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采访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从体验员工免费的工作餐开始。员工会给厨师打分,如果饭不好吃,厨师就“完蛋”了。一顿简单的工作餐,折射出胖东来的企业价值观。正如于东来说:“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每个人都能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
话很朴素,却是多少中国人向往。
为什么是人民日报?为什么是胖东来?这场采访很有深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生态,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的平权。董事长也是员工,厨师也是员工,在胖东来的文化价值观里,都是平等的人,都应该受到尊重,都应该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把人当人”,这样最基础的企业价值观,甚至是社会价值观,确是历史上少见的事情。
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舆论对于胖东来简直“冰火两重天”。很多人支持胖东来的做法,佩服于东来的人格。也有人认为,把大部分利润分给员工,这对一些企业来说,对资本来说简直“倒反天罡”,是“破坏市场竞争规则”的行为,应该被抵制;还有人认为,企业要适应市场竞争,就需要保持最大的利润空间,实现不断扩张,胖东来模式无法做大做强,也不能抵御市场风险,可能走不远。的确,“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胖东来,或许在有些人看来是“异类”,亦或许这种企业生态所造就的群众基础给了他们许多压力。
事实证明,胖东来做的很好,胖东来的价值观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认可。“人”是创造社会价值的根本,以人为本理应成为企业价值观的内核,人人平等,互相尊重,这样的企业文化值得尊重、令人向往。有人说,如果中国的企业有三分之一像胖东来一样,那么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可能会提速。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
胖东来的善良,这种平权观,应成为中国企业,甚至每一个中国人的价值观。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习的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但不应该放弃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用市场的手段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满足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只为了满足资本家等一小部分人的贪婪,失去了企业发展的社会性,或者说,陷入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死循环,本应提高效率,却在不断压低成本、损害多数人利益的基础上盲目扩张,最终导致社会危机。
教员晚年想改变中国的,就是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必须有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人民性和社会性,就是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价值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价值观能够允执厥中,就能够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如果丛林法则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导法则,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放弃人权,不仅是一种思想文化上的倒退,而且会导致社会阶级分化,社会矛盾加剧。当然,企业有企业的责任,政府也有政府的责任。鼓励以人为本,良性竞争,反对急功近利,反对内卷,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应该成为政府努力最好的事情。胖东来能走到今天,相信也离不开当地政府一直以来的支持。
推己及人。胖东来能做好,中国的企业都能做好。中国的价值观,这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生的价值观,就能改变世界。
关键要解决思想的开关。正如于东来所说,一切必须得向善。当你崇尚真诚信任公平,用友善的理念展开人生的时候,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来源:毛粒子Maons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