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留痕:关税战打不赢,特朗普又发战争威胁,中国发出强烈信号 - 昆仑策
-
风留痕:关税战打不赢,特朗普又发战争威胁,中国发出强烈信号
2025-08-28
中国9.3大阅兵在即,外界一直热衷于猜测其特殊内涵。当美国副总统万斯抛出“不妥协就考虑战争选项”的危言,以及有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要把美国防部改回“战争部”这类言论时,基本上就让人不禁猜测大阅兵是否更像是发出某种信号?
9.3大阅兵,尽管10年前有过一次先例,可这一次似乎在重视度或重点上有所不同。
一方面,国际局势走向不明,乌克兰和中东两场正在进行的局部战争走向难测,大战的风险在上升。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陷入僵局,中美关系走向前景不明,走向激烈对抗的可能性也在大增。这自然就赋予了这次大阅兵特殊的内涵。
不久前,万斯在福克斯电视台等场合宣称:若中国不接受美国关税条件,美方将考虑军事选项,甚至使用带有歧视性色彩的词汇贬低中国。
而特朗普最新的表态就是,如果中国不对美国放开稀土磁铁出口,就征收200%关税,且威胁有更严厉的措施使中国经济受挫。
日前,特朗普突然宣布将把美国国防部改回80年前的旧称“战争部”。
美国《纽约邮报》的报道称,有美国政要(原内容人物及时间错误,统一修改)说,考虑恢复旧称是因为“战争部”这一名称“听起来更响亮、有力”,且“更合适”。“‘国防’听起来太过保守,我们当然要防御,但必要的时候也要能进攻”。
特朗普还对来访的韩国总统李在明称:“皮特·赫格塞斯在我称之为战争部的地方做得非常出色。”还以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说称呼“战争部”的时候,“我们赢得了一切”。
在贸易摩擦或者说推动对等关税遇阻的关键时刻特朗普公开谈及把国防部改回旧称“战争部”,且称叫战争部时“赢得了一切”。很显然,这是在发出某种威胁信号。
而从其赞扬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以及近来对国防部的改革来看,把国防部改成“战争部”绝非临时起意,而是预谋已久之事。
把国防部改回旧称“战争部”,看似只是改了个名称而已,可国防与战争在意义上显然有本质的不同,或者说更突出了一种战争的意味。
人们都说特朗普不喜欢战争,并非因为他不好战,而是他希望通过贸易摩擦的形式重树美国霸权或征服世界。如果能够通过贸易摩擦、贸易战的方式征服世界和掠夺足够的财富,自然要比战争来得更方便。
而特朗普上任后,力推结束乌克兰战争,同时也一直声称中东也应尽快停战,主要目的也是减少消耗与牵制,以集中精力针对中国。这是自奥巴马时期就开始的亚太战略转移的主要目的。
拜登时期,中美就一直谈不拢,而美国内部特别是军方高官恫言要对中国动武的言论曾经一度甚嚣尘上。如果不是眼看着中国军力或者说是反介入区域拒止的能力在快速增强,恐怕美国早就与中国一战了。
其实,美国有心与中国一战也确实不奇怪。中国的实力增长太快,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已经给美国带来了紧迫感。特别是中国实力的提高正在不断地改变地缘政治和国际局势,或者说正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规则的改变,更令美国紧张不安。
也正因为如此,自奥巴马时期不顾中东局势不稳以及盟国的强烈反对,美国就开始了中东战略大调整,目标就是战略东移在亚太搞战略再平衡,也就是要在亚太地区封杀中国,并声称要把美军总兵力的70%部署亚太。
特朗普上一任期就想通过激烈的贸易战击垮中国,更是把奥巴马亚太战略扩大到了印度洋。
而到了拜登时期,则直接把中国定义为最具实力和意愿的“挑战者”,也正式定义开启了“大国竞争”模式。只是拜登错误地拱火和支持了乌克兰战争和中东战乱,使美国受到严重的消耗与牵制。
如今,特朗普是贸易摩擦和推动“停战”双管齐下。如果贸易摩擦能够迫使中国屈服,那就更好;如果不能,在摆脱乌克兰战争和中东战乱危机的束缚之后,挥师对付中国自然也就是一个所谓的“最佳选项”。
美国誓要独霸世界,中国则誓要复兴伟大强国,双方确实存在一定矛盾。如果贸易摩擦、贸易战不能征服或击垮中国,就不排除战争选项。
经贸脱钩,实际上也是在为可能的冲突做准备,也可以说是冷热战的前提。因为目前中美经贸关系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脱钩之后才能毫无顾忌地与中国产生冲突。
