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万物》辩护的理由之一就是地主中有善人好人,穷人中有懒人坏人,不能公式化脸谱化,人性是复杂的。
不错,人性是复杂的,每个群体是复杂的,但写什么则是由作者的三观决定的,进一步说是由作者的政治立场决定的。
教学生作文,如果作文题目是“我的一天”,一天之中有许多事情,写什么是 需要取舍的。一天之中,有日常的事情,吃饭、洗衣、玩乐游戏,撒尿拉屎,有学习、劳动、活动,或者有更高尚的助人为乐、公益活动等,写什么呢?写撒尿拉屎行不行?肯定是不行的,没有一个老师会指导学生去细致的描绘怎样顽皮的撒尿,怎样涨红了脸,把屎挣下来,因为那不是可以见诸文字的。这一点,鲁迅就有同意思的文字。
因此,以人的复杂性、多样性来为作品的主题错误来辩护是站不住脚的。如何选题、表达什么主题,叙述什么内容,其实都是由作者的写作目的决定的,作者的写作目的是由作者的立场决定的。
自莫言那个土匪抗日、一个妈妈八个父亲的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受其影响,不少作家,或者收集,或者虚构各种陋规陋习、愚昧野蛮、荒诞不羁的传说奇闻、落后风俗见诸于文字,呈现在银屏,传播于全球,他们所展现的既不是以儒家思想所规范的伦理道德,也不是以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精神文明,给世人的影响,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未开化的远古时代。
毫无疑问,地主中有勤劳节俭的,有追求进步的个例,会有背叛阶级的革命者,但作为一个阶级,它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是一个必须打倒的反动阶级,土地革命的历史进步性、伟大性、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
现在一部电视剧中,地主都是好人,都是那么仁慈、勤劳、进步、抗日、爱国,穷人都是好吃懒惰、品行恶劣、当土匪,做伪军,你说奇怪不奇怪。
是作者的立场有问题呢?还是作者的文学水平低劣呢?
我们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就请作者自己反思一下。
来源:thj今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