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731》的被退档,是因为什么? - 昆仑策
-
陈先义:《731》的被退档,是因为什么?
2025-08-02

这个“7·31”过的很郁闷,本来第二天就是我们人民军队98年生日庆典,再有两年,就是我们这支伟大军队百年庆典了,关键是还有一个观众翘首以盼的电影《731》就要在“7·31”这天上映了,但是人们失望了,一个最新的消息,在人们的期盼中,《731》被退档了,被改为“待定”。
对广大观众,如同一记闷棍,让亿万观众憋屈得很。本来,在庆祝人民军队重要节日的时候,展示帝国主义的侵华罪恶,进而宣传战胜敌人的艰难鏖战,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是就这样一个关乎民族历史、关乎民族兴衰的重大问题的文艺作品,被莫名其妙的退档了。这不能不让人们十二分的愤怒和生疑。
因为没有公映,人们并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内容,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如何,人们同样不了解。但人们知道的是,这是一部记述日本帝国主义罪恶的文艺作品。从已经披露的宣传材料,人们已经知道,这是第一次用比较真实具体的事例记述日本帝国主义四大罪恶的写“731”历史的作品:第一、731部队用骇人听闻的活体解刨屠杀了无数的中国人。第二、它用实验室制造了大量的细菌武器。第三、它发明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残忍的无法直视的各种拿活人实验的装备。第四、它最后毁灭了几乎所有沾满血腥的罪证。这四点,应该在电影中比较清楚的得到展示和叙述。人们就冲着这些内容,对这部电影予以极大期待。但人们的期待落空了。
对待这部电影,其实一直在人们的担心当中,因为这些年来,日本对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进攻,已经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对我们的渗透,人们不是没有担心这部电影可能会遇到的阻力。但是大多数人觉得,在十四亿人的关注监督中,特别在纪念抗日战争八十周年胜利的氛围中,普遍认为敌人的阴谋得逞也不会那么容易。
但是,人们还是过低地估计了他们的能量。
这是揭露日本法西斯罪恶的作品,某些人与生俱来的有一种排斥和抵制心理。公开地反对揭露日本鬼子罪恶,他们没有那么个胆量,于是便以“理性家长”和“和平主义者”网民的名义,开始在网络上有计划上规模的狂轰滥炸“投诉”。或许这其中有些根本就不是中国人,他们以“画面血腥暴力”“孩子会做噩梦”等等说辞,集体性的举报居然多达百万次。我们纳闷,先前当帝国主义利用毒教材问题,利用各类反动说教向我们的下一代发动文化袭击的时候,也没见百万规模的投诉狂潮,因此有理由相信,这是敌人内外苟合的一次非常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
遗憾的是,面对这样一次战役,有关部门在敌人进攻面前选择了让步,这其中百万投诉或许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此以来,这等于在民族伤口上撒盐,等于在牺牲的数千万同胞的亡魂上再捅上狠狠一刀。
这件事谁最高兴?当然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再就是国内精日的反动公知,那些长期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帝国主义的走狗。当我们在庆祝八一这个伟大节日的时候,估计这些势力也在庆祝他们阻击电影《731》的“胜利”。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所无法承受的现实。
日本帝国主义731部队的残忍,按照西方公开报道的文章,早已超过了德国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他们制造的活体解刨、细菌战、毒气实验室等等可以说罄竹难书,很多研究“731”罪恶的学者说,当写到日本人的这些细节时,手都在发抖,写不成字体。别的不知道,日本鬼子在东北杀害赵一曼时,他们用的手段还是有关方面从日本人的审讯日记中知道的。这些兽性的强盗令人发指,为了让赵一曼开口,居然用烧红的铁棍捅其阴道。还有比这些更加不忍写出来的。而比这些更加不忍叙述的手段在731被无限多的使用。我们民族先辈所受到的极端折磨,可以说惨绝人寰。
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谬论,那就是我们不能渲染仇恨。这是极其荒唐的说辞。我们不禁要问,当敌人还在信誓旦旦的鼓吹要继续制造仇恨,当敌人对他们罪恶历史没有丝毫的悔意时,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忘记?任何煽动忘记仇恨的言论不是不懂历史,就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彻底背叛。不要说今天,即使将来有一天日本人真的表示悔过时,我们对历史也要铭记在心,不然将无法面对那些牺牲的数千万先辈的灵魂。中国人民与日本军国主义是难以解开的世仇,只要日本帝国主义坚持固有的反动立场,这个世仇我们将世代铭记。
最近以来,从《731》的遭遇到《南京照相馆》的被网络疯狂攻击,可以看到,现代版的汪伪走狗依然非常猖狂。他们阻止《731》“胜利”了,这是我们民族的耻辱,这是我们当代人的极大耻辱。
一个时期,人们不断在愤怒发问,为什么那么多大学里的教授发表极其猖狂的精日言论,我们的意识形态机构却不能给以应该有的重视和惩处?联系今天电影《731》的困境,倒是提醒每一个中国人,我们面临的敌人还是很强大的,任何对这种力量的小觑都将是未来的灾难。就当下来说,惩处内奸、除掉间细、扫清内鬼是当务之急。否者,类似731的问题还会不断出现。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