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部原副部长:加强对俄罗斯的研究是深化中俄战略协作的基础 - 昆仑策
-
中联部原副部长:加强对俄罗斯的研究是深化中俄战略协作的基础
2025-08-24
关于中俄关系,首先应该指出,2001年7月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阐述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理念,是21世纪及未来中俄关系发展的基石。对于持续深化中俄关系的重要性、必要性,我们两国领导人近些年来又都有过很多明确具体的论述。比如,2017年,习主席就指出,中俄双方达成了四个“相互坚定支持”的共识,即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本国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的努力,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对方发展振兴,坚定支持对方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俄互为最可信赖的战略伙伴。2019年,习主席又指出,“中俄关系业已成为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组大国关系,对促进两国发展振兴,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到2025年,习主席再强调,“中俄关系具有清晰历史逻辑、强大内生动力、深厚文明底蕴,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只要中俄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战略协作,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两国实现各自的发展振兴,阻挡不了中俄世代友好的民心所向,阻挡不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这期间,普京总统也多次强调,俄罗斯和中国始终同舟共济、相互支持,两国友谊牢不可破。坚定不移推动俄中关系发展、扩大互利合作是俄方的战略选择。俄中关系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任何外部干扰。
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大踏步前进,政治互信不断增加,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军事技术合作稳步提升,人文合作“无声胜有声”,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4年双边贸易额创下2448亿美元新高,2025年两国贸易本币结算的比例已达95%之多。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能源供应国,两国经济优势互补,区位条件优越,合作潜力足,发展空间大。
总之,在国际形势不断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在逆全球化歪风盛行的情况下,中俄关系没有被切割、被打散,被离间,而是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中俄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已经成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完善全球治理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整个世界,每时每刻无不注视着中国和俄罗斯的一举一动。
另一方面,在加强合作的同时,我们也越来越感到还必须从广度上深度上进一步加强对俄罗斯的研究。拥有千年历史的俄罗斯,从基辅罗斯到沙皇俄国,列宁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苏联,70年后苏联解体,俄罗斯再成为独立国家,历史发展的道路充满起伏、周折和艰辛。俄罗斯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与不同文明的互动,塑造了其不屈的民族特质和独特的发展路径。
今天,俄罗斯希冀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一道,在平等、稳定、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同时也使自己得到发展和壮大。毫无疑问,这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也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今天,俄罗斯在捍卫本国利益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结合方面、在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方面,在强国强军强技术方面,在克服美欧制裁发展本国经济方面、在团结全体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方面,在反击美西方干涉内政、大肆渗透方面,有许多做法是成功的,有益的。俄罗斯是动态的,变化的,又是有原则的。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跟踪、观察、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并为我们同俄罗斯及其他国家开展互利合作和战略协作甚至一定程度上的借鉴,提供更加鲜活、更加具象的材料和依据。
我们还要注意到,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基本国情和在国际上的处境与我们不同。在中俄开展合作的具体过程中,双方每每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有些是思想认识方面的,有些是为了利益最大化方面的,有些是涉及国家政策调整范围的,有些则是我方原因造成的。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去调查研究,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精神找到解决办法,使一个个具体的合作项目落地生根。
最后,我想引用我国驻苏联最后一位大使也是驻俄罗斯第一位大使王荩卿的一句话作为结语。他当时对我说,你记住,我们作为苏联、作为俄罗斯的外国人,即使穷尽一生地去了解这个国家,到头来也只能说是“略知一二”,绝不敢妄称专家,所以一定要尽心竭力。王大使的话,敦促我几十年来坚持跟踪、关注和研究俄罗斯。我觉得,这对我们所有俄罗斯研究者来说都是适用的。国家需要我们这样做,人民需要我们这样做,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需要我们这样做。我今天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本文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周力在《第十七届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高层论坛》上的致辞】
(作者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库”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