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44超音速客机
刚刚落幕的印巴空战中,歼10CE打下了至少三架法国阵风战机,一战成名。
按照道理,法国人这时候应该低调点,让全世界都尽快忘记这件事。
结果让西方媒体大跌眼镜的是,法国高调发来邀请,请中国歼10C携带霹雳15空空导弹来参加6月的巴黎航展。
对此很多国内网友都挺兴奋,觉得这可是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说法国人怎么变得这么善解人意了,莫不是被我们打服了?
但是我觉得吧,对法国人这突如其来的热情,还是要冷静,还是要多长个心眼。
法国人不可能真的服你。人家不会是帮你扬名立万去的,大概率是挖坑埋你去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历史上有过现成的例子。
1973年6月3日,位于法国巴黎的布尔歇机场,第30届巴黎航展正在火爆举行中。这天是航展的最后一天。
当时欧洲研制出了协和式超音速飞机,同时苏联研制出了图144超音速客机,这天的重头戏就是两架超音速客机同场较劲。这回来的是刚出厂一年的第二架图-144S(注册号77102),这是一架非常新,状态非常好的飞机,它在6月2日顺利完成了第一场飞行表演。这天图-144S还是排在“协和”之后登场,先是在机场上空进行了10分钟的绕圈通场,展示低空低速下的飞行性能,然后沿着看台前的跑道方向迅速爬高。就在现场30多万观众面前,上升中的77102号机突然发生侧倾,随即变成向下俯冲,接着左翼有部分脱落并起火。飞机很快失控解体,最终坠落到跑道尽头5千米外的古森维尔镇,造成机上6名机组人员和地面8人罹难,另有26人受伤。
空难发生后,法国和苏联双方立即展开了联合调查工作,然而对事故的真正原因一直没有明确的定论。特别蹊跷的是,这架图144的“黑匣子”也就是飞行记录仪始终没能找到,这又引发了不少传言。据说是美国特工捷足先登拿走了记录仪。时隔25年后,当年参与调查的部分人员打破了沉默,向媒体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信息:当天早晨,一架法国空军的达索“幻影”IIIB双座战斗/教练机从施特拉斯堡空军基地起飞,奉命在CCCP-77102号机低空飞掠布尔歇机场时拍摄一些航拍照片。
在CCCP-77102号机冲到1650英尺(约500米)高度时,“幻影”IIIB战机正位于CCCP-77102号机上空约200米的前上方。这架战斗机的出现可能分散了CCCP-77102号机机组的注意力,他们认为两架飞机之间距离太近了。
几秒钟后,“幻影”IIIB机组接到指令准备撤出。于是“幻影”IIIB战机开始向左侧转弯,而在CCCP-77102号机机组看来,这架飞机似乎突然变大,认为两机可能会发生相撞。作为应对,CCCP-77102号机机长操纵飞机进入俯冲,大约是打算规避“幻影”IIIB,这个中等幅度的俯冲让飞机承受负向过载——数据记录仪记下的负向过载并不算大:只有1G多一点。而飞机的左侧机翼也就是在此时脱落,飞机从正向大过载快速转入较大的负过载可能是造成机翼脱落的重要元凶。
根据图波列夫设计局解密的设计资料,TU-144客机的设计过载其实存在问题,该机可以承受5~7G的正向过载,而负向过载极限却只有1G。而机组作为规避动作的俯冲机动,让负过载一下子超越了TU-144的设计极限。
不过根据事后的测算,TU-144和“幻影”IIIB的位置和距离,就算CCCP-77102号机不规避,也不大可能撞到一起。不过,法国官方在对此次事故发出的最新新闻稿中也承认:“尽管调查证实两架飞机之间没有真正的相撞风险,但苏联飞行员可能会对两机之间的距离感到意外和不安全”。
此次空难事件是超音速客机的第一起坠机事故,直接导致图波列夫设计局被迫修改了TU-144型客机的设计,为了加强飞机结构致使飞机空重增加,经济性能大大下降。也直接使苏联民航对TU-144型客机的热情迅速冷却,使得这型超音速客机的商业运营成绩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TU-144整个商业运行过程中总共只执行了102架次的商业航班,其中55架次是载客航班,载客量仅为3284人次)。
之所以要重提这段历史,就是想说,对于这种潜在对手递过来的橄榄枝,还是要多留个心眼。
巴黎航展举办的次数还是挺多的,但是其中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俄国飞机似乎特别喜欢在巴黎航展上坠毁。
这其中有没有什么人为因素,不好说,但是,多留个心眼总没错。
咱们自己的航展,是主场,自然会全方位搞好保障,做到万无一失。
但是到了人家主场,人家不给你明着使绊子就不错了。暗地里下绊子的事,难免。
酒无好酒,菜无好菜。
个人觉得,如果法国人真的发来邀请,去还是要去的,但最好是以静态展示为主,甚至干脆就放一个全尺寸模型就好。飞行表演什么的,尽量不要搞。
要神秘,要高冷,没必要太打算怎么展示自己。
毕竟参加这个航展的,大部分也不是咱们的目标客户,还要担心主办方给使绊子,得不偿失。
既无好处,主人又没安好心,没必要太积极。
作者:行山手记收款号;来源:聆风手记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