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一直强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公平正义的光辉比太阳还要温暖。
国家部委出手了,要彻查董袭莹事件,给大家一个交代。相信调查的内容里面,应该包括网民反映的“4+4”的问题。我们耐心等待调查处理结果,希望等待的时间不会太久,也希望有一个彰显公平正义的结果。
董某莹事件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刷新了公众对权力寻租的认知。这种对公平正义的破坏是巨大的,因而必须以雷霆之力,甚至不惜矫枉过正,来重塑民众对公平正义的信任。
本次事件,让我们看到中国式的家族资源继承的过程。人脉真的可以隔代使用,权力也可以创新制度以合法的程序谋取利益。有网友说,精英们是团结的,他们会互相给对方以方便,只有底层的人才竞争和内卷。
董某莹事件曝光之后,我们看到了精英团队令人佩服的处理危机的速度和能力。个人不允许撤稿的知网,竟然能够迅速撤下董袭莹的论文。协和医院的“4+4”名单,也被迅速删除。网友还扒出了协和“4+4”后续更新:年仅23岁博士毕业,比董小姐更厉害的韩佳某小姐,能够轻松留校任教并创业当老板;还有王院士的孩子王某洲,留学本科读QS750名的西敏寺特学院,硕士在纽约大学读了一年“速成班”,博士就读于鲍灵格林州立大学,US排名1500,在美国镀了三层金回来就能当上北大助理教授。好在,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所有公平正义所需要的证据都有线索可查,问题是要不要查。
“4+4”到底培养了哪些优秀人才?作为一项创新政策,使用了协和医院这样宝贵的国家资源,应当充分尊重大家的知情权,让社会监督人才引进的全过程。事件发生后,对“4+4”政策诟病的舆论掀起惊涛骇浪。打着为国家培养引进人才的旗号,搞东施效颦式的机械模仿,缺少严苛的监管审查,成为将国家资源用于小团体利益的人情往来,公共资源成为某些人的“自留地”,这样的政策如果还能大行其道,那么某些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是难辞其咎的。要彻查“4+4”政策,不但要查过往政策执行情况,还要查之前所有人才名单,有无徇私舞弊、权力寻租。这里没有矫枉过正的问题,只有离民众期望值还有多少距离的问题。
良好的社会秩序,应当鼓励个人劳动获得相应的物质待遇,不能不劳而获,阶级利益不能继承,不能通过学术垄断、门阀腐败去强行占有全社会的优质资源。况且,有些家族的资源和利益,是时代的产物,是改革过程中的探索,合法性、合理性需要论证。如果阶级利益可以继承,必然出现阶级固化,个人努力上升通道被堵死,社会将失去活力,也将失去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普通人拼一辈子的终点,距离精英的起点还有遥不可及的距离,这个社会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商鞅徙木立信,在取信于民。相信国家会从严处理这件事情,弥合事件对社会信用的冲击,斩断门阀腐败的利益链条,堵塞学术垄断的制度漏洞。新形式下的反腐,恐怕不能局限于党政领导干部,还要破藩除阀,对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学术权威垄断下的“隐性腐败”保持零容忍的态度。
作者:毛粒子:来源:毛粒子Maons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