断消耗美国的政治信誉、削弱其同盟体系,并将更多国家推入中俄的战略轨道。而从内部视角看,以色列之所以如此疯狂,也源于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国内政治危机。唯有不断制造外部敌人、维持战争状态,他才能暂缓国内清算。因此战争机器不能停,甚至还要不断加速,从这个角度看,他和希特勒没区别。
从袭击叙利亚、摧毁加沙、斩首黎巴嫩真主党指挥官,到企图复制“叙利亚模式”打击伊朗,内塔尼亚胡的冒险一再升级。如今甚至背弃基本的国际交往准则,利用和谈契机发动袭击,进一步恶化地区安全环境。这种“内病外治”的军事冒险主义,不仅无法真正解决国内矛盾,反而会加速地区格局的失控与失序,这也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现世魔!
当前以色列与美国的行径,折射出资本主义核心体系正陷入深重的制度危机与战略焦虑。越是疯狂赌博,就越反映出其应对现实能力的退化与自信的丧失,越让它陷入到危险的深渊。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越是制造大规模危机,就越为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创造条件。正如二战之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当前这场由美西方主动引爆的秩序危机,很可能成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历史性告别。
世界的未来属于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实事求是、推动多极共赢的国际力量。违背历史潮流、迷信强权霸凌的行为体,不论暂时多么强大,终将被现实击垮。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才是国际政治中不变的“王道”。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