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美国空军7架B-2隐形轰炸机伴随125架战斗机护航,从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途中经过几次空中加油,执行对伊朗3个核设施轰炸任务后安全返航,飞行全程长达36或37小时,战术运用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仅袭击伊朗境内核设施3处目标,避免附带损伤
美国对伊朗核设施袭击是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管下的核设施,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法,如果袭击中还造成无辜平民伤亡和非核设施建筑物受损等情况,会加剧中东紧张局势,更加遭到世界有的国家的谴责,有损美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存约国和核武器国家现象。所以,美国在袭击目标范围上紧紧围绕伊朗境内核设施,选择重点部位、袭击要害目标,最后确定袭击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出动B-2隐形轰炸机使用钻地弹。
袭击发生后,美方2025年6月22日表示,美国摧毁了伊朗核计划,但袭击行动并没有针对伊朗军队或伊朗人民,也从来不是为了更迭伊朗政权。
二、佯袭欺骗迷惑,吸引伊军预警
2025年6月21日,美国袭击伊朗的军事行动代号为“午夜之锤行动”,动用了超过125架飞机,使用了75枚精确制导弹药,共有每架配有2名机组人员的7架B-2轰炸机参加,是一次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B-2轰炸机打击行动。
执行作战任务的7架B-2轰炸机编队和125架支援飞机2025年6月20日午夜到21日早上,从美国本土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后;一部分轰炸机21日下午5点左右(袭击开始之前)向西飞行进入太平洋作为佯袭诱饵欺骗迷惑外界,吸引伊朗预警防空体系;其余轰炸机、战斗机等经过空中加油飞行18小时过程中,悄悄向东飞行,途径地中海、以色列、约旦和伊拉克并保持着最低限度的通讯,最终到达伊朗。
当B-2轰炸机进入伊朗领空时,采用了多种欺骗战术手段,让第4代和第5代战斗机以高空高速冲到轰炸机编队前方作为先锋,扫射轰炸机编队前方的敌方战斗机和地对空导弹威胁。
三、战斗机护航,轰炸机远程奔袭
在接近伊朗纳坦兹和福尔道核设施时,美军使用战斗机的“高速压制武器”来“确保”B-2 轰炸机“安全通过”。这些B-2隐形轰炸机执行完作战任务后返回美国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预计往返飞行时间约为36或37小时。这是自2001年以来最长的B-2轰炸机飞行时间。
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6架B-2自美国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长时间连续飞行往返南斯拉夫,单程达30小时。
美军2001年对阿富汗实施了代号为“持久自由”的远程轰炸,负责执行任务的B-2隐形轰炸机从美国起飞后前往阿富汗,在任务目标空域逗留后飞往迭戈加西亚基地降落,单程飞行超过20小时,全程合计44小时。
据美军披露的袭击细节,2025年6月21日18时40分左右,美军总共向伊朗核设施投放14枚GBU-57巨型钻地炸弹,其中B-2隐形轰炸机向伊朗福尔道核设施发射了两枚大型掩体炸弹,向伊朗福尔道和纳坦兹两处核设施投下了14枚重达3万磅的巨型钻地炸弹,并向伊斯法罕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
(作者:魏岳江,在人民网、中华网和三剑客等新媒体平台有专栏、曾被媒体称之为国际观察员、特约评论员、特邀评论员、特邀撰稿人;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