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一位父亲和他的女儿 - 昆仑策
-
胡懋仁|一位父亲和他的女儿
2025-08-17
最近,一位老同学发来微信,本来是说这几年,先是疫情,后又有杂事要处理,多年的同学也没有聚会了。他说看看最近大家是否有时间,也有兴趣来聚一次。我对他说,现在大家年纪都不小了,心境与当年也都有了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价值观上,人们在这方面的差别都不小,坐在一起也没有多少话可说。老同学感觉也确实如此。在后来的闲聊时,他在无意中,提到他的外孙女今年高考,成绩一般,算不上特别突出,但肯定能考上一所本科院校。他说他非常知足。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在微信里不好说,也说不清楚。过后会给我打来电话。
没几天,他打来了电话。他对他外孙女没说太多的话题,倒是提起了他的女儿。他说,他女儿是一个非常好的孩子。之所以为好,不是学习成绩有多么高,而是他女儿为人善良,大气,热心,而且心胸也很宽广,不像有的女孩子小里小气的。至于学习嘛,女儿不是那种有学习天赋的孩子,而且一考试就紧张。当年中考时,女儿只考上一所极普通的高中。所谓极普通,其实就是说这所高中在周边其他学校里的排名中是比较靠后的。
多年后,他女儿对他说,当年中考以后,她想让父母给她找一所比较好的学校交点钱,能让她读一所更好一点的学校。可是她当时并没有把这话说出口。她的父亲也没有把她是不是应该去一所更好的学校当作一件很重要的事。在我的这位老同学看来,孩子水平就是这样,如果硬要让她去一所那种所谓更好的学校,是不是对她会有更大的压力,那样反而会对她并不利。后来,当他女儿说起她那时真的想去一所好一点的学校之后,我的同学才感觉是不是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孩子。他说,他女儿很少向他们提什么要求。这一次,女儿没提要求,但是有想法。只是这样,老同学仍然感觉对不起自己的女儿。老同学还说,那个时候,他在经济上还是有些困难的。如果女儿真提出了要求,当时也满足不了,他心里会更加难受。
不过,女儿读的这所高中有一点好的地方。虽然学校生源不理想,但是学校的老师都特别努力和认真。他们特别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想努力学习的学生,老师们都非常愿意帮助这样的学生。老同学说,他女儿在这个高中的班上,成绩最初也只是中等。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女儿的成绩上来了,进入到班级的前列。虽然这所学校的学生,在总体上仍然没法跟那些最好学校的学生相比,但就是女儿的这一点进步,已经让我的这位老同学非常欣慰了。
老师们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都来努力学习,就针对那些学习进步比较突出的学生,讲一讲自己学习的体会,还会请一些进步比较快的同学的家长来学校,给其他的家长讲一讲自己是如何帮助自己孩子进步的。当然,有的这一类家长也非常热衷于与老师联系,对于到学校给其他家长介绍自己的做法和经验也很积极。我这位老同学的女儿实际上在班上的成绩已经是第一名了,不过,老同学说,他可没有这种讲如何帮助孩子进步的积极性。因为孩子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这些进步的。老同学说,他经常对女儿说的就是,不要做那么多的题,你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题目做就可以了。花那么多时间刷题,没有必要。但是女儿不听他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让做多少题目,她就做多少题目。女儿在这个方面不听父亲的话,这位父亲也非常无奈。
虽然女儿在班上学习成绩不错,但在很多课程的基本概念上,掌握得并不那么牢固。所以跟真正优秀的好学生比,差得还是很远。但是老同学说,她就这个水平,再逼她也没有用,反而有可能让她产生更大的压力,对学习会起反作用。一切都听其自然或许就是对她最好的帮助。当然,老同学说,他是会鼓励自己的女儿的,尽量不说那些带有负能量的话。
后来听说有情商这个词之后,老同学说,他发现他的女儿情商不低,在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事上,都显得比较成熟。这让他很有点惊讶,也感到非常欣慰。这与女儿经常乐于助人是有点关系的。女儿为人处事如鱼得水,让老同学非常放心,他感觉,女儿将来走向社会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高考时,老同学本来对女儿的成绩还是有点乐观期待的。而得知实际分数后,他明白,女儿也就是这个水平,她已经是正常发挥了。虽然成绩没有达到一本录取的标准,但却被一所实际上的一本高校所录取。可能这所高校设置的专业不太讨喜,所以很多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不会报考这所学校。而他女儿恰好报考了这所高校,于是侥幸被录取了。
老同学说,女儿要去读的学校在外地。而当时他非常地忙,没有送女儿到外地大学报到,是女儿一个人去的。女儿没有对他说希望父亲能送一送她。但老同学说,如果他去送,女儿一定非常高兴。可是他没送,女儿没有任何不满的表示,但这位父亲认为,女儿心里肯定很失望。他感觉再一次对不起自己的女儿。
女儿在大学期间,学习也算认真和努力,但是成绩并不是最突出的。后来毕业后,也考过一次研究生,但没有考上,老同学说,他女儿也就不想再考了,而去工作。在毕业前,他女儿没有向他提过让帮助自己找工作的事,他就以为女儿自己能搞定工作的问题。而且,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太硬的人脉关系,要是托人给女儿找工作,难度也很大。如果去求人还要送礼。而老同学说,送礼这种事,他最难适应。给别人送礼,他自己就会首先不好意思。结果女儿没有找到合适的公家单位,回来后就自己到处求职找工作。后来,他为了弥补一回女儿,也托人帮助女儿介绍工作。但因为介绍的工作女儿不满意,就只好作罢。
老同学说,他女儿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对他可能是有意见的,认为父亲没有关心自己。但是他女儿连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说过,反而让他更感觉愧疚。他说,女儿非常关心父母。特别是她母亲近年来身体不是太好,但每次有不适的时候,女儿都要赶过来照顾母亲。这在他看来,有女如此,何其幸也。
老同学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感觉似乎对女儿也更有一种依赖感。这种依赖的感觉挥之不去。他说他也不希望自己是现在这个样子,但是没办法,他改变不了现在的自己。或许由于年纪的问题,他说心里也总有一种悲凉。或许正是这样的悲凉让他对女儿的依赖只增不减。
最后说起他的外孙女。他说外孙女的学习成绩虽然不算拔尖,但是比他女儿当年要好不少。这是给他的一种欣慰,也是给他女儿的一种欣慰。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