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台湾究竟将怎样回来 - 昆仑策
-
张志坤:台湾究竟将怎样回来
2025-07-07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现如今两岸分隔的状况未来还将持续多少年,都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事实。因此,台湾早晚都必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同大陆形成一个整体。
既然这样,我们不妨做一番展望,预测一下未来岁月的某一刻,台湾究竟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回归。
就目前的情形而言,针对台湾究竟应该怎样回来的问题,大致上有如下几种倾向或取向:
一是哄回来
持这种主张的人认为,大陆经济社会水平仍远不及台湾,虽然这些年赶上来了一些,但仍然不如台湾。在这种情况下,台湾不愿意回归大陆情有可原、理之当然,毕竟是“人敬有的、狗咬丑的”。持这种主张的人自己在台湾面前自惭形秽、低人一等,觉得台湾那么有钱,自然应有强烈的优越感。
正所谓有钱就是横。自从两岸恢复交流以来,当年灰溜溜跑到台湾的那些人,重归故土,非但没有什么败军之相,相反很多人还衣锦华丽、趾高气昂。正因为这样,所以多年来大陆明显看重和依赖所谓的“台资”,一些大陆人想方设法要同台湾搭钩,甚至还有人要融入台湾,据说现如今在台的“陆配”就已经达40万之巨。
建立在如此看待两岸地位高下优劣的基础上,这些人对于台湾回归实现统一的办法就只剩下对台湾的请求与祈求了,说得好听一点就是要“哄”,要哄得台湾高兴才行,要通过“哄”来换回台湾对大陆的感情,换得对大陆的认可,为此就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各方面对台示好示诚,表现得低眉垂目、十分柔顺。当年那种胜利者的感觉已荡然无存。
正因为这样,所以,一个时期内,哪怕台湾方面过来一条毛毛虫,相关方面也待如上宾、礼敬有加。
二是引回来
还有一些人主张,大陆应该通过发展经济、促进两岸融合等举措把台湾吸引回来。首先大陆要把经济搞上去,即便达不到台湾那样的人均水准,总体上也要占据绝对的经济优势,这样才能对台湾有足够的吸引力和魅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两岸关系、加强经济融合,让台湾在同大陆的联系中获得足够的好处与实惠,如此这般长期坚持下去,台湾与大陆就能越走越近,最后达成回归、实现统一也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
直白地说,就是要用利益诱惑的办法把台湾吸引到大陆这边来,使之能够浪子回头、认祖归宗。
三是骂回来
这种取向或倾向主要就是讲理批判。“讲理”的对象主要是世界各国,面向各国不厌其烦地讲述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法理、哲理和文化依据,在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外交文牍中不厌其烦地重述“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辞令,立足国际舞台同台湾当局争夺外交道义优势,将台湾最大限度地孤立起来;“批判”的主要对象则是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包括痛批他们有关抗拒统一的各种歪理邪说,揭露他们各种“暗独”把戏,“严正警告”其各种挟洋自重的行径,当头棒喝勒令他们必须“悬崖勒马”等等,力图通过这等严厉的咒骂将台湾当局骂得三魂荡荡七魄悠悠,从而丧失或者消减其同大陆对抗的意志和勇气。
如此一来,台湾当局似乎就将外无空间、内无依凭了。如此内外失据,也就将无可奈何地回归大陆了,这就是“骂”回来的基本套路。
四是打回来
打回来就是将台湾强行夺取回来,这是多数人的主张,并且持这种主张的人正越来越多。直白地讲,就是动武动手,将台湾从“台独”的手中夺回,从霸权集团的手中夺回,人们习惯上往往将此种方式称为“武统”,即用战争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其实,“武统”也好,“打回来”也罢,确实需要使用武力,但使用武力并不一定就是战争,使用武力也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紧逼狠逼,就是将台湾当局逼到无路可走只有回归的程度,另一种则是逼迫失败而导致战争,直接出兵,进行武力收复。这才是“打回来”的全部涵义。
如何评价上述四种主张或者说四种倾向与办法呢?
应该说,第一种办法老掉牙了,这种在他人面前卑躬屈膝的情形,只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比较流行,那时的中国不但对美日等西方国家一片仰视,而且一度还对曾经的手下败将台湾也相当仰视,经济上是这样,政治上以及文化与社会习俗上也是这样,港台风一度在大陆长吹盛行,很多人都在曲意模仿、亦步亦趋,简直有点国民党真的反攻大陆、要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架势。
显然,这样的搞法不要说别人瞧不起,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更不用说取得台湾当局的好感认可了。用这种办法来谋求统一,不但已经时过境迁,显然还属于缘木求鱼或南辕北辙。
第二种办法同第一种异曲同工,都是想要用怀柔的办法来消解台湾的敌意,拉近两岸的距离并持续地加以推进,最后达成不战而胜的目的。但这种想法显然太过天真,因为事实上两岸关系复杂地纠缠在深刻的全球与地区战略关系中,所受的制约很多,相应的力量也很大,大陆方面所释放的善意与拉力敌不过外界的阻力、干扰与破坏,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并且还不得不说的是,指望依靠示好施惠来降服一个反叛当局,这样的情形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未有过,预计今后也难以出现。
第三种办法只具有造势、出气的作用,说得难听一点不过就是精神疗伤,对于统一的实际作用并不显著,充其量就是打打舆论战而已。
总之,前三种办法已经施行几十年,未来当然还有继续走下去和发展下去的空间余地,但不管怎么发展拓展,继续花样翻新,都改变不了如下基本事实:
——台湾在政治上战略上正在离大陆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
——台湾当局对大陆的敌意已经上升到民族与历史层面,他们已经否决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对“中国统一”越来越顽固抗衡;
——霸权集团对台湾的武装和支持越来越强烈,所谓“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单方面改变海峡两岸状况”的承诺早已经变质变味,台湾事实上已再次被纳入霸权的全球反华体系当中,成为其中一个重要战略节点;
——“台独”倾向越来越明显和猖獗,迄今为止并未受到严重的打击,尤其并未从大陆方面得到足够的惩戒与教训;
在这种情况下,展望未来,实现台湾回归就只能第四种方式,即“打回来”的办法。
当然,不能不说的是,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对台湾实施“打回来”的政策措施,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可能付出的成本代价,远远不是其它各种方式所堪比拟。但这却是我们可以预测的未来实现台湾回归的唯一可能的办法。
前些日子,赖清德当局搞起了“团结十讲”活动,其人发表了重要的政治演说,从演说的内容、宗旨来看,这属于货真价实的“台独”宣言。赖清德变相发表新的“台独”宣言,说明台湾当局抗拒大陆的胆气再度飙升了起来,“台独”势力倚霸谋独的行径更加疯狂了。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台湾短时期内自动回归绝无可能,即便被动回归或者被逼无奈不得不回归的可能性也不大。但不管怎么说,台湾终究还是要回来的,只不过还需要历史的等待,等待大陆下决心坚决将其“打回来”的那一天。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