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私营企业遇到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 - 昆仑策
-
胡懋仁|私营企业遇到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
2025-08-02
娃哈哈集团在宗庆后离世后,似乎一直不得消停。最近闹得到最厉害的,就是宗庆后的三个非婚生子女与宗馥莉争夺遗产的纠纷。对于宗庆后的私生活,我没有讨论的兴趣。对于争夺遗产的纠纷,也没有什么讨论的意义。现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娃哈哈这个企业要怎么办? 这个企业的未来将是一副什么样子,或者是一副什么状态? 从现在大概率的可能性来看,娃哈哈照这个样子,很难继续走下去。
宗庆后应该算是私营企业家有些本事的人,至少有不少媒体报道他是一个有些本事的人。而且他的运气确实也不错。但是对于中国这么一所家族式企业,如何处理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这个创始人离开后,企业如何走向,如何经营,确实是一个不太好处理的问题。多数当年开创企业的创始人,不是不想早一点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因为这一类问题要处理好实在太复杂,也太难了。所以这些企业创始人只能一拖再拖。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至于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能不能真的走下去,也只有听天由命了。如果他们总是处理不好,就只能引发企业的混乱,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的崩溃。所以一拖再拖本身虽然不是什么办法,但总比让企业过早崩盘要好那么一点。
西方的很多企业,原来也是家族式的。但是他们早已看到,如果让家族内部的人直接接手企业的经营,绝大多数都会让企业难以维继。他们解决的办法就是尽快实行股份制。企业建立一个成员相对广泛的董事会,原来企业创始人家族的成员可以担任董事长,也可以由别人担任董事长。企业不会任由家族成员随意在企业内部就职,而是要通过正常的考核、招聘来确定其是否有能力在企业内任职。在这样的企业里,家族中任何一个成员都不能搞特殊化,不能拥有所谓绝对的特权,所有在企业内任职的家族成员都要与企业普通员工同等对待。
至于这一类企业现在还有多少,也说不太清楚。但是大约凡是经历了百年以上的这一类企业,肯定不会完全由创始人家族来到控制整个企业。如果企业不能这样来管理,这样的企业必定要走向完蛋。
中国出现私营企业才不过刚刚几十年。真正从第一代向第二代过渡的情况还不多见。而且有的企业在第一代还没有离开的时候,这个企业就开始不行了。这一类企业由于在最初阶段还很顺利,就很容易让创始人非常乐观,觉得自己已经无所不能。于是他们就准备盲目扩张。这样的做法很容易造成资金短缺,资金链断裂。企业一般到这个地步,基本就算是走到头了。能够像娃哈哈这样的企业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也很不简单了。
但是,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在他离世之前,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似乎缺乏一种早期的设计和安排。在他看来,只需要把企业交给他的嫡亲女儿来经营,估计就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在他看来,只要女儿继续他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那么娃哈哈要继续生存下去是没有问题的。然而,由于企业一直都是由他来主导和经营,对于在他身后,企业到底会遇到什么问题,市场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情况都不是他生前就都能预料得到的。对于娃哈哈来说,其实需要一个团队,专门研究企业可能面临的市场变化,提出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新产品,要研究和开发新市场。完全按照在他在世时所确定的经营手法和经营目标,一般说来,很难适应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诸多变化。
当然,所有这些情况如果只是在在这里的臆想和猜测都没有什么根据。也许宗庆后早已组织了某个团队,专门考虑和研究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据我们现在看到的有关娃哈哈的信息,似乎没有这样的乐观。娃哈哈现在看上去,在经营管理方面出现了某种茫然的迹象。企业到底要走向何方,企业到底要如何生存,或许宗馥莉也有自己的设想,但是如果要落实下来,难度不是一般地大。
中国的家族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这种宗族式的管理气息。在他们看来,似乎企业一直在家族成员手里掌控着,企业就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但在实际上,情况经常恰恰相反。越是家族气息重的企业,问题就越多,风险也越高。
这样看起来,我们那些开创私营企业的创始人,从现在开始,必须要考虑自己的企业将来到底向什么方向走,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即使就像这种有关继承人继承家产的问题,都必须及早做好准备和安排。这些问题处理不好,绝对会对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对这一类问题,处理起来确实很难,很复杂,宗庆后一个人是很难找出一个最得体的方案来的。
退一步来说,家族企业最忌没有经过考核,就使用家族成员在企业重要岗位上任职。老话说,有三种“爷”在企业中是不能用的。那就是“少爷”、“姑爷”和“舅爷”。原因就在于这三种“爷”都是不好调教的。他们往往脾气大。能力又不足,对于企业,成事不足、坏事有余的可能性要更高一些。但是对于当下中国的很多家族企业,这种问题往往都是相当严重的。
从市场与企业的关系来说,一个企业一旦进入市场,那么企业的创始人或者掌控人就不能对企业的经营随心所欲。企业掌控人必须遵循企业运行的规律,遵循市场运行的规律。说一句让某些企业家不中听的话,如果你的企业在市场风浪中算是能冲过来的,那么你就不能考虑家族的利益。用企业的收益来填补家族的利益需求,绝对是要坏事的。这一点,很多中国的家族企业的开创者都不太明白这个道理。或者他们心里很明白,但是对处理这样的问题,下不了手。对儿子舍不得下手,对姑爷不好意思下手,对于舅爷不敢下手。所以。这样的家族企业最后就只能走向败局。
对宗馥莉来说,她能不能把娃哈哈的利益和命运作为她处理当前各种复杂和麻烦问题的首要问题。这对她是关键性的。为了企业的生存和未来发展,其他所有问题都只能为企业的让路。这应该才是宗馥莉的正确选择。当然,她需要一个有力量的律师团队和管理团队,帮她度过难关,帮她解决这个最挠头的问题。当然,她自己的决断也非常重要。只要有一点点犹豫,娃哈哈就完全可能彻底翻船。
如果娃哈哈真的翻船了,那么中国的所有私营企业都必须好好想一想,自己的企业将来要怎么办。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更不是可以拖下去的问题。这是一个对所有具有一定规模私营企业来到说,都是一个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私营企业的建设应该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从某种角度上说,私营企业自身的建设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保持自身健康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课题。私营企业自身必须要重视这样的课题,毕竟它有关自身能否有更长的生存期,以及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坚韧性。全社会恐怕也需要关注这个课题,帮助私营企业顺利度过大大小小的难关。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