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一百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怀揣理想、甘于奉献的党员铸就了党的光荣与辉煌。
一百多年后,在每逢“七一”党的诞生日,每一个党员都有必要放下手中的具体工作,对着党旗党徽党章,默默地静思一会儿,问问自己还够不够党员的标准,还算不算真正的党员!
中国共产党是为完成崇高使命而诞生的,党的使命,说透了,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支脉指导下,在中国建立一个以平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让中国人民永久过上共同富裕、幸福美好的生活。
联系党的使命,每一个党员都要经常想一想:自己还信仰不信仰马克思主义,自己还在不在推动社会主义进程,自己还愿不愿和人民平等相处、同富共福!
党的队伍不在于庞大,而在于纯洁,哪怕只有10个真正的党员,也比有100个滥竽充数的党员战斗力强。
一个真正的党员会通过自己的行动温暖并团结一大片群众,引领群众信任党,拥护党,自觉跟党走。而一个滥竽充数的党员,只会给党抹黑,损害党的声誉,让人民群众感到心冷和失望。
现在,有很多群众反映,有的党员连普通群众都不如,普通群众里还有很多好人,而有的党员连好人都算不上。
群众的观察是真实的,党的队伍里确实已经混入了不少滥竽充数者,这些滥竽充数者,有的是一开始入党动机就不纯,这类人只是想着混个党员身份,将来能捞点儿对自己有利的实际好处。有的是一开始还能够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后来随着自觉不自觉地粘染上一些社会不良习气,慢慢地蜕化了变质了堕落了。
无论是哪种情况,党的队伍里都是不能容许有滥竽充数者存在的,合格,才能留在党的队伍里,不合格,只能逐出门外!
党员合不合格,不需要拿一张纸去画勾打分,形式主义的东西本身就很成问题。闹革命的时候,没听说用一张纸来考核党员,建国初的二十几年,也没听说用一张纸来考核党员。
党员合不合格,其实很容易考察,考察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走进群众,让群众通过自己的感受给出评价,这样的考察方式比用画勾打分要接地气得多,结果也更靠谱和生动得多。
组织部门要经常去接触群众,让群众来给每一个党员下评语,通过群众的监督,促进党员锤炼红色品格。长年累月呆在空调房里,是管不好带不好党员队伍的!
保证党的队伍纯洁是党员管理的根本目的,关注两个口子,对做好党员纯洁工作是有重要作用的。
一是要看紧进口,把好入党质量关,把真正优秀的人吸收进党的队伍,把不怎么样的人过滤下去。
发展党员不能搞指标分配,要坚持合格一个发展一个,宁缺毋滥。发展党员,不是福利分配,按单位、按年份给指标的做法本身就带有恶搞性质,再这样下去,非把党搞垮不可!
现实中,在发展党员方面,存在凭印象入党、论资格入党、看背景入党、以身价入党、靠关系入党、走后门入党、拉圈子入党的歪风邪气,这种歪风邪气不仅严重败坏了党的声誉和形象,也让党的队伍中混进了不合格的人。
党员素质决定党的事业成败,不该进的人进来了,该进的人,进不来,这种情况是很令人担忧的,应该下决心改变!
二是要畅通出口,祛除瘀堵,定期清退出去一批不合格党员,让党的队伍经常保持纯洁状态,提高党的影响力号召力战斗力。
党员身份不是终身的,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被群众公认是真正的党员,这样的人才能留在党的队伍里,反之,表现的连普通群众都不如,甚至违法乱纪,这样的人已经不具有党员的标准和素质,应该被及时清退出去。
过去几十年来,在党员管理上,一直存在只进不出的怪现象,很多地方和部门,只看到一直在发展新党员,却看不到处理和清退任何有问题的党员,特别让广大群众不能接受的是,一些具有党员身份的公众人物,如知名学者、知名企业家、知名公职人员等,经常公开发表明显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和侮辱贬损伤害普通劳动人民的错误言论,却得不到归属部门的任何处理,俨然成了特殊党员。只进不出,对问题党员麻木不仁,是党员管理极不正常的现象,危害是巨大的。
党员管理出问题,组织部门是有责任的,对只发展党员、不过问质量,从不处理问题党员的组织部门,要首先处理组织部门的相关领导,不负责任,就不要干了,存在腐败,就到该去的地方去!
我国已经有近15亿人口,而党员已经有近1亿之多,平均十几个人里就有一个党员,这种情况其实是应该冷静思考一下、全面评估一下的。人民欢迎的是真正合格的党员,而不是数量庞大的党员,即使只有一千万党员或者更少,只要真正优秀合格,人民也是高兴的和欢迎的!
每逢“七一”党的诞生日,庆祝是必须的,叙说党的丰功伟绩也是必须的,党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常规性的几个“必须”之余,再多一份忧思,似乎也很必须!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信阳红色资源发展中心宣教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