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牛出栏:毛主席谈针灸!又得到历史验证 - 昆仑策
-
寒牛出栏:毛主席谈针灸!又得到历史验证
2025-07-16
史料
“巴浦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理论,对针灸治病的神秘提供了解释的钥匙,反过来针灸又能够给它提供丰富的实际材料,如进一步研究,一定可以发挥更大的效果,丰富与充实现代的医学。研究针灸对医学理论的改革将发生极大的作用。你们不要以为针灸是土东西,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是科学的,将来世界各国都要用它。”——来源于1955年4月15日毛主席同针灸专家、时任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副司长朱琏谈话
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
毛主席救了中国,救了中医,救了针灸!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非常关心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非常关心中医工作的发展情况,倡导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痛斥一切贬低中医的错误思想,批评卫生部只搞西医不搞中医的宗派主义作风。
毛主席曾说:“西医传到中国来以后,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把中医忽视了。必须把中医重视起来。”
伟人痛砭时弊,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历史根据的。
民国时期,汪精卫等人借革命之名,企图废止中医。
1929年2月,国民政府卫生部在南京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会议上留日西医余云岫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等四项议案,褚民谊、汪精卫等人大力支持废止中医的各项议案。而谭延闿、于右任等国民党政要,则主张保留中医。
“废止中医案”提出后,立马遭到国内中医界的强烈反对,全国各地中医代表团赴南京请愿示威,反对国民政府废除中医。请愿活动得到国内媒体和海外华侨的大力声援。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国民政府逼迫做出妥协,表示暂时撤销废止中医案,但中医必须接受“科学化改造”,纳入西医主导的卫生体系,否则取缔中医行医资格。
在国民政府的限制下,官办中医遭到严重排挤,中医发展迎来历史性的低潮。此外,严复、梁启超、鲁迅等社会名流也公开质疑中医,曾多次犀利抨击中医,视其为“玄学糟粕”。
这些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中医快速衰落下去。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多次严厉批评卫生部重视西医、轻视中医的工作态度,要求卫生部的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既要搞好西医,也要重视发展中医,主张中西医结合。认为“看不起中国的东西,不尊重民族文化遗产,这是极端卑鄙恶劣的资产阶级的心理在作怪”。
在毛主席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中医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中医发展才迎来了新的春天。
50年代初,卫生部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中医药进大医院,中医药进医科大学,中医还要出国。中药要发展,要建立研究机构,要出版中医中药书籍。”
制定了发展中医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中医事业,使针灸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在同身边医务人员谈话时,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指示卫生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为广大农民服务,解决长期以来农村一无医二无药的困境,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
毛主席的 “六二六”指示发出后,一方面促使卫生部逐步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向农村倾斜,加强了农村医疗卫生的基础建设;另一方面,极大鼓舞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投身农村医疗事业的建设热情。随后,国家通过短期医疗培训班,为农村培养了大量的“赤脚医生”,并逐步建立了农村医疗合作社。
上海中医学院和浙江中医学院联合编写了《赤脚医生手册》,这本手册不但普及了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中医基础知识、常用中草药、小儿常见病、急诊处理、传染病、内科疾病、妇科病、皮肤病等医学知识外,还介绍了民间草药、单方和疗法以及针灸与推拿。这本书成为赤脚医生的必备工具书,并且在海外大量发行,真正做到了造福全人类。
以针灸发展为例。
1951年7月,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挂牌成立,针灸专家、时任卫生部妇幼卫生局副局长朱琏出任首任所长。
1955年4月15日,毛主席同针灸专家、时任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副司长朱琏谈话,了解中医针灸发展情况,其中讲道:“针灸是中医里面的精华之精华,要好好地推广、研究,它将来的前途很广。”嘱咐对方要搞好针灸研究,把针灸技术发扬光大,造福人民。
这里再讲一下朱琏。
朱琏是位女同志,著名的红色名医,江苏溧阳人。1930年毕业于苏州志华产科学院,1932年到正太铁路医院任职,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她辞去正太铁路医院职务,自己开了家诊所。她一边开诊所,从事医务工作,一边利用门诊来掩护党的工作,成为一名出色的地下党。
抗战全面爆发后,朱琏携带药物器械上了太行山,参加八路军游击队,后任129师野战医院院长。1938年任129师卫生部副部长兼野战医院院长。1939年组织派她去延安马列学院学习进修,这次学习提升了她对医疗工作的认知。
