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去看了《南京照相馆》,故事梗概很简单,大概就是几个在照相馆中避难的人借着为日军冲洗照片的机会,冒着生命危险将记录日军兽行的照片公之于众的故事。影片没有什么血腥画面,导演用蒙太奇手法巧妙的把血淋淋的杀戮镜头定格成了黑白色的照片,而这些照片绝大多数都是历史教科书中的,正是这些由日本拍摄的照片最终成了把日本战犯送上绞索的铁证。
有人说,这样的电影“太沉重了,少拍点吧”,还有人说,“这是要闭关锁国呀,这个时候了还放这种电影”“民粹主义不是好事,受害者最深的就是叫的最凶的底层人”。这么说的人,大概率是以色列的“铁杆”,敢问他们,《朗读者》沉重不沉重,《美丽人生》《辛德勒的名单》沉重不沉重?他们怎么不要以色列“少拍点”,怎么就不怕以色列“闭关锁国”,怎么不怕以色列的“民粹主义泛滥”?