而这也正是中国一再强调的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压舱石”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尽管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可这也正是中国进行结构调整或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重要的是,经济增长放缓但实力提高却在加速发展,关键问题之一就是中国的科技进步神速。
这就更让美国人心急如焚了。失去了科技优势,中国这个制造大国就变成了制造强国,那中美的实力平衡恐怕就要逆转了。
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或者是为了能够打断中国复兴强国进程,在贸易摩擦、贸易战无果的情况下,所谓冷热战也不能排除。
然而,从中美这些年的经贸对抗来看,冷战显然美国已经失去了优势。能够用冷战拖垮苏联,却未必能够拖垮中国。相反,美国已经意识到冷战拖垮的可能是自己,至少会令美国元气大伤,失去独霸世界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热战就是唯一选项。
而对于美国来说,如果考虑开战,目前也是最后的时机。毕竟中美实力差距在不断缩小。重要的是,一旦中国近来集中亮相的众多武器装备成军,美国与中国进行军事对抗的难度会更大。
其实,正是因为做出了这样的预判,去年珠海航展开始,中国就不断地亮相领先世界的武器装备。同时,在态度方面也变得越来越强硬。
贸易摩擦之初,中国就明确警告,已经做好了打贸易摩擦、贸易战以及应对可能的冲突等一切准备,并突出强调: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集中亮相尚未完全成型的先进武器装备,或者说不再对先进的武器装备进行严格的保密,这应当是中国做出的重大转变,一个主要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威慑”。
也正是因为中国这一年不断地曝光各型领先世界的武器装备,美国国内战争叫嚣的声音才逐渐地平息下来。
可是,美国人也应当非常清楚,一旦中国的这些领先美国的先进武器装备成军,那就不是美国打不打中国的问题了,而是要考虑冲突的代价问题了。
因此,在中国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成军之前,美国一方面通过贸易摩擦、贸易战打击中国制造的能力和阻止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多少也能够起到阻止中国军事进步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此时发动战争,也未必能有什么优势。
因此,美国才急于推动停战和修复美俄关系。
尽管美国有心制造冲突,可中国目前已经成军的武器装备,不但可以有效地把美军拒止在西太平洋之外,同样也可以对美国本土构成一定威胁,至少美国得付出巨大的代价。
也就是说,美国有心归有心,自然也还是严重的犹豫不决或患得患失。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想冲突来临,就必须对美国进行更强烈的军事威慑。在这种情况下,9.3大阅兵自然就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一方面是威慑,另一方面也有展示实力、坚定决心等意义,不仅要展示强大的军力和必胜的决心,更是通过铭记历史的悲剧而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怀和应对挑战的意志。
当然,特朗普要把美国防部改回旧称“战争部”,也未必真的要发动战争,只是借此威吓世界而已,是利用世界不希望动乱或战争的心理来搞军事讹诈,最直接的就是彰显其强硬姿态,有利于在贸易谈判中占据一定心理优势。
也或许,特朗普上任后的一系列举动,也很可能是为了其政治目的,其近来的一些举动,显然有加强自身权力的意图在内,这恐怕就得另议了。
不管怎么说,把国防部改成战争部,这正彰显的是其无奈。推动结束乌克兰战争也好,强力推动对等关税也罢,一旦失败美国将陷入更大的战略困境之中。而目前正是中国发挥重要影响力的时候,9.3大阅兵也就有这方面的积极意义在内了。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动态大参考”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