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企业家悲剧背后:任正非用亲身经历揭示一个残酷真相——救你的,从来不是“仰望星空” - 昆仑策
-
刷屏的企业家悲剧背后:任正非用亲身经历揭示一个残酷真相——救你的,从来不是“仰望星空”
2025-08-06
几声叹息,划破了近期商业世界的长空。
当一个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名字,以一种决绝的方式与世界作别,留给我们的,除了扼腕,更有一种刺骨的寒意。这寒意,不仅来自商业环境的波诡云谲,更源于我们对企业家这个群体内心世界的巨大忽略。
他们是聚光灯下的强者,是报告里的数据,是员工眼中的支柱,却唯独忘了,他们也是会流血、会疲惫、会绝望的普通人。
华为的任正非,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华为掌舵者。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也曾站在悬崖边缘,2000年初,内有高管背叛,外有跨国巨头围剿,自己又身患癌症,任正非在《我的父亲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得了忧郁症……多次想自杀。”
他并非生来就是铁人,他也曾走到过万念俱灰的“至暗时刻”。
那么,是什么让他从深渊中走了出来,并将华为带到了今天的高度?他的“渡劫”,又能给今天深陷困境的企业家们带来怎样的启示?这不应是一份冰冷的成功学指南,而是一份关于如何“活下来”的、有体温的参照。
01
从“我”到“我们”
找到超越个体的价值坐标
企业家最大的精神陷阱之一,就是将“我”与“企业”完全划上等号。公司好,我便好;公司亡,我便亡。这种深度的捆绑,在顺境时是巨大的驱动力,但在逆境中,则会变成足以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个人荣辱、家庭生计、员工饭碗全部系于一身时,任何一次失败都可能被无限放大,直至演变成对自我价值的彻底否定。
任正非的“渡劫”之路,恰恰始于一次价值坐标的重塑。他没有将华为的生死仅仅看作是“任正非的成败”,而是将其与一个更宏大的叙事绑定——“连接世界”、“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当他思考的不再是“我的公司能否活下去”,而是“我们能否为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时,个体的痛苦就被稀释了。
给企业家的建议是:
请务必为你的事业,找到一个超越利润的意义。它可以是解决一个社会问题,可以是推动一项技术进步,甚至可以只是“让跟随你的兄弟们过上好日子”。当你把企业的命运从个人的肩膀上卸下,安放在一个更广阔的价值坐标上时,你就拥有了对抗个人得失的“精神压舱石”。这份使命感,会在你最想放弃的时候,告诉你:你的坚持,不只为了你自己。
02
从“向外看”到“向内求”
建立容纳灰度的精神内核
中国的企业家,大多是在“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中杀出来的。他们习惯了向外看:看对手、看市场、看政策、看风口。这种极度的外部导向,让他们精于应变,却疏于内省。他们内心信奉的是“完美”与“掌控”,不允许自己犯错,更不允许自己“示弱”。这种紧绷的状态,就是“精神内耗”的根源。
任正非的智慧,在于他很早就建立了一套强大的内部哲学——“灰度哲学”。他承认世界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也承认管理的模糊性。他不求黑白分明,而是在灰色地带中寻找平衡与妥协。这种哲学,本质上是对“不完美”的接纳。因为接纳了外部世界的不完美,所以他更能容忍挫折;因为接纳了自身决策的不完美,所以他能坦然地推行“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不是自虐,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排毒机制”。它让你在失败中看到的不是“我完了”,而是“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给企业家的建议是:
请放下成为“完人”的执念。允许自己犯错,允许团队不完美,允许战略在摇摆中前进。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而不是试图掌控一切。可以读点哲学,学点历史,在商业的输赢之外,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安放灵魂的精神世界。当你内心足够丰盈,能够容纳世界的“灰度”时,外界的风浪便很难将你掀翻。
03
从“孤军奋战”到“找到同路人”
撕开一个倾诉的口子
企业家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不是无人陪伴的寂寞,而是无人理解的苍凉。他们不能对下属说“我快撑不住了”,不能对家人说“公司可能要倒了”,更不能对外界展示一丝一毫的脆弱。他们像一个密不透风的压力容器,独自承受着所有的煎熬。
任正非虽然性格内敛,但他并非孤家寡人。他建立的EMT(经营管理团队)轮值制度(后面是轮值CEO制、轮值董事长制),本质上就是一种权力的分享,也是一种压力的分担。他会在内部讲话中坦陈自己的困惑与挣扎,将压力传导给一个能够共同承担的核心团队。这种“有控制的示弱”,反而凝聚了最坚实的战斗力。
给企业家的建议是:
请务必找到你的“EMT”。这个人,可以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导师,一个能坦诚交流的挚友,或是一个由其他企业家组成的、能够抱团取暖的小圈子。撕开一个口子,把内心的压力说出来。你会发现,你的困境并非独一无二,你的恐惧也并非不可战胜。承认自己的脆弱,不是懦弱,而是寻求支援的智慧,是真正强大的开始。
04
结 语
商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但人生不是。任正非之所以能穿越风暴,靠的不是什么刀枪不入的神功,而是基于人性本身的深刻洞察:用超越个体的使命感,抵御虚无;用容纳灰度的世界观,化解焦虑;用真诚的同路人,分担孤独。
致敬那些逝去的灵魂,也警醒所有在路上的奋斗者。请记住,在所有的商业模式、战略规划、市场竞争之上,还有一个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前提——活下去。任正非说,活下去,是企业的最高纲领。
我们也要少一些对企业家的“造神”,多一些对他们作为“人”的理解与关怀。也请企业家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一个喘息和拥抱自己的机会。
来源:起风堂观察微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