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上的铁流滚滚、苍穹之下的战鹰列阵,不仅是一场威武之师的展示,更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守和对和平未来的庄严承诺。2025年9月3日,中国以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八十载光阴荏苒,历史并未随风而逝。中国以一场规模空前的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了维护历史真相与和平秩序的坚定决心。这场阅兵时长约70分钟,45个方(梯)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全部使用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23个装备方队分为7个作战群,战略打击群作为压轴巨阵由巡航导弹方队、高超声速导弹方队、核导弹第一方队、核导弹第二方队组成,展现了战略军种的强军风采。
空中梯队基本涵盖了解放军现役主战机型,包括歼-16D、歼-20、歼-35A、歼-20S、歼-20A等明星装备,这些装备很多是首次公开亮相。
历史回望:八十载风雨兼程
九三阅兵的历史渊源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1945年9月2日,日本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完成正式投降签字仪式。次日(9月3日),中国宣布举国同庆,放假一天,悬挂国旗三天。
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通过立法,正式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选择这一天举行阅兵,具有深刻的历史合法性和象征意义,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现自己对历史的叙事权,因为1949年8月15号日本天皇发布的终战公告就是美化日本侵略,逃脱战争责任的东西。承认这一天是日本战败反而会落入圈套,而后来日本在9月2号签署投降书,我们第2天知道,把第2天当成抗战纪念日就天经地义。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最早投入抗日且持续时间最长。在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中,中国付出了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歼灭日军超过150万人。
这场抗战是一场国家实力极不对称、以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正义之战。一个民族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何其沉重、何其珍贵。
此次阅兵聚焦诠释抗战胜利主题,全面展示功勋战旗和老番号。参阅的装备数量型号达上百种,很多装备都是首次公开亮相、首次集中展示。
战略打击群中的核导弹第二方队由12台受阅装备车搭载着4枚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组成。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是全时戒备、有效威慑的战略重器。
高超声速导弹方队受阅的鹰击-21、东风-17、东风-26D导弹,以联合编组模式通过天安门。这些导弹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是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新型杀手锏武器。
核导弹第一方队由空军某基地、海军某基地、火箭军某基地某旅等混合编组,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与“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等一同受阅,集中展示了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和6代机一样,是震撼全球的亮相。
轰炸机梯队受阅的轰-6N战略轰炸机以及轰-6K、轰-6J,是我军空基远程打击力量。轰-6N可进行空中受油,能够实施远程奔袭、大区域巡航和防区外打击。
地面突击方队的22辆战车呈“箭”形排列通过天安门广场。受阅的99B坦克、100坦克、100支援战车,尽显机动夺要、攻坚突破的强大战力。
历史叙事:话语权争夺的深层博弈
前段时间,面对中国即将举办的93阅兵,日本通过驻外使馆向欧洲和亚洲国家发出警告,呼吁各国领导人谨慎参与,称活动带有“反日色彩”。日本一直都试图打造“受害者”的形象,刻意淡化侵略他国历史。
美国《华盛顿邮报》则声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周年之际,中国正在“抹除美国的作用”,同时强化莫斯科的重要性来“重塑战时历史”。
历史真相不容篡改。在美国参战前,1937年至1941年间,美国向日本出口的战略物资价值高达数亿美元。这些钢材、石油等战略物资被日本军工厂加工成枪炮坦克,成为屠杀中国人民的凶器。
美国虽然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能信它的那一套,认为它才是二战的中流砥柱,当真正的中流砥柱(中国和苏联)就是受气包。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民牵制了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苏联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是第2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天平向反法西斯阵营倾斜的根本原因。
中国通过93阅兵不仅是展示军事实力,更是对历史叙事权的争夺。二战胜利80周年之际,各国对历史的认识和叙述关系到国际话语权和发展主导权的大小。
日本不仅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及亚洲各国不要参加此次阅兵活动,还指责中国的纪念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厚”。这背后是日本试图摆脱历史包袱的企图。
一个不思悔改,造成3500多万中国军民伤亡,战后还把甲级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里并被多位首相等重要官员参拜的日本,让我们无法忘记那段悲惨的历史。因此,我们就应当以各种方式隆重纪念当年的抗日战争,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警惕历史悲剧重演。中日两国关系的基础在于正视历史,如果日本能够真正反思历史、洗心革面,秉持友好态度,我们始终愿意与之和平共处。
然而,当前日本最大的问题在于未能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一些势力仍抱有错误的认知。我们必须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时刻保持警惕,让日本清楚认识到,如今的中国正处于国力强大阶段,早已不是过去任人欺凌的模样。就像在唐朝、明朝时期那样,日本应在自己的领土上安分守己,尊重中国的主权与尊严,这样才能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美国为争取日本死心塌地成为消耗中国的炮灰,正在迎合日本对二战的态度和叙事。在今年的8月15号,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微博上叙述了背离历史事实的二战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日本本是敌对关系,现在却被美日官方描述为合作关系。这种黑白颠倒、指鹿为马的行为,让我们看清话语权和对国际事务的主导权的重要性。
