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红:这条公路,见证新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 - 昆仑策
-
张小红:这条公路,见证新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
2025-08-06
图为环博斯腾湖公路航拍图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美。”大美新疆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探寻其魅力。近年来,随着新疆文旅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条条旅游公路将风景、产业与民生紧密连接,成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一条以“一半戈壁、一半湿地”奇景闻名的公路——全长239.2公里的环博斯腾湖公路,正在成为展现新疆自然魅力和文旅产业发展成果的新窗口。
环博斯腾湖公路于2024年9月15日全线贯通,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穿过巴州的博湖县、和硕县,串联起大河口、莲海世界、白鹭洲、金沙滩等景区,形成“一侧湖水一侧沙”的独特景观带。通车以来,当地旅游效应显著,成为巴州文旅融合新地标。2025年5月,该公路入选中国公路学会旅游交通工作委员会公布的“2025年度美丽公路项目”名单。
环博斯腾湖公路不仅是游客口中的“新疆最美自驾路”,更折射出新疆文旅发展的新思路、巧办法。2025年7月24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宣传部、党委网信办承办的“高质量发展看新疆”网络主题活动团队乘车驶过环博斯腾湖公路,实地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沙湖共绘:见证干湿共融生态奇观」
环博斯腾湖公路的魅力,首先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条景观大道像一根银线,一头连着周边戈壁的苍茫无垠,一头连着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的粼粼碧波。驱车行驶在这条公路上,车窗两侧是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侧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连绵沙丘,另一侧则是博斯腾湖孕育的万亩湿地,沿线既有大西北的恢弘磅礴,又有江南水乡的灵动。这种“相隔一路,景别千里”的反差,构成了罕有的公路奇观。
这种奇观的背后,是天山与博斯腾湖的千年相依。作为“天山的孩子”,环博斯腾湖公路虽然身处干旱荒漠地带,但同时又流淌着雪山融水的基因——天山南麓的冰川融水一路奔涌而下,在焉耆盆地汇聚成博斯腾湖,而后又经孔雀河滋养着下游的绿洲,公路沿线骆驼刺与睡莲共生,胡杨与芦苇为邻——干湿交错,生态共生,构成了戈壁与湖泊交融的鲜活样本,也使这条公路成为展现新疆“三山夹两盆”地貌特征的“天然博物馆”。
「路景共兴:串联资源激发旅游动能」
环博斯腾湖公路的价值,远不止于景色的“好看”,更在于它破解了新疆旅游“点散、线长、面弱”的痛点。过去,博斯腾湖周边的莲海世界、孔雀海滩、白鹭洲等景区如同散落的珍珠,因交通不便难以形成合力;如今公路通车,这些景点被“串珠成链”,让游客能够上午在大河口观湖光山色,中午到莲海世界乘舟赏荷,下午去白鹭洲体验沙漠越野,傍晚在孔雀海滩看日落,一日之内感受“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全生态景观。
这种聚合效应相应地催生出多元旅游场景。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蒙古族萨吾尔登舞蹈、维吾尔族麦西热甫在公路驿站轮番上演,游客还能跟着牧民学做奶疙瘩、随渔民下湖捕鱼,沉浸式体验“舌尖上的博湖”与“指尖上的非遗”。据统计,2024年国庆假期,进入环博斯腾湖公路的车辆累计达到10万余辆;博斯腾湖白鹭洲景区接待游客量31.45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2150.76万元。
环博斯腾湖公路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带动当地“旅游+”产业链式发展。对世代居住在湖畔的博湖县各族民众而言,这条路更像“母亲的臂膀”。过去,渔民出湖靠摆渡,农产品运出靠绕行。公路通车后,不仅让牧民的羊群、渔民的湖鲜能当天运抵县城,更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在博湖县城,过去冷清的物流区因游客激增变身“特产集散中心”,本地的有机鱼、枸杞、辣椒通过电商发往全国;周边的焉耆县、和硕县也共享红利:游客在环湖之后,顺路去焉耆品尝“九碗三行子”,到和硕采摘葡萄,形成“一湖带多县”的旅游经济圈。这种“以路串景、以景带产、以产富民”的模式,正是新疆推动全域旅游的生动实践。
图为环博斯腾湖莲海世界景区航拍图
「文旅共荣:推动融合发展温暖民心」
环博斯腾湖公路是新疆文旅发展理念升级的缩影,更是展示新疆形象的“流动窗口”。
从经济维度看,这条路是名副其实的“富民路”,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旅游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靠好风景致富”。数据显示,2024年博湖县接待区内外游客突破550万次,同比增长27.9%;实现旅游总花费32.4亿元,同比增长78.1%。旅游产业成为博湖县域经济的“压舱石”,也进一步印证了地区经济发展中“交通先行”的重要性。
从文化维度看,这条路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同心路”。公路沿线的12个旅游驿站,不仅提供餐饮住宿服务,更是展示新疆多元文化交融的平台:剪纸、刺绣等非遗文化在这里同台亮相,各族商户“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用热情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新疆人民的温暖和包容。
从发展维度看,这条路为新疆文旅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了宝贵经验。环博斯腾湖公路的实践证明,只有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才能让美景可持续。为保护湿地生态,巴州出台了《博斯腾湖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注重保护沿线生态,让脆弱又独特景观能够以最高的面貌呈现在众人眼前,这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正是新疆文旅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
车辆穿行在环博斯腾湖公路上,一边是苍茫戈壁与温润湿地交织的自然史诗,一边是各族民众安居乐业、共筑美好生活的现实图景。这条公路是新疆文旅从“资源优势”到“发展优势”的转型之路,也是中国西部边疆在新时代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振兴之路,更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幸福之路。未来,随着更多“风景在路上”的旅游项目不断落地,新疆文旅正在由“看山看水”向“品文化、促发展”纵深推进,必将以更开放、更美丽、更热情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来源:张小红;来源:明叔杂谈微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