1944年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演讲,对医务工作者提出“团结新老医务人员,用中西两法为部队和人民防治疾病,创造出中国的新医学”要求。毛主席关于医务工作的讲话,加深了朱琏对中西结合的重要性的认识,后拜任作田老先生为师,开始学习针灸。
1945年朱琏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卫生局局长兼边区医院院长。当时药物匮乏短缺,她便积极推广针灸疗法,并定期举办针灸学习班,培养许多针灸人员,大大缓解了边区医院缺医少药的矛盾,救治了大量八路军伤员。
1951年3月,由朱琏编撰的《新针灸学》出版,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针灸专著。在她的建议与努力下,卫生部成立了针灸疗法实验所,朱琏兼任所长。1955年中医研究院正式成立,朱琏任副院长。同年,针灸疗法实验所更名为“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的前身,就是朱琏主导建立起来的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门诊部。
1955年4月15日,毛主席在杭州接见朱琏,并邀请她一起吃晚饭,向她了解中医发展和针灸研究工作。1958年毛主席在广州再次接见朱琏,向她了解针灸治疗和研究推广工作。期间毛主席对朱琏讲“针灸大有名堂”,勉励她好好推广针灸。
六七十年代,国内著名针灸专家有朱琏、王雪苔、薛崇成、朱丽霞、王乐亭、程莘农、秦亮甫、彭静山、石学敏、韩济生等人。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针灸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在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人关心下,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针灸研究、医疗、教学机构。公立县级以上人民医院和中医院,都设有专业的针灸科室或针灸治疗馆。针灸学列入了全国中医院校必修课,绝大多数中医院校开设了针灸专业,培养了大量的针灸人才。
从60年代起,直到2000年初,农村很多赤脚医生都懂扎针灸,尽管他们的针灸手法粗糙了些,没有城市大医院的专家精妙,但简单的病痛还是能手到擒拿,依靠针灸疗法为广大农民解决了许多病痛。
中医针灸的推广,赤脚医生的培养,农村医疗合作社的普及,极大改善了广阔的落后农村的卫生医疗状况,大幅提高了农民的健康及寿命。
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这是老百姓的肺腑之言,除此之外没有比它更确切的表述。
在毛主席的推动下,我国中医起死回生,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中医从衰落走向了繁荣。
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统计显示:
截至2024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超过10万家,中医药卫生人员超过114万人,年度诊疗人次近17亿人次,92%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有中医临床科室,超过4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可提供中医药服务。
全国有10万家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这就意味着中国有10万个针灸治疗服务中心。
据悉,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指导下,郭义教授团队结合多年在针灸防治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肌肉萎缩方面的研究成果,联合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资源,研发了可防护在轨航天员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肌肉萎缩的便携式穴位刺激装置,为我国多名航天员提供了保健服务,开创了传统针灸走向太空的先河。
毛主席讲:“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是科学的,将来世界各国都要用它。”
此言不虚!
毛主席的论断再一次得到历史验证,被证实为真理,只不过这次是从中医针灸的角度。
1979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了43种针灸治疗的适应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针灸走向世界。
截至2023年,全球有20余个国家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应用针灸疗法治疗各种疾病,从事针灸的人数约20~30万人。中国针灸作为中医药国际化的先锋,对世界医学的发展正产生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
美国中医诊所(含提供针灸服务的中医诊所)数量约 8000余家,针灸师人数超过 3.78万人。其中,洛杉矶、旧金山、纽约等主要城市集中了数百至上千家针灸诊所,每年大约有3800万美国人接受过针灸治疗服务,治愈或缓解了慢性疼痛、运动损失等疾病。
针灸在欧洲也很盛行。
德国全境有2500家针灸门诊,其中500多家西医院设置了针灸门诊,另外还有2000家针灸专科门诊。英国大约有3000家针灸门诊,其中伦敦就有1000多家,持证上岗的专业针灸师超过7000名。
荷兰有1600家针灸门诊纳入当地医保,年接诊量200万人次以上。
法国有1000余家针灸门诊。意大利的医院普遍设中医门诊,大约有800家针灸门诊。丹麦有500家针灸馆,针灸在医学上得到广泛应用,当地民众对针灸治疗接受程度很高。
另外,瑞士、瑞典、西班牙、葡萄牙、波兰等欧洲国家均有不少专业的针灸门诊或针灸馆,具体数据不明。
在南美洲,巴西全境有120余家公立医院开设了针灸科室,另外还有2500余家私人开设的针灸馆,这些私人针灸馆大部分是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开办的。
另外,中国针灸也被非洲人民所广泛认识与接受。
中国援非医疗团队,曾先后在津巴布韦、加纳、卢旺达、阿尔及利亚、冈比亚、乌干达、南非等国家推广针灸治疗方案,应用针灸技术治愈或缓解了当地民众的疾病。南非把针灸纳入医保体系。
正如毛主席所言:“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是科学的,将来世界各国都要用它。”
毛主席兴盛中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
来源:寒牛出栏微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