国际反响,合作与抵制并存
中国举办93阅兵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来自五大洲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嘉宾来华出席纪念活动,展现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历史贡献和世界意义的普遍认可。
在天津峰会上,中国提出的多边主义想法,还有把人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的全球治理理念,获得广泛认可。中国提出了全球治理的倡议,秉持主权平等的原则。
俄罗斯朝领导人在阅兵活动中站C位,现如今世界客观形势让这两个国家和美西方越来越渐行渐远,而和中国越来越接近。这表明中国正在通过合纵连横等方式,争取国际支持。
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表现出抵制态度。特朗普之前曾在这个问题上算计,认为美国作为战胜国出席这场活动会给中国带来非常大的好处,想利用中国的这个诉求,让中国在关税等问题让步,但中国知道这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后果极其可怕。
现在特朗普选择不来中国看阅兵,而是在华盛顿会见波兰新总统纳夫罗茨基。波兰是北约东翼的地缘重锚,这个选择在当前俄乌局势的背景下具有清晰的信号意义。
抗战精神,历史的启示
中国所以能够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归根结底还是当年伟人领导的中共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促成了国共第2次合作,让当时的中国形成统一的共识。
中共的无私和到敌后真正的抗日让当时的中国形成全国一致抗日的局面。如果当时的军阀混战局面不结束,日本早已获得渔翁之利了。另一方面,伟人当年又及时的发表了《论持久战》,让全国在怎样打败日本的问题上形成了战略共识。
在敌后坚持抗日的中共不断的发展壮大就一度牵制了日军的60%以上的军力和资源。当时欧洲的法国贝当政府是要强过蒋介石政府的,可后来法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第三帝国给搞亡国了。
抗战胜利后,日本的战争遗产被蒋介石大部分接管,同时美国在二战中形成的战争能力在那个时候就迫切需要变现,蒋介石又获得了大量的美式先进武器。
但即使这样,蒋介石也输掉了那场由他发动的战争。可见当年的抗战如果没有中共的存在,蒋介石被日本给搞掉将是极大概率的事。
西方化程度,决定敌我关系
在面对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的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对方的西方化程度。一旦他们的西方化无可救药,无法被我们统一战线,我们就应该通过合纵连横等方式方法来对待它们。
韩国和朝鲜虽然同为朝鲜民族,但由于韩国彻底的西方化,因此韩国和朝鲜在战略选择及其结果上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个特性在日本人那边也同样如此。
俄乌战争后我为什么第一时间主张联合俄罗斯和美国去削弱欧洲?这也和我认为欧洲西方化太彻底,我们无法统一战线它有关。
实际上,在我们国内面对谁敌谁友的问题,我们也要同样利用西方化的思想有没有彻底、有没有有药可救这个标准来对待。只要西方化思想大到不可救药,我们就只能把它当成不可以统一战线者,而不是朋友。
70年代,由于中国强大的文化输出赢得了日本人民的认同,那时候我们对日本也颇有好感,没有在历史的问题上和日本纠缠。那个时候我们大度的不和日本计较,不提日本的战争赔款问题,目的其实也是想让日本觉醒过来和中国站在一起,和美国较劲。
但最终日本还是坚定的和美国站在一起,结果它就没法走出历史恩怨的泥潭。它还以为和美国一起能够改变它的命运,但这实际上就是被美国算计和摆弄。
8月15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微博上叙述了背离历史事实的二战历史,将美日关系描述为合作关系,而事实上两国在二战期间是敌对关系。
俄罗斯总统普京等数十位外国政要出席观礼,就连经历国内大动荡的印尼总统也如约赴会,这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这场历史性纪念活动的高度重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深刻启迪: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通过阅兵纪念这场胜利,是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坚决反对,对多边主义、国际合作的坚定支持。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如同火炬,在代代传承中照亮人类和平之路。
中华民族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中国不走“国强必霸”的老路,而是通过增强军事现代化保障自身发展权与安全空间,并为国际体系提供“公共安全产品”,这才是九三阅兵最深层的战略信号。
当阳光洒满长安街,那整齐的步伐是对革命先烈的告慰,那轰鸣的引擎是对未来和平的承诺。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国家典礼,也是一次国民教育,更是每一个普通人对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一份最直观、最踏实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的打击范围覆盖全球;轰-6N战略轰炸机可进行空中受油,能够实施远程奔袭、大区域巡航和防区外打击;高超声速导弹方队的鹰击-21、东风-17、东风-26D导弹以快制强,极速打击。
七道彩烟划过长空,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象征着14亿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绚丽前景。这场阅兵是矗立在复兴征程上的精神丰碑,它昭示着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方能国安。
我们向世界展现军力正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拥有一些西方所不具备的战略优势,甚至能够形成一种不对称的威慑能力,这正是为了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唯有拉大与西方的实力差距,使其意识到无法通过对抗取胜,才能为我们和世界赢得长久的和平与稳定。我多次强调,这种差距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战略平衡和让世界更太平的必要手段。
从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实际行动来看,我们正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和全球事务的主导权。只要我们坚持用心谋划、持续思考、充分激发集体智慧,就能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清晰的战略思路和科学的整体布局。
我们始终相信,那些违背实事求是原则、无视历史与发展客观规律的强权行为,终将被现实证明是不可持续的。国际社会终将意识到,唯有尊重事实、遵守规律,秉持合作而非对抗的态度,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与世界同行、而非与之角力,才是走向共同未来的正道。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