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大约三十多年以前,当我第一次听说西方发达国家都在发行一种名叫信用卡的玩意儿的时候,心里就有点疑惑。拿着信用卡的人们,手里不需要拿着现金,只凭刷卡就可以消费购物,听起来很是方便。然而这些用掉的钱是要还给银行的。那些已经预先消费的人们怎么会知道到要他还钱的时候,他的手里一定就要足够的现金去偿还这笔钱。如果他手里现金不足,不能足额偿还,那么倒霉的还不是这些消费者吗? 当然,这是我当时一种很初步很朴素的一种想法。我既不了解金融,也不了解信用消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后来,在国外看到人们消费刷信用卡,是把带有凸出数字和姓名的卡放在一个平板上,然后在卡上复上一张纸,这种纸应该有其特殊的性能。商家用一个什么硬的圆滚子在上面一滚而过,那张纸上就留下了信用卡的帐号和姓名。持卡者要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姓名。然后,商家就拿这张纸到银行要钱。
再后来,我们国家也发行了信用卡,我自己也申请了银行的信用卡。感觉在消费或者购物时确实很方便。但由于毕竟个人收入有限,只靠有限的工资,所以在刷卡消费时,总是想着得悠着点,不敢大着胆子,在超出自己还款能力的范围之外不敢花更多的钱。
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信用卡在临时调用资金,而且主要是小额资金上是比较方便的。这是其积极的方面。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信用卡的持有者未必有足够的偿还能力,但银行方面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却在拼命鼓励人们去申领信用卡。有人说这是为了刺激消费。刺激消费与银行关系没有那么直接。银行这们做,实际上还是为了银行自身的利益。这一点本来也无可厚非。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发各种促销活动也可以理解。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他们一开始在发行信用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肯定有人是无法如期足额还款的。那么他们依然要大规模地来发行信用卡,这其中的用意就值得思量了。
当然,信用卡进入市场,对于资金加快流动量是有好处的。银行需要这样的好处。但是这种所谓刺激消费,也是其他各种资本所需要的。刺激消费,对于生产厂家和提供服务的商家都是比较有利的,他们的营业额会有所增加,当然能够获得的利润也就有可能增加。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就是成为既有利又有弊的烫手山芋。山芋好吃,热乎的更香。但由于烫手,会让自己的手有可能被烫伤。
所谓刺激消费,从某种意义上来理解,就是有的消费未必就是必须的和紧迫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但是经过一刺激,那些非必要非紧迫的消费就会成为一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对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见仁见智的观点。只是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这种类型的消费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
根据对国内银行发行信用卡之后所存在的问题来看,确实有大量的并没有足够偿还能力的个人在申请了多家银行的信用卡之后,随意刷卡消费,甚至在ATM机子上提现。然后由于无力偿还,不得不做了老赖。银行最初还会不停向这些违约者追讨债务。但由于这样的债务纠纷实在太多了,银行实在追不过来,有的个别银行对于这样的债务,只好不了了之。而银行也确实受到了大小不等的损失。现在银行在发行信用卡的时候就要慎重得多了。以前经常是在银行门前,或者在一些大的商家门前支个桌子,就可以进行申办信用卡的交易。现在这个场面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了。
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这种信用消费已经非常普遍了。在美国,那些使用信用卡的普通百姓,在银行的存款数额都比较低,有的甚至没有存款,所以他们只能依靠每月的工资来偿还这些信用贷款。如果他们都有正常的职业,偿还信用贷款还没有什么问题。而他们一旦失业,或者由于其他财政上的变动,使他们无法正常还款,那么他们的财政情况就会面临较大的危机。面临这种危机的精神状态是相当痛苦的。虽然中国俗话说,债多不愁。那只是一种说法。如果真的是浑身债务,哪能不愁? 如果很多普通百姓都过着这种成天都让人发愁的日子,这还能是好日子吗? 就算你用信用卡买了很多东西,或者很便宜,或者很便利,或者很时尚,或者很拉风,但一想到债务压顶,这些消费品都成了压在人们心头上的一块又一块大石头。
不光美国普通百姓中有很多人是依靠债务来过日子的,现在美国的联邦政府,可能还有各州的政府,大约都是要靠这样的借来的债务来过日子的。似乎如果他们不借贷,他们就不会过日子似的。这就真的成了一个大问题。花钱的地方太多,来钱的地方太少,这种债务的存在和延续就是无法避免的。
特朗普打的这一场关税战,虽然也要逼着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到美国的意图,但那毕竟是一个很遥远的设想。美国打关税战,更直接的目的是要通过提高各国商品的关税,逼着各国政府来与美国谈判。在此谈判过程中,美国一个很重要的价码就是要求各国政府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美国政府有官员不是说,要求各国政府把钱直接打到美国财政部的账号上吗? 虽然说这个话的官员明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他说出了这番话说要明确地告诉各国政府,美国很需要钱。如果你们要跟美国谈判关税的问题,就必须要准备给美国送钱。虽然直接给美国财政部打钱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各国政府要想购买美国的国债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当然,美国借了大量的国债,从理论上或者从法律上来说,早晚也是要还的。现在美国欠的那一屁股债,甚至已经不是一屁股债了,有可能是好多个屁股的债了。这么多的债,今天的美国都还不清、还不完,那么美国再借来的新债又能拿什么来还? 不是估计,是美国绝对没有办法偿还,更不用说能够还清了。美国政府非常清楚他们实在不可能还清这些债务,但是他们还必须要通过借贷新的债务来支应现在的局面,以度过难关。那么美国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因为美国根本就没有别的办法,他只能这么做,必须这么做。不这么做,美国就是死路一条。而按照这样的做法做下去,同样也是死路一条。只不过,现在还来借债,或许还有万分之一的侥幸。然而也就只有万分之一。实际上,哪来的万分之一,完全就是零。没有任何挽回的可能性。
按中国人的思维来看,靠这种借债来过日子,就是在找死。中国人这样想,但美国人未必也这样想。但是美国也知道这样做的最终结果绝对不是好事。明明知道要完蛋,还要朝着这条死路上狂奔。美国到底还要干什么? 除了他想出兵打仗直接明抢之外,再也没有其他行之有效的办法了。可是出兵也要花钱,而且还要花更多的钱。这一点美国抗得住吗? 还是一个未知数。抢钱要出兵,出兵要花钱。美国陷入这样一个死循环,也真的是太难为他了。特朗普政府宁愿缩减给哈佛大学的钱,却不愿意减一美元的军费开支。
美国就没有活路了吗? 应该说,活路还是有的。但是美国能够找到的活路,未必是大资本财团所认为的活路。美国的活路就是,现在就完全废掉这个完全不靠谱的关税政策,紧缩美国政府的多项开支,特别是军费的高额开支,以及对军工复合体的投资等为美国霸权利益服务的运动,别总想着拿更多的钱来为美国的霸权服务,这条路已经完全走不通了。美国必须放弃他现有的霸权,老老实实地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包括发展美国的制造业、服务贸易业、高技术企业,以及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等。总想着通过坑害别人来为自己捞钱的做法是绝对行不通的。美国的普通老百姓要这样做,对他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美国的大资本财团,是绝对不会老老实实地做这些最基础的事的。不让他们赚大钱,赚快钱,比要了他们的命还要难受。所以美国的命运已经早就定了。再也没有人能救得了这个美国了。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