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共祖。端午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古人认为“龙”是吉祥之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易经、乾卦》第五爻辞曰:“飞龙在天”,喻事物处于最鼎盛时期。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中华文明不断融入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内涵,使上古先民创立的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赋予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这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和灵魂,这是一种民心体现。毛泽东同志说过:“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屈原的精神就是中国龙的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不屈气节,践行胸怀家国、造福人民的志向,一代又一代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授权转发翁淮南老师《我们何以为龙的传人》一文,为大家端午话龙,增强中华文明自信,提供一份重要的学习材料。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