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巴以冲突很容易血压升高,巴勒斯坦人够惨是一方面,以色列的认知作战够无耻则是另一方面。在残酷封锁和杀戮导致四十多万巴勒斯坦平民死亡后,以色列依然拒绝承认加沙存在人道主义危机。
在拒绝一切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后,以色列发表声明称,“加沙地带有足够的食物可以满足当地居民长时间需求”。连加沙存在人道主义危机都拒绝承认,以色列又怎么可能承认对巴勒斯坦人所犯下的种族灭绝罪行呢?
这不是我们猜出来的,而是我们看出来的。为了掩盖真相,以色列至少炸死了200多名记者。而一旦真相被掩盖了,剩下的就是怎么编的问题了。如果加沙战争的历史让以色列来写,加沙战争会是什么样子呢?
大概率是这样子的:以色列是“被迫自卫”的,至于以色列人为什么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开音乐会,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哈马斯“先动手”的,因为哈马斯“先动手”的,以色列就有了无限“自卫权”。至于以色列是如何“自卫”的,在以色列的岁月史书下,重点大概会放在以色列是如何“精准”消灭“哈马斯”,以及如何“人性化”保障巴勒斯坦人的生活的。
总之,在以色列的岁月史书里,以色列占领军一定是“最有道德”的,而巴勒斯坦人一定是“最邪恶”的,于是历史就变成了,不是以色列在种族灭绝巴勒斯坦人,而是以色列代表“文明”战胜了“邪恶”。
之所以先说以色列,是因为以色列就是日本的一面镜子。以色列连近在眼前的大屠杀都不承认,日本又怎么可能承认八十年前对中国人所犯下的罪行呢?
以色列会如何编巴以战争的历史,我们不知道,但日本怎么编,我们是知道的。在入侵中国后,日军搞了很多所谓的“亲善活动”,如1937年攻占南京后,日军通过《朝日新闻》等媒体发布“中国伤兵治疗”“日军与儿童互动”等摆拍照片,要不是我们打败了日本鬼子,谁还会记得南京大屠杀呢?
一定意义上来说,日本的认知作战是“成功”的,至少在日本是成功的,不只成功地欺骗了当年的日本人,也成功地欺骗了当下的日本人。别的不说,对于南京大屠杀,日本人的反应要么是怀疑,要么是否认,承认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人少之又少。在这样的认知下,指望日本认罪是不可能的。
日本议员鸠山纪一郎表示,“对日本人民来说,最重要的是汲取历史教训,同时始终做好以威慑力为重点的战略准备,避免战争悲剧重演”。看到了吧,这就是日本人对历史的认知,不知道的还以为当年是中国侵略了日本,而不是日本侵略了中国。
日本的焦虑在于,它们能给日本人洗脑,不代表能给其他地方的人洗脑,所以,为了洗白当年的罪行,日本才会出钱出力培养所谓的“知日派”。
据报道,自中国2015年首次举行抗战胜利日阅兵以来,日本用于宣传所谓“正面形象”的预算就超过了560亿日元。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就解释了为何给日本洗地的“知日派”层出不穷了,你要问日本认知作战的“公关费”都谁拿了,这没人会承认,也没人敢承认,但给日本洗地的无疑有极大的嫌疑。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知日派”的嘴脸我们都是见识过的。它们说,“因为有南京保卫战,所以才会有南京大屠杀”,“当年的侵华日军到底在南京屠杀了多少人,30万人是没有数据支持的,大概估计,也有估计3千的,也有估计2万的,有估计50万的,有估计7万的,不应该永远去恨,而应该是去反思一下战争是怎么来的,这才是最重要的”。话里话外,要么就是中国人“活该”,要么就是南京大屠杀的数字“夸大”了。对于这些“知日派”,讲道理是没用的,日本能给它们重赏,我们就该给它们重拳,这才是它们听得懂的语言。
别以为所谓的“知日派”都是有头有脸的学者、教授啥的,越是没名没姓的阿猫阿狗恰起烂钱来越没有底线。对于日本的认知作战,我们除了在舆论上反击,确实没多少好办法,但对配合日本认知作战的,甭管恰没恰日本的烂钱,有一个算一个,还是先抓起来吧。
跪安吧,一切丑陋却依旧活着的灵魂!
来源:林爱玥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