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造就与培养党的核心领袖人物,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坚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和动摇的重大原则与历史经验。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使命的艰巨性、组织领导的先进性、斗争的持久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是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吸取“四史”宝贵历史经验教训,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提炼出来的党建创新重大政治成果,是历经全球抗疫大战淬炼的治国重器。
一、从历史看。千军易找,一将难求;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头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无数鲜血铸就的历史经验证明,好的国家领袖人物是一种事关国运兴衰、极为稀缺、至为宝贵的资源。如同样面对和平演变,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与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同样面对疫情大战,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与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其结果与国运判若云泥。拿破仑认为一个好的统帅,要智、勇二维平衡,成正方形,这很难得。比拿破仑早二千多年的孙武认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五维一体,更是稀有。核心领袖人物的诞生,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往往要历尽千难万险、千锤百炼,甚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付出血的代价才能够换来,而其给国家强盛所作的贡献往往也是成十、成百乃至成万倍地放大,实为国家无价之宝。放眼世界历史,凡是开国兴国、彪炳史册的重量级国家领袖人物,从秦始皇、汉武帝、汉宣帝、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永乐大帝、康熙大帝、毛泽东,到阿育王、大流士一世、查理曼大帝、伊丽莎白一世、路易十四、彼得大帝、斯大林、普京、俾斯麦、科尔、罗斯福、李光耀等,都有历史使命特别重、领导能力特别强、内政外交业绩特别大、个人权威特别高、执政时间特别长等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的共同特点。据统计,以上24位古今中外世界各国重量级国家领袖,平均执政时间正好30年;执政时间最长的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在位72年执政时间54年,其次是中国康熙皇帝,在位61年执政53年;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时间最短,也有12年,其次是实现德国统一的科尔总理,执政16年。领导终身制固然要放弃,但是人民也要给特别优秀的领袖提供尽量宽裕的执政时间,才能人尽其才,得到最佳效果。按平均执政30年似长了些,但是15到20年是可行的,如德国默克尔连任4届总理共16年,俄罗斯普京执政已经超过20年了。
从世界社会主义史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不高度重视无产阶级权威领袖人物的造就与维护。两军对垒帅坐镇,从一定意义上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较量,是其各自政治力量代表的领袖间的较量。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深刻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1]列宁深刻指出:“无产阶级要想战胜资产阶级,就必须造就自己的,无产阶级‘阶级政治家’,而且要使这种政治家同资产阶级的政治家比起来毫无逊色。”[2]。正因为有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俄国才战胜各种错误思想和分裂力量,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晚期没有坚强可靠的核心领袖人物,在早就忘记初心的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领导下,敌人没有放一枪一炮而自我轰然解体,犯下颠覆性历史错误,也给中国共产党留下了最为珍贵的历史教训。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核心,共产党就不能取得胜利。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历史,以遵义会议为界标,可以分为前14年和后14年。前14年,我们党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革命频遭挫折,屡屡濒临绝境。后14年,我们党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革命事业就从此就从被动转入主动,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遵义会议前后两个十四年史迹的鲜明对比,可见核心对党运、国运之至关重要与极为珍贵。邓小平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3]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进入历史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又确立了邓小平的核心地位。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改革开放。所以中国核心领袖人物薪火相传、代有其人,这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大问题。”[4]
二、从现实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无我无畏,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铁腕反腐,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军队、挽救了国家,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没有习近平,就不可能在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在审视和把握日益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大势中,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战略判断高瞻远瞩,政治领导娴熟高超,人民立场鲜明坚定,历史担当强烈坚定;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5];尤其是2020年领导全国人民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等等[6],充分证明不愧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这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乃至是全人类之大幸!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在系统列举习近平为什么能够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七个重大优势之后感叹:“要知道,产生一个合格的领袖人物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严峻复杂的国内外斗争形势下,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拥护和爱护。”[7]完成祖国统一等三大历史任务的庄严呼唤,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戴,需要习近平总书记能多干一些时间。为此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慎重呼吁,绝不能让西方所谓任期制束缚我们的手脚[8]。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人,此类成功案例,远有世界经济大萧条至二战期间美国罗斯福,两次打破惯例连任四届总统;中有实现德国统一的科尔,连任四届总理;近有俄罗斯普京,担任总统四届、总理一届,已执掌最高权力共20年,可资借鉴。
(注:此稿,为作者参加“2021年第14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论文重要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00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4页。
[3]《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03、304页。
[4]王健英:《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及其特点》,《党史文苑:纪实版》1995年第6期。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人民日报》2019年07月22日。
[6]习近平:《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
[7]逄先知:没有核心,共产党就不能取得胜利,《中华魂》2019年第9期。
[8]李慎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世界格局、中美关系和中国面临的战略机遇与挑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侯富儒,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